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5340716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方法 通过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促进了患者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关键词: 老年人,冠心病,健康教育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已经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的广泛关注。有资料表明,许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认

2、知教育问题,系统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本组共83例,男53例,女30例,年龄6079 岁,平均62岁,其中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2 健康教育前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根据患者病情了解其对疾病知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知识知道多少,最后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叙述制定宣教计划。由于每位患者的知识层次不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也有很大差异,获得知识的渠道千差万别,如果对每位患者按统一的标准教育计划进行宣教,势必会在某些患者心中产生多余或不理解的感觉,护士只有通过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纠正患者偏差,才能引起患者对宣教知识的兴趣。 3 健康

3、教育方式 根据参加人数的不同,我们目前采用了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教育方式。因本组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部分活动不便,故单人指导方式应用广泛,个别时候二者并用。 3.1 单人指导 患者住院期间由主管床位的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对视力尚好的患者,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其自己阅读,并适当提供一些有关杂志、报刊;对视力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护士可为其阅读。 3.2 集体教育 科室设置健康教育课堂,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讲课,进行冠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授课其间患者可对不明白的问题当场提问,授课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患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

4、时,在科室墙面设置老年冠心病健康教育专栏,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换新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也丰富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文化生活。 4 健康教育内容 冠心病教育与其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该病往往将伴随患者终生,客观上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治病的长期性,在心理上要具备一定的承受力,在战胜疾病之前首先要战胜自我。 4.1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 4.1.1 基础知识教育 首先对从事健康宣教的护士、营养师以及非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在此基础上向患者初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

5、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1。让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相信,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只要控制好就能够健康生活。 4.1.2 饮食治疗教育 饮食治疗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它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使病人在饮食方面能够灵活掌握各膳食和数量,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饱。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饮

6、料以免加快心率。另外要忌烟酒,原有吸烟嗜好的要彻底戒掉。对于体态肥胖的老年人,饮食控制也是饮食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因为肥胖可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并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对远期的并发症预防有重大意义,通过饮食控制使血压、体重也向标准方面发展,客观上预防和延缓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现有症状的控制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1.3 心理教育 老年人情绪急躁、容易冲动,有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以上心理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并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心理特征,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1)减轻心理压力与反应2:对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

7、老年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他们,倾听其陈述,了解他们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针对病因进行心理分析,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引导他们正视病情,帮助他们树立控制疾病发展的信心。(2)增加信任度:对于易猜疑的老年患者,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与误会,在与他们教育过程中做到自然、大方,并注意在传递感情技巧的同时给予鼓励与安慰,增加信任与安全感,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早日康复出院。 4.1.4 运动疗法教育 运动适量,循序渐进,运动疗法作为冠心病基本治疗的另一方

8、面,作用不容忽视,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使冠状动脉扩张,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3。同时,运动还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加心肺功能,这样可相对减少心脏负担,提高病人的身体综合素质。 4.1.5 药物治疗教育 药物治疗是促使本病康复的重要手段,应用何种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士首先应明确老年人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熟知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观察项目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达到合理用药,增加疗效。指导患者或家属知道所患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以及剂量不足或超量应用的危害,

9、输液过程严格控制滴速。应用口服药物时,因老年人记忆力差,听力及视力下降,要反复强调服药时间、方法、剂量。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服用地高辛,应向病人告知本病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随意增加剂量又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教会病人或家属如何测量脉搏,每次服药前脉搏不能低于60次/min,如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或原有心脏病加重,应及时就诊、及时停药。 4.1.6 介入治疗简单知识教育 介入治疗作为治疗冠心病的新手段,其投入临床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医护人员对此知识也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因此护士应简单了解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并向适当指导冠心病患者,

10、让患者知道,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还有疗效更好的治疗手段,让难治性冠心病患者看到光明,从而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4.2 出院时健康教育 4.2.1 对出院患者进行生活起居教育 具体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设置:舒适的环境使患者精神愉快,增加食欲,促进病体康复。患者出院后应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整齐,并告知环境对疾病复发的影响。(2)睡觉指导:老年冠心病夜间发作较多见,指导患者睡前可用温水洗脚以消除疲劳,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规律的睡眠,夜间突发不适,及时呼救。(3)预防便秘:老年人易发生便秘,特别是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这与患者的用药、卧位、生理、心理等因

11、素密切相关,告知患者便秘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引起患者重视,从改变饮食习惯着手,必要时备缓泻药,协助老年冠心病患者减少因便秘而增加的危险。(4)洗澡:洗澡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通过正确的教育,使患者明确洗澡是诱发冠心病的急性发病原因,尤其是老年人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洗澡,并要掌握和控制安全洗澡的时间,告知缺氧的早期症状及洗澡过程中的反应。洗澡时间不超过20 min,最好由家人陪伴,避免应急状态下洗澡。应选择换气良好的环境及淋浴,洗澡时带上急救药,如出现心慌、胸闷等立即终止洗澡,必要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4.2.2 对家属及健康照顾者的教育 本组均为老年人,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顾,所

12、以对患者家属及健康照顾者实施一定的疾病知识教育,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尤为重要。在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的同时可邀请家属参与,共同学习,教会其怎样配合医院为患者治疗,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了解运动、饮食、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学会怎样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紧急情况下的呼救方法等。 5 体会 5.1 尊重患者 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在社会及家庭所处的地位受人尊敬,且遇事主观,办事认真。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士要用亲切的称呼,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把患者当做自己的长辈、亲人,而且在护理技术操作上要熟练以此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到亲切和信任后才能接受所讲的知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3、 5.2 态度 由于年龄较高,各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尤其是听力下降,视力模糊,在进行教育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宣教,对听力下降的患者,要有耐心,讲解时声音略大一点,速度放慢一点,患者有时似懂非懂,要让患者简单地复述一遍,直到满意为止。 5.3 文化层次 由于患者文化知识层次高低不一,对所讲的知识理解能力接受不同,对文化层次高的患者,尽量使用专业性语言,护理人员自己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回答患者的一些疑难问题;对文化层次低的患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专业性语言要重点讲解。5.4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术程度不

14、同,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有差异,所以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接受相关的再教育,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加强自己的责任心。这样,健康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5.5 教育效果 通过健康教育发现,教育后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态度不良行为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变和提高,但接受程度有差异。健康教育是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要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个性化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改变了护士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模式,增强了护患间的相互信任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 冯正仪.内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7-88. 2 舒小芳,林芳宇.心血管疾病中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及护理干预.中华新医学,2004,18(5):1725. 3王亚丽.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恢复期的健康教育.实用新医学,2001,8(3):744. 4 毛倩,毕勤奋,何莉云,等.从洗澡诱发冠心病急性发病探讨健康教育方式.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