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设计讲座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534326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交设计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立交设计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立交设计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立交设计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立交设计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交设计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交设计讲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交设计讲座-匝道平面设计方法2011班刚立 整理立交设计讲座-匝道平面设计方法1、右转匝道曲线布置形式(1)如图1A所示,布置一个半径较大的单圆曲线,其两端应按规定配置缓和曲线(下同)。(2)如图1b所示,布置不同半径按规定组合的复曲线,以适应地形、地物限制,或减少拆 迁、少占良田。该匝道曲线半径R1R2,小圆靠近主线,对于车辆进入主线前 可能提前加速行驶不利。如能布置较长的变速车道,或城市道路主线车速不高时方可采用。(4)如图2所示,把外环匝道布置成连续三个反向曲线,其中中间一个曲线的曲率半径最 好与内环曲率半径协调布置为同心圆,使两线在一定范围内互相平行,便于设置桥梁或路基,立交设计讲座

2、-匝道平面设计方法2011班刚立 整理该类型匝道布置非常紧凑,占地较少,对于城市立交来说,以最大限度节约用地,减少拆迁 工程量。由于三个曲线的半径一般较小,当匝道车速较高时不适用。当不受条件限制,曲线 半径相当大时可以采用,如济青高速公路某处,即采用了不连续三个反向曲线的匝道。(5)如图3所示,由于某种需要,可以把匝道布置成两个曲线夹一段直线。这种布置较图 2显然会增大占地和拆迁范围,在用地紧张或拆迁过多时不宜采用。2、左转小环道曲线布置形式(1)图4a所示为单圆曲线两端配置较长的缓和曲线作为内环匝道,是城市道路立交中常采 用的一种线形。此种形式曲率变化单一,行车适顺,线形对称优美,设计施工都

3、较简便,一 般情况下常被采用。(2)如图4b所示,用双心怎复曲线两端配置较长的缓和曲线作为内环匝道,能更好地适应 地形、地物变化,减少拆迁,节约工程投资。但是,为适应汽车进出主线前可能得前加速或 未能及时减速行驶,大圆半径曲线以紧靠主线设置这宜。立交设计讲座-匝道平面设计方法2011班刚立 整理(3) 图4c、d所示的三心复曲线,两端配置必须的缓和曲线作为内环匝道是比较理想的线 形。前者多用于喇叭型立交,后者多用于苜蓿叶型立交。汽车驶离主线或交叉线进入内环时, 经过变速车道变速,车速应该达到内环曲线要求,但往往因为某种原因或驾驶员稍有不慎, 车速仍然较高。而在汽车进入环道之后,驾驶员感觉到了曲

4、线的存在,才本能地减低车速达 到符合曲线的限速。汽车在将驶出内环之前,驾驶员意识到即将进入主线高速行驶,往往会 不自觉地提前加速行驶。这一短暂而复杂的驾驶过程,几乎都出现在本来不是很长的内环中, 且驾驶员技能和心理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为安全考虑,要求内环曲线曲率大小随驾驶员心 理变化与车速高低相适应。三心复曲线包括内环两端配置的缓和曲线,可以较为理想地满足 这一要求。但是,反映三心复曲线大小圆半径变化的比值不能过大,必须符合通常的规定, 即 R1/R2.52.0o(4) 当大小圆半径变化过大时,必须在大小圆曲线半径变化处插入缓和曲线,形成通常所 见的卵形曲线。用它作为内环曲线也较理想,因而常被

5、采用。其线形与三心复曲线相似。但 是,它的计算如果没有专门的图表资料就较为烦琐,对于设计、施工都较为不便。3、半定向型曲线布置形式(1) 图5a所示的S形曲线为两个单圆曲线连续反向连接,注意反向曲线间留出足够配设缓 和曲线的长度,但不要出现断背曲线。此种S形曲线常用于喇叭型或Y形立交的外环匝道。内环配以圆形曲线或各类复曲线。(2) 图5b所示的S形曲线为一个双心复曲线或卵形曲线与一个单圆曲线反向连接组成, 同样工注意反向曲线间留出配设缓和曲线长度,但不得出现断背曲线。此种S形曲线常用于喇叭形或Y形立交的外环匝道,内环配以复曲线或卵形曲线。4、环道曲线形式立交设计讲座-匝道平面设计方法2011班

6、刚立 整理(1)图6a所示的环道,内环为封闭的单圆曲线,外环采用较大半径的单圆曲线,两端配设 缓和曲线。内、外环相切点横向间间距依环道宽度(设几条车道)而定,一般需设三条车道。(2)图6b所示为一长圆或椭圆形内环,外环按需要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单圆曲线,或双心 复曲线,或两个单圆曲线夹一直线段。直线段应设置在交织段处。内外环相切点横向间距依 环道宽度(设几条车道)而定,一般需设三条车道。5、扁苜蓿叶曲线形式立交设计讲座-匝道平面设计方法2011班刚立 整理图7所示为扁苜蓿叶形立交的部分匝道,其中内环为一单圆曲线与一回头曲线,中间夹一直 线段。直线段长度随纵坡大小及需要克服的上下线高程差而定;曲线半径大小依匝道车速要 求及整体布置而定,一般为20m左右,有的更小。外环自主线分出,经过S形反向曲线和直线段,再经过一单圆曲线与交叉线接上。其中直 线段长度和单圆曲线半径应与内环协调一致。S形曲线半径大小取决于公切线长度及整体布 置,注意反向曲线间应考虑留出设置缓和曲线所必需的长度。城市道路场地条件十分困难, 该S形曲线往往处于高架桥上,当设计车速较低可以不设超高时,可不设缓和曲线。此种 形式多用于扁苜蓿叶形立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