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考查的设题规律与复习策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535737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成语考查的设题规律与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成语考查的设题规律与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成语考查的设题规律与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成语考查的设题规律与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成语考查的设题规律与复习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高考考查的设题规律与复习策略湖北省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陈文霞(433100)成语以其具有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意义的整体性、时空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以及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而在汉语语言中发挥着生要的作用,成语的正确使用也以其具有很好的应用性、能力性和综合性而成为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高考成语考查的设题规律,无疑对高三的复习很有帮助。第一类: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例(1) 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

2、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第二类: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例(2)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第三类:褒贬颠倒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

3、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例(3)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第四类:语义轻重的误用诱你不知深浅,在大小轻重不分上设题。例(4)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发挥。“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用此句。第五类:语境不合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

4、成错误判断。有些成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或风马牛不相及,或前后矛盾而造成误用。例(5)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第六类:形义相近的误用有些成语有一个或多个共同语素,它们的意思可能有相同的部分,但是,仔细辨析,又同中有异。因为有相同的语素,容易使我们见同而忘异,而机关多半就设在这里。例(6) 进入高三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刚一直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另眼相看”是指对某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有

5、优待或歧视意,应改为“刮目相看”。第七类:多重含义的误用有些成语、熟语具有双重含义,许多考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命题者也在这里巧设机关。例(7)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实际时为贬义词,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时为中性词。第八类: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例(8)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此词是被内行

6、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第九类:语法功能的误用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例(9)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的练动作。“指手画脚”是动词性成语,应作谓语,不能误作状语。第十类: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 如: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2008年江苏卷)【解析】“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

7、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谦敬色彩不当。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1、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2、弄清词的感情色彩3、掌握词的适用对象、范围总结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1、准确把握成语的意思。成语的意思是决定它是否适合语境的先决条件,如果意思不明了,使用起来就难免产生错误。2、弄清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成语的属性之一,其与语境相协调,会使句子表意更加生动、完备,否则,会表意不清,甚至闹出笑话。3、把握成语的多重含义。有些成语不但有本义,还有后起义,因此具有多个义项,要注意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义项使用。4、区分意义相近的成语。成语中有些意义相近,但侧重点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就不同。成语是语言中的珠玉,具有一般词语所不能比拟的表意功能,从而成为高考的必考点。成语复习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功夫见平时,积累是关键。了解高考试题中成语考查的常见错误类型,总结命题规律,把握题型特点,做到有章可循,有利于提高成语使用的辨别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