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3熔化和凝固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535308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23熔化和凝固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23熔化和凝固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23熔化和凝固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23熔化和凝固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23熔化和凝固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23熔化和凝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札记要鼓励学生说出感受,并进行大胆猜测。课 题: 2.3 熔化和凝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知道熔化 凝固图像。(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会查熔点表。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5)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师生共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知道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2)组织学生讨论并利用对比法,了解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的一种方法。(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

2、步感知图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优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了固体熔化时的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像表示出来。【实验器材】 冰块、松香、酒精灯、温度计、铁架台【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 师: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不尽长江滚滚来”,望着这气势磅礴、奔腾万里的滔滔长江

3、, 同学们可曾想过,这万古不竭的巨流最初竟是各拉丹东雪山消融后的点点水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和液态变为固态的情况。导语二 师:请同学们看一个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角度,让烛油滴进一个空火柴盒。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蜡烛的烛油滴下来,在火柴盒中又变成了蜡块。师:这说明了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蜡烛可以相互相互转变。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和液态变为固态的情况。教学札记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指导学生根据记录数据,认真描绘冰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教师详细对图像进行讲解。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一)探究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4、1、熔化【问 题】(1)同学们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2)同学们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讨论交流】春天冰雪消融;雪糕在口中变成水;夏天,柏油马路上沥青在调温下变成液态;点燃的蜡烛有烛蚰滴下来等,都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冬天水结成冰;工厂铸造车间,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固态铸件等,都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小结归纳】(板书)(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提 问】我们能否随意地将冰变成水,然后又将水变成冰?现在有冰块、蜂蜡这两种物质,我们要使它们熔化并研究其过程,找到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同学

5、们刚才的猜想,你们认为固态怎样才能变成液态?在变化过程中其温度将怎样变化?需要什么样的实验装置?【演示实验1】观察冰的熔化如图课本图2-28所示,将碎冰放入试管内,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最后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演示实验2】观察蜂蜡的熔化如图课本图2-28所示,将碎蜂蜡放入试管内,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直到蜂蜡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最后

6、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蚝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冰温度/-4-3-2-10000024状态固态固态、液态共存液态蜂蜡温度/2022242838455055586480状态时间/min1温度/-5234550678910ABCDEFG冰的熔化(水的凝固)图像固态固态液态固液共存固液共存吸热放热教学札记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熔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温度/时间/min12345067891020406080蜂蜡熔化(凝固)图像 【讨 论】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同样是固体,为什么蜂蜡和冰块的熔化过程却不同呢?让学生运用“比较法”比较出这两种物质

7、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完成下表:固 体相同点不同点冰有固定熔化温度吸 热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蜂蜡没有固定固定熔化温度吸 热熔化过程是慢慢软化的过程 【小结归纳】(板书)固体分为两种:(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海波、冰、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松香、沥青、蜂蜡、玻璃等。(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几 种 常 见 的 晶 体【播放幻灯片】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几 种 常 见 的 非 晶 体【读一读】学生阅读课本“一些物质的熔点” 表,仔细观察、体会,并回答问题。【问题】 (1)在寒冷的北方,最低气温可达-40,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8、你认为用什么温度计较好?教学札记存在问题: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较模糊,对熔化和凝固现象解释能力较差。(2)在熔化锡块时,可以把锡块放在铁锅里加热,但熔化铁块时,为什么不能把铁块放在锡锅里加热呢?【讨论交流】请在对图像分析、问题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请学生总结出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小结归纳】(板书)(4)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加热(吸收热量)。2、凝固教师在前面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图像上再画出其对应的凝固图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凝固图像,并与熔化图像进行比较,总结凝固的特点。液体不同点相同点有无凝固点熔融状的晶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放热有熔融状的非晶体凝固过程温度变化(降低)放热无【小结归

9、纳】(板书)(5)凝固点(熔融)晶体凝固时的温度。(6)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则没有凝固点。(7)(熔融状态)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吸收热量)。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一:熔化和凝固现象例1以下关于熔化和凝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同一种晶体的熔化温度比其凝固温度要高B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但有一定的凝固点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故不需要吸热变式1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蔬菜受冻,为什么?而炎热的夏天在房间里放几盆水会凉快,为什么?解析: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凝固成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可预防蔬菜受冻;夏天房间里放几桶水,水蒸发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房间温度不致过高。例2 如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C )图2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C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结】 (1)晶体和非晶体及其特点。(2)熔化和凝固及其特点。(3)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五、作业 目标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