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5337860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产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要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强化跨部门协作,深化发展,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环境治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预防和减少伤害,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

2、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一、 健康中国原则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国情,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促

3、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科学发展。把握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转变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服务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质量效益提升的绿色集约式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公平公正。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二、 健康产业发展趋势新阶段新征程给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使命。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是我省着力打造的三大科创高地之一,健康产业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八大万亿产业之一,健康产业发

4、展应努力走在全国前列。(一)数字科技新技术给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健康产业领域催生出一批新业态,5G、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区块链、可穿戴技术等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加快驱动健康资源数字化、健康产业融合化、健康服务虚拟化,催生健康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创造全新健康体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将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科学技术实现相互融合,且随着健康大数据工作的开展,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场景下的应用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全基因组检测、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细胞3D打印技术等领域将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从而为满足人类生命健康需求

5、提供新手段、新途径。(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给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健康长三角,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等任务。我省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长三角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协同推进长三角健康科技创新,主动做好长三角区域健康产业推介活动,与上海、江苏、安徽形成优势资源合力,共同推动长三角健康产业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迈进,为全省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给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环境。在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全社会都在重新思考健康的价值,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认知更加深刻、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健康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激发

6、,健康类产品消费市场发展步伐将持续加快。新冠疫情限制了人们出行,加速了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健康新消费的推广普及。传统医疗服务不断向预防前移和基层下移,相关产品及服务迎来新机遇。同时,疫情也对医疗应急物资等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国内外竞争升级为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挑战健康产业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和兄弟省市纷纷加大支持力度,发展挑战日趋复杂严峻。我国有11个省份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14个省份将其作为重要产业,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湾经济圈作为健康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区,区域竞争日益升级。各省市纷纷瞄准生物医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健康医疗旅游等领域

7、,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区域间项目、产品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普遍存在。三、 健康产业发展成效健康产业是浙江省重点培育的八大万亿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我省以打造万亿级产业为目标,以创新、集聚、融合、提升为主线,以医、养、健、智为四大板块,加快提升医疗服务、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健康信息、健康旅游和文化、医疗装备和器械、药品和健康食品、体育健身等八大领域发展水平,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特色不断凸显,十三五规划的既定目标和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9年全省健康产业总产出达9315亿元,较2015年(5392亿元)增长7276%,健康产业增加值达3719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1203

8、%,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长速度。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46%增长到2019年的6%,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健康产业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7259724,细分行业中,医疗卫生服务、医药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总产出占比排名前三。各地健康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杭州、温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7个地市的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重点领域亮点纷呈健康数字化加快转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浙江省智慧健康入选全国2018年度医改十大新举措,浙一互联网医院成为全国第一个公立三甲医

9、院网上院区,全国首个集监管和服务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在浙江启用。医疗器械行业实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余杭医疗器械、宁波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台州一次性输注器具等一批特色区块。社会办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省共有社会办医疗机构179万家,占全省医疗机构总数50%以上,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1047万张,占全省床位总数近30%,形成了康宁、绿康、树兰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较有影响力的社会办医品牌。健康文化旅游特色凸显,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老年养生旅游等新业态不断发展。舟山群岛新区入选首批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省共建成2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94家浙江省中医药健康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86家省级老年养

10、生旅游示范基地。(三)科创能力显著提升健康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效实施,围绕人口健康、新药创制、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立项支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64项、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1244项。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盐酸恩沙替尼成为中国首个用于治疗ALK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国产1类新药,慢性丙肝系列新药给出了丙肝治疗的新方案,全国首台拥有探测器自主技术的16排PETCT研发成功,植入式心脏瓣膜、人工耳蜗等医疗器械前沿产品在全国率先上市。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应急科研攻关,在全国省级层面最早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全球首次

11、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空间结构和全病毒三维精细结构,3款核酸病毒检测产品获批上市。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打造,成功获批感染性疾病、儿童健康与疾病、眼部疾病等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建设良渚实验室(系统医学与精准诊治)和西湖实验室(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2家浙江省实验室,累计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14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0家和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5家。(四)平台载体扎实推进全省目前已形成杭州医药港小镇、磐安江南药镇等15个省级健康特色小镇,贡献了全省医药产业总产出的近40%,其中已验收命名3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积极培育,杭州钱塘新

12、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绍兴滨海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集聚了默沙东、赛诺菲、辉瑞等一批国际知名药企。2019年,千亿生命健康工程共实施项目266个,完成投资903亿元,对健康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起到重要作用。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全省共有健康产业上市企业50家,数量全国第一。在智慧健康、第三方诊断、基因检测、信息化服务等领域,涌现出微医集团、迪安诊断、医惠科技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11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五)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印发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浙江省健康产业人才发展规划(20172022年)浙江省生物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等规划计划,制定出台了关于

13、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社会办医、养老服务、体育健身等领域的支持政策。人才支撑不断强化,我省大力引进培育生命健康人才团队,在省级重点人才计划中单列不少于20%的名额予以定向支持,目前拥有健康领域两院院士9名。四、 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

14、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健

15、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健康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健康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五、 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和市域内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级及以上分区域统筹配置,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省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依托现

16、有机构,建设一批引领国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建设一批区域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带动医疗服务区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能力,保障贫困人口健康。到2030年,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建立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举办主体医疗卫生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基层普遍具备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能力。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