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535808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钟启泉教授在他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提出实施有效教学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他同时在该书中阐明“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在孙亚玲的国外课堂有效性研究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可见学生学习状态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

2、效性,尤其是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更是尤为重要,因为作为人文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语言文字的交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本,必须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我们响亮地提出: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可是当前很多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状态仍表现得很消极,甚至有疲惫之感。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因素是什么?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怎样的联系?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怎样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策略研究的课题。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包含学生的学

3、习目标意识、计划意识、任务意识、意志品质、心理调节机制和与之分别对应的外显行为系统构成。积极状态的学生外显行为表现应当是有恒定的学习目标,并常常被目标提醒和吸引。有与目标相适应的时间和内容的计划安排,有清晰的学习节奏,每个时段学习内容的安排都基本确切,并能基本实施完成,不能完成时它会感到不安甚至有焦虑感,学习行为保持一定的常态性。消极状态的学生则在五个环节上至少一个出现了问题,导致了恶性循环,不仅积极的学习状态建不起来,即便外部积极的引导也会被拒绝。请预览后下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样学、会不会学,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4、要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的互动,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实现教学增值。理论依据(1)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与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指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2)建构主义理论:其强调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决定的,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学习者主动地去接触有关的信息,并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观念来解释这些信息。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来构建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理解并赋予意义。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知识的分配者,而成了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注意的重

5、点并不在教材上,而是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上面,教师所关注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品质。请预览后下载!(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三、研究的目标及内容要点:研究目标(1)通过组织、实施本课题的研究,使每位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2) 通过组织、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明确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因素,从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3)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教师教学艺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研究内

6、容(1)语文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因素研究。(2)改变学生语文课堂中消极学习状态的策略研究。(3)语文课堂实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4)教师教学艺术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联系研究。内容要点本课题旨在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因素以及折射出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变学生消极的状态为积极的学习状态地方法,科学性、艺术性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原则:(1)观察法: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实际状态的观察,初步分析其原因。请预览后下载!(2)调查法:通过此手段,了解学生存在的各种课堂学习状态的原因。(3)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

7、验工作。(4)行动研究法: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在行动中研究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5)案例分析法:分析原因,有针对性,有实践意义。(6)经验总结法:通过此方法,将研究的结果推广。五、研究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2-2009、6)主要任务是:a.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加强理论学习;b.落实管理体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c.做好计划准备,设计研究方案。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9、6-2010、9)设计并全面实施各项操作方法。本阶段的任务是:a启动课题研究,以学习、讨论、个人尝试、研究课、互相交流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研究;b.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

8、进行学习和交流;c.定期举行交流课活动,成员间相互听课;d.及时反思,做经验总结;e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进行适当调整研究计划。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9-2011、2)请预览后下载!本阶段的任务是:a.总结研究的经验。b.完成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c.申请结题。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及负责人: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完成时间阶段性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苏永进每学年底优秀教案选编教案肖肖每学期结束案例分析与反思经验反思全体成员每学期结束优秀论文、优课汇编资料汇编、刻录光盘陈丽娟、陆艳2010年9月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郭艳艳、王言斌2011年1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组2009年2月26日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请预览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