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535647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做好饮料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 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第二条本细则应与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结合使用, 适用于饮料生产许可审查工作 。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 没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的,不予生产许可。第三条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可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0.5%的制品。饮料产品系指饮料通则(GB/T 10789 )涵 盖的产品,具体包括: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茶

2、(类)饮料、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固体饮料和其他 饮料类。第四条 本细则正文中引用的文件 、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 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第二章包装饮用水生产许可审查要求第一节许可范围第五条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包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材料及制品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包装饮用水生产许可类别编号 0601,包括:饮用 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其他 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 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 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

3、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指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饮用纯净水是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 工艺,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饮用天然泉水是以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或经钻井采集的地 下泉水,且未经公共供水系统的自然来源的水为水源,制成的包装饮用水。饮用天然水是以水井、山泉、水库、湖泊或高山冰川等, 且未经公共供水系统的自然来源的水为水源,制成的包装饮用水。其他饮用水是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经适当的加工处理,可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但不得添加糖、甜味剂、香精香料或者其他食品配料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

4、。第二节生产场所核查第六条生产场所一般应设置水处理区、灌装防护区、包装区、原辅材料及包装容器仓库 、成品仓库。采用可周转的容 器生产包装饮用水,应单独设立周转容器的检查和预处理区。周转容器不得露天储存,以免受到污染。如使用食品添加剂(气体除外),应设置配料区。第七条 生产车间依其清洁度要求一般分为:一般作业区(水处理区、仓储区、外包装区、周转容器的检查区等)、准 清洁作业区(配料区、预包装清洗消毒区等)、清洁作业区(灌装防护区等)。第八条 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换鞋(穿戴鞋套)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第九条 清洁作业区入口应设置二次更衣区,洗手、干手和(或)消

5、毒设施,换鞋(穿戴鞋套)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 并设置风淋设施。采用自带洁净室及洁净环境自动恢复功能的 吹瓶、灌装、封盖(封口)一体,且其内部形成清洁作业环境 的设备可不设在清洁作业区,可豁免设置二次更衣区和上述相关设施。第十条清洁作业区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应加装空气过滤装置并定期清洁,清洁作业区空气洁净度(悬浮粒子、沉降菌)静态时应达到10000级且灌装局部达到 100级,或整 体洁净度达到1000级。第三节设备设施核查第十一条生产设备和设施根据实际工艺需要配备,一般包括:水贮存设备(原水储水罐、成品水储水罐等)、水处理 设备、清洗消毒系统、全自动灌装封盖 (口)设备(禁止手工 灌装、封盖

6、)、自动喷码设备等。应根据工艺需要配备包装容 器清洁消毒设施,如使用周转容器生产,应配备周转容器的清 洗消毒设施。食品加工用水储水罐应安装空气呼吸器。食品添加剂的添加必须采用自动化控制设备,禁止人工直接添加。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作为生产用源水,应采用封闭管道进行输送,防止污染,不应用容器运到异地灌装。第十二条水处理设备应包括:粗滤设备 (如砂滤、碳滤)、精滤设备、杀菌/除菌设备(如臭氧发生器及混合设备 、 紫外杀菌设备、过滤除菌设备)等,饮用纯净水还应具有反渗 透设备或蒸馏设备或其他去离子设备。如使用过滤除菌设备,滤膜孔径应至少达到 0.45卩曲勺规格。第十三条如使用周转容器生产包装饮用水

7、,应配备周转 容器的外洗设备、自动内洗消毒设备、灯检设备、自动灌装圭寸 盖(口)设备、盖清洁或消毒设备、喷码设备等,生产桶装饮 用水的,还应配备拔盖设备、桶口热塑膜包裹密封设备 。周转使用的空桶的内部清洗消毒设备应为连续自动化设备 至少包括:预清洗、洗涤剂清洗、消毒剂清洗、水冲洗、成品 水冲洗或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要求的水冲洗等,且不少于10个清洗消毒工位(含沥干工艺)。如使用塑料软包装生产袋装水,应采用机械自动化灌装设备灌装,灌装设备应具有杀菌装置;采用自立袋等灌装的,上 盖、旋盖等应完全自动化 。第十四条检验设备一般应具有:无菌室(或超净工作 台)、灭菌锅、微

8、生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或菌落计数器)、浊度仪、酸度计和电导率仪(适用饮用纯净水)、分析天平 (0.1mg )(标准试剂采用铂钻比色法测色度时可不需要)、相应检测特征性指标的设备(出厂需检特征性指标项目时)及相关的计量器具等。第四节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第十五条 设备布局应按工艺流程设计,一般包括:对水源水的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口)和灯检(或自动监 测)。饮用纯净水还包括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电渗析法、反渗透、蒸馏等)。其他饮用水还可包括配料等工艺。具体产品按企业实际工艺流程生产,但其工艺流程必须科学合理,符合相关规定。饮用纯净水允许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臭氧化作用或

9、紫外线消毒杀菌及其他适当的水处理工 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和饮用天然水仅允许采用 脱气、曝气、倾析、过滤、臭氧化作用或紫外线消毒杀菌等不 改变水的理化指标等基本物理化学特征的水处理工艺 。第十六条水源水控制。以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为生产 用源水的,应定期监测pH值、电导率、余氯等水源水质情况; 以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为生产用源水的,应监测水质波动情况(如水温等),判定水源是否受到外界影响 产生异常。第十七条 过滤(粗滤、精滤)控制。使用砂滤器、碳滤 器、保安过滤器、精密过滤器、膜过滤器等,企业应对其过滤 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如膜过滤设备应有滤膜完整性监测 仪表(如压

10、力表等),还应根据过滤效果定期更换滤膜或滤料 、 定期反冲洗和清洗。第十八条 去离子净化控制。饮用纯净水及其他饮用水有 该工艺的,应定期监测并记录净化程度;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净化的,离子交换树脂及再生用盐必须符合相关要求。第十九条 配料控制。有该工艺的,应对配料名称、进货 时间、批号等进行严格核对和记录 ,配料装置应定期校准;配 料应复核确认。第二十条杀菌控制。采用臭氧消毒工艺的,应在保证杀菌效果前提下严格控制臭氧浓度,避免或减少溴酸盐产生。采用紫外线消毒工艺的,应保持紫外灯管表面清洁 ,并定期监控 紫外线强度;当紫外线强度降低到规定要求以下时 ,应及时更 换。采用过滤除菌工艺的,应定期更换

11、滤膜或滤料、定期反冲洗和清洗,检查滤膜性能等。第二条灌装封盖(口)控制。产品灌装前应设置相应的异物控制措施,按照净含量要求定量灌装;封盖(口)应控制如封盖扭矩、封盖压力等封盖密封性参数。灌装封盖(口 ) 后应对产品外观、灌装量、容器状况进行检查。第五节人员核查第二十二条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第六节管理制度审查第二十三条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对原辅料、包装容器供应商进行审核,并定期进行审核评估;应在和供应商签 订的合同中明确双方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包装容器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

12、泉水、饮用天然水的水源开采 需经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 ,有 取水许可证(根据各地政策执 行);饮用天然矿泉水其水源还应有水源评价报告、采矿许可证(根据各地政策执行)、水源水质跟踪监测报告;其他饮用 水添加的物质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公告的规定。以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为生产用源水的,供水系统出入口应增设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异物进入;以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源水的,采集点应采用有效的卫生 防护措施,防止源水以外的水进入采集设备。采集区域周围应设立防护隔离区,限制牲畜和未授权人员进入。出水口或取水口应建立适当防护设

13、施 ,地下水的出水口 (如井口、泉眼)应 通过建筑进行防护。应采用圭寸闭管道进行输送,防止污染,不应用容器运到异地灌装。周转使用的桶应符合相关规定,由食品级聚碳酸酯(PC)等材料制成,回收后必须检查是否破损,是否受到污染。第二十四条应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水的处理、配料(有该工艺的)、杀菌、灌装封盖(口)、清洗 消毒、储运和交付环节质量安全进行管控。水处理应规定过滤装置的清洗更换要求,制定处理后水的控制指标并监测记录。有配料工艺的,需复核确认。杀菌应规 定杀菌方式、杀菌条件和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灌装封盖(口 ) 应规定封盖(口)的方法、设备和材料,保证封盖(口)严密、 不损害容器、

14、不污染水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清洗剂和消毒剂浓度(或参数),验证容器及盖的清洗消毒效果、消毒剂残留情况,并记录。周转桶的清洗应设置合理的冲洗时间、压力、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浓度等,确保空桶清洗消毒效果。直接与产品或包装接触的压 缩空气,应经过除油、除水、过滤处理。第二十五条应按照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4 )和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规范(GB 16330 ),并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 )附录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合理设置卫生监控要求。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制定检验管理制度,包括对原辅料、 过程、出厂检验的管理规定 ,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

15、全标准要 求。包装饮用水企业的检验能力至少满足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必要时)、臭氧浓度(有此工艺的)、电导率(饮用 纯净水)、pH值(饮用纯净水)、色度等项目的测定。企业可以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但应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做检验时,应定期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比对或者验证。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时 ,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确认。第七节试制产品检验第二十七条 企业按所申报包装饮用水的品种和执行标准 分别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试制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 品检验。如产品包含桶装饮用水的,应优先检验桶装饮用水。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对提供的检验报告真实性负责;检验项目按产品适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企业标准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公告要求进行 。第三章碳酸饮料(汽水)生产许可审查要求第一节许可范围第二十九条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碳酸饮料(汽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气体,不包括由发酵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