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季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535714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乐课堂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教学内容: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庞然大物、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说明的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 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

2、、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庞然大物、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矛、盾。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一)会读会认生字新词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3.想想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 (1)展示读准生字词。(易读错字:持、兵) (2)展示理解了哪些词语。(教师通过评价教给理解词语

3、的方法) (3)不理解的提出来全班交流理解。教师通过评价相机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二)指导书写难写的字。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盾、集、兵)2.学生描红临写难写生字。四、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做个标记。2.展示汇报:学生在班内展示读难读的句子、语段,全班跟读。(1)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2)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

4、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3)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3.赏析评价以上课文读通情况。4.默读课文,填空,说说概括内容的方法。课文主要讲了发明家将( )能( )和( )能( )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 )的过程,说明了( )的道理。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说明的道理。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

5、习板块一: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用了哪些好词好句写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边读边划有关词句,在旁边写上批注,并在感情读一读。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一)自主学习,学生围绕问题读、划、写批注。(二)合作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以上问题在组内交流 (三)展示汇报: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展示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引导。重点汇报及点拨:1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理解词语,体会盾的缺点)2.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3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4德

6、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理解矛与盾结合后的优点)四、学习板块二:说说从坦克的发明过程中获得什么道理?用“”画出有关句子。你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举例生活中的例子,如双层公共汽车、溜冰鞋、带橡皮的铅笔等,也可以说说学习和做人方面多采纳别人的优点等。)小结: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五、总结全文,拓展迁移1.总结理解题目中“集合”,总结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个人添补调整快乐课堂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武鸣县仙湖镇邓吉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主备人: 潘东玉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7、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里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懂得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8、.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大意。 教学流程:一、质疑导入 课件出示木匣的图片,由学生质疑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一)会读会认生字新词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3.想想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 (1)展示读准生字词。(易读错字:匣 多音

9、字:难、量) (2)展示理解了哪些词语。(教师通过评价教给理解词语的方法) (3)不理解的提出来全班交流理解。教师通过评价相机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二)指导书写难写的字。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鞋、挖、懂、管)2.学生描红临写难写生字。四、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做个标记。2.展示汇报:学生在班内展示读难读的句子、语段,全班跟读。3.赏析评价以上课文读通情况。4.默读课文,填空,用“段意合并法”概括内容的方法。 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从中明白了 的道理。 (提示:学习时,先读课文,大体了解课

10、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按“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理清文章顺序)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里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懂得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板块一:默读课文,想一想: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从这件事中他懂得了什么道理?用“ ”画出有关句子,并有感情读一读。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一)自主学习,学生围绕问题读、划、写批注。(二)合作交流:提示学生按

11、照以上问题在组内交流(三)展示汇报: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展示汇报。可通过画图理解。教师随机点拨、引导。重点汇报及点拨:1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引导学生抓住动词理解)2.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仍然:依然,练习用“仍然”说一句话)3.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4.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果然找到了木匣子。(联系

12、上下文理解“果然” )5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告诉学生“不光还”是关联词,练习用“不光还”说话,提示与“不但而且”意思一样)6. 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吗?(身高、体重、鞋子码数.) 四、总结全文,拓展迁移1.把课文最后一段抄下来。2.拓展迁移练习。以“由科里亚的木匣想到的”为题目写下自己的体会。个人添补调整快乐课堂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武鸣县仙湖镇邓吉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主备人: 潘东玉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27、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

13、.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傲慢、奚落、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读懂课文内容,通过陶罐、铁罐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通过陶罐、铁罐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傲慢、奚落、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2

1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陶罐、铁罐,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一)会读会认生字新词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3.想想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1)展示读准生字词。(易读错字:耻、逝、值) (2)展示理解了哪些词语。(教师通过评价教给理解词语的方法) (3)不理解的提出来全班交流理解。教师通过评价相机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二)指导书写难写的字。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感、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