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35799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小学 2012-4-18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然而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然而,近几十年来,对传统的东西抛弃较多,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显得日益严峻,弘扬民族文化迫在眉捷。2、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2、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程的“总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明确提出诵读古诗文的要求: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低段),第二学段为50篇(中段),第三学段为60篇(高段)。并且后面附录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给出了一部分具体的篇目。(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因此,我决定进行“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就是有效引导中高段小学生学习经典

3、古诗文,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最终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我们的孩子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二、课题界说 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指的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下,以36年级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古诗文课文为载体,以学校的语文课堂为教师和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根据本校本学科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对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设立、媒体选择、方法确立、活动组织、反馈方法、成绩评定等进行研究与实验,对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课堂教学较为稳定的教学

4、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进行研究与实验。三、研究目的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小学中高段古诗文的课堂教学理论,探索古诗文教学规律性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解决小学中高段古诗文的教学困难,力求提供丰富全面的典型案例。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参与教科研的热情,培养在做中习得教科研的方法,浓厚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课”的氛围,推动自我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四、理论依据和预期研究目标(一)理论依据当今时代,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古诗文积累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

5、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2、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积累古诗文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在0-13岁,尤其是6-13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在其身心的一部分。所以应趁此时其忆之强,让其在轻松愉快、不求其解,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记下一些文化中的精华作品,既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又让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儿时记得的文句自己

6、能够渐渐领悟,乃至触类旁通。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3、国家对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全国少工委、中华民族文化哈韩会、中国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单位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活动。目前全国已有1万多所学校、3000多万儿童诵读经典文化。4、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此外,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

7、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通过古诗文积累诵读让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智力活动。诵读积累古诗文让孩子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其得到更好发展。(二)预期研究目标1、通过对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模式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文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范式。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2、探索小学中高段古诗课堂教

8、学路子。3、构建一张小学中高段古诗教学的互联网。4、编写出小学中高段古诗积累校本教材。5、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三)变更分析1、实验自变量:选取适合中高段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古诗文诵读内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古诗文诵读的方法。2、实验因变量:学生背诵古诗文增加了记忆力,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文化素养,学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了传统美德的教育。教师摸索和总结出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诵读教学基本模式,并总结出一套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诵读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细则。教师

9、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了,成为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编写出一套古诗文诵读教材,建立一个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五、研究内容与范围(一)探索小学中高段经典古诗文的教学策略和途径。(二)探索通过古诗文积累,培养学生良好品性的有效途径。六、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为了切实提高中高段学生古诗文积累的效果,在“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途径的研究”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活动性原则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研究表明:以学生实践为基础,以活动项目的开展为基本教育途径的活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等。古诗文的积累可以不仅在学科课程中完

10、成,还可以“活动”教学观来指导,让学生在活动项目的开展有中自主发展。(二)全员性原则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面向小学中高段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古诗文积累也是面向小学中高段全体学生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使全体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也不反对冒尖,我们要坚持全员性的原则下,鼓励一些学生脱颖而出,成为诵读古诗文的“尖子生”。(三)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形象、有趣的活动会深深地吸引住儿童,从而激发求知欲。要求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积累活动,寓教于东,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积累活动,培养其持久的兴趣。(四)实践性原则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成果

11、,没有系统的坚持不懈的实践活动,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古诗的积累,重在诵读,因此要大胆放手、鼓励、引导学生多诵读,放声诵读或低声吟叹,在实践中有所积累有所收获。(五)整体性原则 在实施中要联系其他相关学科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配合,使诵读活动在校内与家中有机结合,发挥整体功能。(六)激励性原则 在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中要从小学中高段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有学习的主人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古诗文积累。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主动积累,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通过激励唤醒学生的内心的需要。七、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

12、、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

13、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培养提高小学生积累优秀诗文的方法和途径,让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中高段小学生在古诗文积累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让学生的首先情操在诵读积累经典文化中得以提升。八、研究工作的实施步骤 2012年4月开题到2014年4月结束,前后分四个研究阶段:(一)准备阶段:(2012.42012.6)1、选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2、分类搜集、整理、筛选有关古诗文资源。(二)开题、前期实验阶段(2012.72012.8)1、确定实验对象,并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教学需求。2、通过教学实践,反馈课题实

14、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积累经验与方法。(三)中期实施阶段(2012.92013.12)1、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学生需要的古诗文积累策略和途径。2、调查、反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比,不断改进教学,调整研究计划。(四)后期实施阶段:(2014.12014.4)1、对整个实验结果加以整理、总结、论证,形成结论。2、撰写实验报告,整理汇编有关资料(教学案例、论文、反思等)。3、接受课题专家的结题验收。九、研究成果及形式 1、课题调查分析报告、课题实施报告、课题研究报告等。 2、优秀古诗文课堂展示。 3、优秀课题论文。 4、课题实验小结及课题实验报告。 5、课题研究的其他资料汇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