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535313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评估说明一、评估目的本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公路桥梁施工危险源,完善工程安全事故预案预控预警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监控手段,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建设的安全。为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 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项目部将桥涵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二、评估依据1、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

2、351 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3、351 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招投标文件三、评估范围本次风险评估报告对桥涵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进行了风险评估, 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本次风险评估大桥 371 米/3 座进行总体风险评估。四、评估原则本次评估按国家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 地方和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1- / 30(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 确保评价质量, 突出重点。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规模

3、本工程为 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 02标段,施工桩号 K48+000-K53+000,设计速度 40公里 / 小时,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 8.5 米,桥梁宽度 9米,主要工程项目: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工程、大桥 371米/3 座。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 40km/h,路基宽度 8.5m,桥梁宽度 9m,双向两车道建设。合同工期: 2017 年 9 月 15 日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以总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日期为准) ,在 2019 年 3 月 9 日前全线竣工 , 施工总工期为 18 个月。本项目总合同工作量元(清单100章-700 章合计)。路基:清理现场 6080m

4、2, 砍树挖根 1848棵 , 挖土(石)方237358.70m3,利用 土(石) 方 72280.00m3, 台背回填开 山石渣2555.00m3,M7.5浆砌片石 9511.8m3, C20 混凝土 22787.7m3。桥涵:大桥 371米/3 座,涵洞 18道。二、 地形地貌宣恩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恩施州南部,属云贵高原延伸部分,地处武夷山和齐跃山的交接部位,县境东南部、中部和西北边缘,横旦着几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山岭,形成许多台地、 岗地、小型盆地、平坝、横状坡地和山谷、 峡等地貌。武陵山脉横亘延伸, 形成西北边界第一大主峰一羊头山,海拔 1605.8米;

5、支脉沿东北,经恩施市石灰窖延伸到本县的长坪、椿木营、形成-2- / 30椿木营高原,构成全线制高点。余脉沿湘鄂边界的八大公山,经一天门、鸡公岭、万岭山、东门关、自西向东凸起, 将境内分成南北两部。全县最高点火烧堡海拔2014 米,最低点(贡水与清江汇合处)海拔356 米。境内海拔1200 米以上的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25.69%, 海拔800-1200 米的二高山占 47.12%,800 米以下低山占 27.19%。项目区地处鄂西中低山区, 地形南北狭长, 贯通线途径地段地势变化很大。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总体看,该段路线段内地形标高1723M左右,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区

6、内植被发育,覆盖率较高。三、气象特征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 随海拔高程的变化, 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 15.7 ,历年平均气温 15.7 ,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4.6 ,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 26.2 ;极端最高气温 40.8 ,极端最低气温 -12.7 。无霜期 294 天,年降水量 1476.6 毫米,年日照时数 1116.9 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25%。1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最少月, 为 42.0 小时; 8 月为历年平均日照最多月,为 187.8 小时。海拔 800 1200 米的二高

7、山地带,春暖迟,秋凉早,雾多日寡,湿润多雨,伏秋多旱。海拔 12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带, 气候冷凉,冬漫长夏短暂,春秋几相连,热量少,降水丰富。宣恩境内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高度 356 2014 米),小气候明显,大范围和局地性气象灾害并存, 尤以暴雨、低温连阴雨(雪)、干旱、大风、冰雹、雷电为甚。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的59 月,平均每年 4.3次;低温连阴雨(雪),不分季节几乎每年都有发生;-3- / 30与雷暴相伴的局地雷雨大风每年反复出现,防不胜防,累计造成的损失不亚于暴雨洪水;冰雹在春、夏、秋三季易发生;高温干旱以盛夏至初秋的影响为突出; 大雾,四季皆可出现, 每年平均在 20 天

8、以上,部分二高山或以上地区雾日达全年的1 4,以辐射雾居多。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春季低温阴雨、 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冬季低温冻害等。恩施地区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塌、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四、水文地质 测区地处鄂西山区,地表沟谷发育,含水介质类型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地层赋水性差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本路段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的不同, 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其含水特征如下:(1)第四系孔隙水由于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面积有限, 分布不连续, 厚度不大且变化较大, 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

9、隙水量很有限, 主要分布于沟谷两岸阶地、宽缓的冲洪积物中,补给条件较好,水量丰富;次为山麓坡脚及冲沟地带, 水量较小,受大气降水及邻近的溪流、 泉等补给,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2)基岩裂隙水该类型地下水分布于志留泥盆系的砂岩、 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和页岩节理裂隙中, 地下水较为贫乏, 尤其是志留系的砂页岩路段为区域上的相对隔水层,且大部分地段地势较高,切割强烈,径流条件好,富水性差,基本没有地下水问题;泥盆系砂岩地层裂隙相对较发育,受河流水源补给时地下水量较大。该类地下水对公路影响轻微。(3)二叠岩溶管道水、岩溶裂隙水:-4- / 30该类地下水分布在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分布地段,底部的落水洞、溶蚀

10、洼地、溶蚀裂隙将大气降水导入地下,形成管道水、裂隙水。水量变化大。对线路工程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水量较丰富的区域是二叠系茅口组碳酸盐岩分布区, 这些区域可能发育岩溶管道,对工程有一定影响。五、工程特点与难点本工程难点主要集中在桥梁。( 1)喻家堡 1 号大桥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喻家堡。 桥址区附近有山间小道和简易碎石道路与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差, 通行质量差。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大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1044.7-1076.3m 之间,相对高差约31.6m。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

11、坡度25-48 ,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 2)喻家堡 2 号大桥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喻家堡。 桥址区附近与通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较好,通行质量较好。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大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 1050.3-1072.5m 之间,相对高差约 22.2m。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坡度 20-45 ,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 3)胡家坡大桥桥址区所在地位于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小卧龙村胡家坡。 桥址区附近有通村公路相连, 交通条件差,通行质量差。桥址区属中山沟谷地貌:-5- / 30地形起伏较大

12、,微地貌为斜坡溶蚀性冲沟,桥梁跨冲沟而建。大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1000-1029.5m 之间,相对高差约29.5m。桥台两岸自然斜坡,局部为陡坎,坡度约20-48,坡面上植被发育,多为乔木、灌木。第三章、总体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过程和方法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结合 351 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 标段建设实际情况,本合同段总体风险评估程序为:(1) 、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2) 、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评估前,评估

13、小组应收集整理并分析相应的工程数据,包括工程背景、施工文件、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对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后与工程技术相关人员进行讲座,开展危险源辨识,形成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采用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评估指南中的估计方法进行评估。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大桥 371 米/3 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六个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6- / 30体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具体见附件表1。三、总体评估1)、风险赋值大桥 37

14、1米/3 座,判断 A1=2(2)、地质条件根据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沿线主要地层有全新统冲洪积地层、 中更新统冲洪积地层和泉头组砂岩、 泥岩。其中以中更新统冲洪积地层和泉头组地层分布最广泛。由于地下水层较浅,地层土基本为粉砂、粉土,存在不良地质灾害, 且本地区地质基本为冻土, 为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评估小组认为:本桥址地域存在诸多不良的地质灾害, 对桥梁施工的整体影响较大, 综合以上因素,判定 A2=3。(3)、气候环境条件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 随海拔高程的变化, 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 15.7 ,历年平均气温 1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