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535732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6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北XXX集团企业策略顾问机构二零一零年四月目 录1.0总论81.1项目概况81.1.1项目名称81.1.2建设单位81.1.3项目性质81.1.4建设地点81.1.5建设内容及规模81.1.6投资估算81.1.7建设周期91.1.8建设目标91.1.9建设单位概况91.2项目背景101.3编制依据121.3.1研究范围121.3.2研究内容121.3.3编制依据121.4主要结论131.4.1主要结论131.4.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2.0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162.1湖北省及十堰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162.1.1湖北省食用菌业发展现状

2、162.1.2鄂西北生态农业(食用菌)现状172.1.3XXX食用菌业发展现状19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92.2.1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方针政策212.2.2市场需求要求222.2.3可促进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232.2.4可有效拉长产业链条23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42.3.1建设用地及生产场地设施已经落实242.3.2投资方资本实力雄厚、项目经济效益良好243.0项目情况分析273.1区位资源分析273.1.1地理概况273.1.2气候情况283.1.3自然资源283.2生产技术分析293.2.1制种303.2.2生产303.2.3加工303.3市场需求分析303.3.1国际市场313.

3、3.2国内市场313.3.3目标定位334.0项目选址及配套条件344.1项目选址344.2场址基本条件344.2.1场址区域位置344.2.2场址自然条件344.2.3交通条件354.3配套条件与分析364.3.1供电364.3.2电信364.3.3给排水374.3.4天然气374.3.5交通375.0建设内容及规模385.1建设内容385.1.1原种制种培养中心385.1.2制种间385.1.3母种培养室385.1.4菌种检测实验室385.1.5菌种低温储藏室385.1.6菌种测试培养区(棚)385.1.7菌袋生产中心395.1.8产品定制加工中心395.2项目建设投资规模395.2.1一

4、期工程项目395.2.2二期工程项目406.0建设方案416.1建设方案416.1.1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416.1.2一期项目规划内容416.1.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417.0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保护策略447.1环境生态保护447.1.1环境保护原则447.1.2环境保护策略447.2环境现状457.2.1空气质量现状457.2.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457.2.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457.3主要污染源分析457.3.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457.3.2环境影响污染源分析467.4环境保护措施467.4.1水环境保护对策467.4.2空气质量对策477.4.3噪声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47 7.4.4施工期

5、间的环境影响及治理487.4.5生态、水土保护487.4.6水土保持措施498.0建筑节能安全508.1建筑节水节能508.1.1建筑节能措施518.1.2机电设备节能措施518.1.3照明系统节能措施528.1.4加强能源管理提高利用率528.1.5节水措施528.2安全保卫538.2.1防火防爆538.2.2电气安全538.2.3生产安全防护548.2.4动力系统安全防护548.3卫生防护548.3.1防护措施548.3.2卫生防疫措施548.4消防安全548.4.1消防设施548.4.2影响消防安全的危险因素及措施568.5国家标准和规范569.0项目实施管理589.1建设期管理589.

6、1.1组织机构589.1.2管理措施589.2招投标管理619.3建设进度管理619.3.1建设进度总体思路619.3.2建设总体进度6210.0投资估算6310.1编制依据6310.2编制范围6310.3编制原则及编制方法6310.3.1工程费用6310.3.2工程建设其他费6410.3.3项目预备费6510.4投资估算6511.0经济效益分析6711.1基出数据6711.1.1收入指标6711.1.2其他基出数据6711.2项目经济效益分析6811.2.1资金筹措6811.2.2收入税金6811.2.3总成本费用6911.2.4利润及分配7111.2.5借贷偿还测算7111.2.6现金流量

7、分析7111.2.7财务状况分析7111.2.8资产负债分析7211.2.9投资效益指标分析7211.2.10不确定性分析7212.0结论7412.1结论7412.2建议75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X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及综合开发项目1.1.2建设单位XXXXXX食用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1.3项目性质新建工程1.1.4建设地点XXX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及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湖北省XXX市浪河镇台湾XXX农民创业园内。1.1.5建设内容及规模XXX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及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菌种食验实、原种制种中心、菌种保藏种中心、原辅材料加工工区、高温高压灭菌工区、无菌接种车

8、间、菌袋培养工区、菌检工段、产品回收分拣及加工工区和仓库等。一期重点建设内容包括:菌种食验实、原种制种中心、菌种保藏种中心、原辅材料加工工区、高温高压灭菌工区、无菌接种车间、菌袋培养工区、菌检工段等项目。一期项目规划修缮、改造利用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菌种食验实、原种制种中心、菌种保藏种中心、原辅材料加工工区、高温高压灭菌工区、无菌接种车间、菌袋培养工区、菌检工段等。这些项目均是企业对原有旧厂房的修缮、改造利用,无一新建。1.1.6投资估算XXX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及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估算为9170 元。其中一期估算投资为3470万元。1.1.7建设周期 结合项目实施计划或进度,建设周期以

9、年为单位,从可研报告批复之日起至全部完成工程建设内容所需的时间,预计总建设周期为1年5个月,其中:一期工程为0.3年;二期工程为1年。1.1.8建设目标发展以食用菌的主导品种和新特品种开发及菌种研制、生产、规模化栽培及产出品的粗、深、精、系列化加工为一体的大型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实体推动运作体系。实施名企带动战略和组织导向的产业化联合及影响带动,公司加农户,生产集约化,标准定制化,产销一体化,打造核心竟争优势,赢得市场和发展机遇。为XXX市的全面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探索、提供发展模式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也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也是XXX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及综合开发

10、项目的总目标。1.1.9建设单位概况XXXXXX食用菌科技有现公司是XXXXXX农业高科技开发有现公司和其他投资人共同出资组成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三方共同建设经营XXX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及综合开发项目。XXXXXX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占80%的股权;自然人股东姜林波占15%的股权;自然人股东马国玲占5%的股权。 XXXXXX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XXXXXX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猪养殖;有机肥料、农用送水机(节水浇灌)的生产和销售;生态旅游景区(点)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经营;茶叶(国家禁止的品种除外)、饲料的加工和销售;饮食服务;油茶、食用菌的种植、加

11、工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综合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港币。公司于2007年9月26日注册成立,法人代表XXX。公司组织架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裁办公会及七个职能部门,包括总裁办公室、招标管理部、品牌招商部、投资管理部、财务中心和审计部。内部管理全面采用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1.2项目背景食用菌产业是朝阳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食用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面前,农村大种食用菌,城里专设食用菌餐馆、火锅店等,部分品种被提炼为珍贵的药品和保健食品。同时,每年有大量品种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国家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据专

12、家介绍,食用菌产业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投入产出比约为1:35。如果在由“作物生产+动物生产”二维要素构成的传统农业产业模式中引入食用菌生产,不仅能加速自然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更有利于动植物生产副产物的资源化,而且利用动植物生产副产物进行食用菌生产发展空间很大。据测算,我国每年动植物生产过程中约产生30亿吨左右废弃物,只将其中5%用于食用菌生产,至少可生产1000万吨干食用菌,而由此所增加的蛋白质相当于600800万吨瘦肉或9001200万吨鸡蛋或36004800万吨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六大趋势,一是随着我国食用

13、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完善,食用菌产业将会在规模、产量、品质、安全、加工、效益等多个方面呈现出增量化趋势。二是随着资源短缺和食物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食用菌产业将在食品安全体系中承担重任。三是随着宣传的跟进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内需拉动的食用菌产业和产业经济将逐渐形成,食用菌将进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餐桌的常客。四是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产业内部分工细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五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对产业发展的要求,食用菌栽培模式将逐步向机械化、动植物生产废弃物代料栽培、规范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六是随着食用菌产量增加,食用菌产品的初深加工技术和能力对提高产业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尤为重要。据悉,农

14、业部组织实施的“948”计划、产业技术体系和行业科技项目在不同环节有力支撑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引进和建立食用菌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全方位预防和关键点控制技术体系;建立菌种脱毒技术平台,将种源脱毒纳入相关种类的一级种生产技术规范,提高菌种质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菌病害复合生物拮抗剂和菌蚊生物防治制剂,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成果、国内现有技术成果有机结合,全方位地系统集成、优化组合和规范实施,建立适合于我国多食用菌种类、多场地环境条件类型、非工业化生产的食用菌优质、经济、实用的预防型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确保菇体无直接农药接触,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完全达到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对食用菌产品的限量要求,为我国食用菌的国际市场开拓,农民增收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湖北省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潜力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生产、消费、经营市场空间巨大。为了促进我省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2月2日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颁发施行了湖北省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根据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推进食用菌产业优化升级,出台了关于扶持现代食用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