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5357419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6题;共15分)1. (3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训诫:告诫,教导。)B .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嶙峋:形容人瘦削。)C .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眩:(眼睛)昏花。)D .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翼:翅膀。)2. (3分)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悬涯 耸立 晕倒 凝视B . 游戏 告戒 嶙峋 胸腔C . 闷热 训诫 峭壁 颤抖D . 活泼 蓬乱 辍泣 屡次3

2、. (3分) 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 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B . “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C . 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D . 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4. (2分) 下面情境中,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夏天某日,八年级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 , 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小亮对小明说:A . “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B .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

3、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C . “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D .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5. (2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下列各句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矛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借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B . 北魏思想家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都写到了山水之景,但两人在文中的情感及表达略有不同,前者陶醉愉悦之情直接抒发,后者热爱赞美之情暗含景中。C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五律”和“七

4、律”之分,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全诗通押平声韵。比如五律使至塞上,押“an”韵,颈联是“征蓬出汉塞,大漠孤烟直”。D . 新闻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有时可以根据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比如“飞天”凌空全篇以记叙为主,则归入通讯类新闻。6. (2分) 阅读课文智取生辰纲,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智取生辰纲一文暗写吴用等人的定计,明写杨志的精明对策;有大矛盾,也有小矛盾。B . 施耐庵的代表作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C . 八条好汉获得全盘胜利主要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天时与地利。D . 虐待军健,性格暴躁,激化矛盾,是导致杨志失

5、败的内部原因。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7. (7分) 名著阅读(1) 伊索寓言中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写的是微不足道的蚊子虽然机智地战胜了百兽之王,而它沉醉于胜利之中时却撞上蛛网。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弱者也能战胜强者,强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除了蚊子和狮子之外,请任意写出伊索寓言中两个故事的名称。(2) 请简要概括一个故事的内容,并分析得出的启示。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 (18分) (2015七上开县期中)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世说新语两则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

6、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撒盐空中差可拟 _下车引之 _元方入门不顾 _ 未若柳絮因风起 _(2)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3) 甲文中用_,_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气

7、氛。乙文中元方是从_和_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4) 乙文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是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5) 学习了乙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

8、”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

9、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1) “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具体指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第段中的“伏”字改成“站”,好吗?为什么?(3) 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用文中的语句回答)(4) 文中的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 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10. (8分) 古诗词默写(1) 学而不思则罔,_。(孔子论语为政)(2) 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 几处早莺争暖树,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5) 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6) 日月之行,若出

10、其中;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7) 月光淡淡,_。白云团团,_。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1. (5分)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七、 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12. (30分) “有些错误,生活从不赐予我们改过的机会,可能会从此留下深深的追悔。在你与父母亲或亲人相处时,有没有让你至今想来仍有些后悔的事?以 ,请原谅我为题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6题;共15分)1-1、2-1、3-1、4-1、5-1、6-1、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7-1、7-2、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1、8-2、8-3、8-4、8-5、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1、9-2、9-3、9-4、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10-1、10-2、10-3、10-4、10-5、10-6、10-7、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1-1、七、 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