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535867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辨认轴对称图形。2经历“剪一剪、折一折、辨一辨”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辨认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小镜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猜想激趣1课件出示(教师讲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瞧,它们正向我们飞来,可是我们只能看见它们的半个身影,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昆虫吗?2学

2、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二)交流引入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设计意图:从大自然中的昆虫引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在猜想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初步感受对称现象,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如:将一正方形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两次,再剪去一个角,展开后是什么图形?2想一想,再剪一剪。3展示不同剪法展开后得到的不同图案。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3、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衣服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衣服却不像呢?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衣服”的一半?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2平行四边

4、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改编)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一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会用“对折”的方法辨认轴对称图形,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美。】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一)基本练习1这些图形中,那些是

5、轴对称?2.下面的图形师轴对称图形么?3.你能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么?4.动脑筋想一想这三个图形的对称轴有几种画法?5.(二)变式练习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3题(三)拓展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七的第11题)幻灯片 14.15.【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对称世界,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对称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