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28(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5352663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28(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28(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28(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28(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28(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28(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28(含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含答案解析)1. 单选题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以十干同十二支循环相配,古代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现今夏历的年和日仍用干支计。下列干支名称中,属于地支的是()问题1选项A.甲B.壬C.癸D.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ABC三项属于天干,D选项属于地支,故本题选D。2. 单选题小学生宋某多次旷课、逃学,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拒不改正。对于宋某,学校可以( )。问题1选项A.予以处分B.予以训诫C.

2、开除学籍D.责令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教育,不得歧视;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以下管理教育措施:(一)予以训导;(二)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三)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四)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五)要求接受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六)其他适当的管理教育措施。题干中,宋某多次旷课、逃学,属于不良行为,学校有权予以处分,A项正确。B项:公安机关具有训诫的权利,学校没有,排除B选项。C项

3、:小学生宋某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够开除学籍,排除C选项。D项:公安机关责令参加社会服务,学校只可以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排除D选项。故选A。3. 单选题个体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着关键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问题1选项A.差异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顺序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基础中的教育和人的发展中,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其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不平衡,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故本题选B。点拨:个体身心发展的一

4、般规律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规律 表现 举例 启示 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翻六坐八爬,十二月会走 循序渐进; 不可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小学:具体形象思维 高中:抽象逻辑思维 分阶段教育; 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表现在: 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有早晚 身高有两个高峰期:新生儿及青春期,其他时

5、期慢; 身体成熟早,心理成熟晚; 狼孩的故事 抓住关键期 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 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互补; 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互补 盲人在触觉、味觉、嗅觉方面灵敏度高于常人; 海伦、史铁生身残志坚 扬长避短 个别差异性 个体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群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男女之间的差别 因材施教 整体性 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总和” 全面和谐地发展 4. 单选题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问题1选项A.服从B

6、.模仿C.从众D.顺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这种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其中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从众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例如,生活中的随大流。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题干中,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会参与其中,属于从众的表现。因此,题干选C。5. 单选题图1中,学校的做法()。问题1选项A.合法、有科于家长

7、督促孩于学习B.合法,学校有接受助学贷款的权利C.不合法、学校不得收取任何保证金D.不合法,学校不能只收差生的保证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漫画中学校让差生交2000元保证金属于违规收费。D选项,不能只收差生的保证金,说法片面,学校不得向受教育者违规收费。故选C。6. 案例题一(2)班的学生经常向刘老师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当她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时,有的学生便会问:“老师

8、,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刘老师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回答。但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让她难以应对了。比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跟爸爸姓,有的小朋友跟妈妈姓?”“我能成为齐天大圣吗?”“你喜欢熊大还是熊二?”等等。问题:(1)分析材料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行为表现。(10分)(2)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稀奇古怪”的提问。(10分)【答案】(1)材料中,学生经常向老师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体现出了低年级的同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材料中,低年级学生在提问的时候,可能会问“老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跟爸爸姓,有的小朋友跟妈妈姓?”“我能成为齐天大圣吗?”“你喜欢熊大

9、还是熊二?”等一系列问题,体现出低年级的同学注意力容易分散。也体现了学生注意力分散,导致的思维跳跃。低年级的同学对于问题的思考逻辑性偏弱。材料中,低年级学生在问问题的时候,缺乏系统性,按照问题的逻辑性来思考问题,如“老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跟爸爸姓,有的小朋友跟妈妈姓?”。材料中,学生提出“我能成为齐天大圣吗?”“你喜欢熊大还是熊二?”等问题体现出了低年级的同学爱幻想。材料中,低年级的孩子,遇到问题就会直接问出来,而没有能力通过探索知识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低年级的同学缺乏探究意识。(2)面对学生“稀奇古怪”的提问,老师应做到: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思维特点;充分发挥

10、教育机智,因势利导,巧妙化解。遵循冷处理原则,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正确看待学生提问。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总之,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以开放的、优化的知识结构,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握知识更新的脉搏,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7. 问答题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答案】(1)自身的成败经验。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自身的成败经验。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

11、替代经验。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在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3)言语信息。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4)情绪唤醒。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高水平的情绪唤醒会使成绩降低从而影响自我效能。8. 单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是( )。问题1选项A.合作机制B.监督机制C.协调机制D.考核机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八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的

12、职能部门应当明确相关内设机构或者专门人员,负责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故选C。9. 单选题语文课上,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从教师观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B.张老师是学生成长的研究者C.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D.张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观的内容。教师观要求老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题干中教师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讨论。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项正确。AC选项为学

13、生观,B选项说法错误,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10. 单选题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独特称谓,具有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三大特征。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问题1选项A.元杂剧、京剧都属于戏曲B.戏曲要有人物和故事情节C.它包含散曲、话剧、说书、相声等D.西厢记牡丹亭是其代表作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散曲属于元曲一种,故属于戏曲。话剧、说书、相声和戏曲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是戏曲内容。故C选项错误。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A选项说法正确。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特点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因此需要人物和故事情节,B选项说法正确。D项牡丹亭是传奇,西厢记是杂剧,但都属于戏曲,D选项说法正确。本题选择表述不正确,故选C。11. 单选题于老师在课堂上被学生的一个问题难住。课后,她遍查资料,还专门请教了专家,最终详细地回复了学生。下列选项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的是( )。问题1选项A.“言必信,行必果。”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C.“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D.“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