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533705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色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客观题(36分) (共15题;共36分)1. (4分) (2019六下嘉陵期中) 听下面这段材料,完成小题。 (1) 最令人赞叹的石缝中顽强的生命是( ) A . 山花B . 蒲公英C . 松柏D . 野草(2) 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 A . 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里,我们都要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B . 生命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认识自己,才能锤炼、成长和升华自己。C . 生命都会遇到暴风雨的洗礼。D . 石缝中的山花和野草也会有生

2、命的春天。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阴晦(hu) 押解(ji) 奄奄一息(yn) 风靡全球(m)B . 艄公(sho) 蜷伏(qun) 鳞次栉比(zh) 翘首远望(qio)C . 攫取(ju) 刽子手(kui) 硕果累累(li) 舐犊之情(sh)D . 躯壳(k) 诘难(ji) 气吞斗牛(du) 唯唯连声(wi)3. (2分) (2019五下嘉陵期末)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咆哮 淘气 绞尽脑汁 雪中送碳B . 朗中 船舱 姹紫嫣红 莞尔一笑C . 礼貌 羞涩 流连忘返 敛声屏气D . 允诺 防碍 废寝忘食 应接不暇4. (2

3、分) 说法错误的是( )。A . 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B .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C . 汉语中有一些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5. (2分) 选词填空( )_公共秩序、_公共安全、_公共财物、_环境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A . 注意 保护 遵守 爱护B . 注意 遵守 保护 爱护C . 保护 遵守 注意 爱护D . 遵守 注意 爱护 保护6. (2分) 下面下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 A . 她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激烈的掌声。B . 他在纸上横七竖八地写着自己的名字。C . 爸爸坐在沙发上一边品茶,一边欣赏音乐。D .

4、 莱特兄弟发现了飞机,轰动了全世界。7. (2分) 下列问句是设问句的一项是( )。 A . 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B .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C .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D . 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8. (2分) 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急忙迅速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这句话没有语病)B . 虽然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但是飞行就更安全了。(这句话的语病是没有主语)C .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这句话是设

5、问句)D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9. (2分) 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妈妈( )工作,( )参加进修学习。A . 一方面一方面B . 只有才C . 与其不如D . 如果就10. (2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 )。A . 边塞诗B . 送别诗C . 田园诗D . 闺怨诗11. (2分) 与“这支钢笔是王明的。”意思表达相同的句子是( )A . 这支钢笔是王明的?B . 这支钢笔怎么不是王明的?C . 这支钢笔谁都否认是王明的。D . 这支钢笔不可能是王明的。12. (2分) 下面每组中诗的题目、诗人、朝代搭配正确

6、的一项是( )A . 秋思 张籍 清B . 泊船瓜洲王之涣唐C . 题西林壁陆游宋D . 长相思纳兰性德清13. (2分) (2018三下盐田期末) 下列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正确的是( )A .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B . 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C .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我。14. (2分)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和“曹操不一定敢派兵出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A . 一样的B . 不一样C . 大致相同15. (6分) 读课文彩色的非洲,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句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7、又呼应了课题,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二、 主观题(34分) (共5题;共34分)16. (5分) (2018三上吉水月考) 积累古诗。 (1) 袁枚写过一首_牧童骑_,_振林樾。_,_。(2) 你还能再写两句关于儿童的古诗吗?17. (8分) 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楚国在南边,你不能往北走呀。18. (3分) 脑筋急转弯:有一天,甲发现乙有了一块新手表,就问;“这个表不错,哪儿买的?”乙回答说:“这不是买的,是奖品。”甲又问:“怎么得来的?”乙回答说:“赛跑。我们三个人赛跑。我跑第。”甲又问:“那两个人是谁?”乙回答说:“警察和一个丢表的。”

8、问:乙的手表是怎么得来的? 19. (8.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 q)其舟,曰:“是吾(w)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坠-掉,落。5于-在,到。6遽-立刻,急忙,马上。7契-用刀刻。8是-指示代词,这儿。9吾-我的。10.之-结构助词,不译。11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2其-他,代词。13者-的地方。14求-找。15之-剑,代词。16矣-了。17而-但

9、是。18若-像。19此-这样。20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 解释下划线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_(2) 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 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 (4) 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5) 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20. (10.0分) 阅读。童年的小步舞曲赵丽宏耳边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轻快活泼的旋律,又把我带回到四十多年前。那时我上的学校,是离家三里多远的上海小学。这里有绿树成荫的校园,有高大的教学楼,每间教室都是那么

10、宽敞明亮。新学校的音乐教室,在教学大楼边上在一溜造型别致的小平房里。A音乐教室里放着一架大钢琴,教音乐的是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老师的一双手像活泼的蝴蝶,在钢琴上白的和黑的键盘上飞舞,一串串清如流水般的琴音就流淌出来。老师教我唱的第一首歌是这样的:“当我们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你看着我笑哈哈,我看着你笑嘻嘻,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我跟随着老师轻快的琴音唱着,觉得和这样的老师在一起,和这样的有着钢琴的音乐教室在一起,和这样一些活泼快乐的小伙伴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最有意思的是每次上音乐课的时候,我们都在音乐教室门口排好队,然后老师

11、弹奏一支动听的乐曲,我们拍着小手,踏着整齐的脚步进教室。这在今天的孩子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在四五十年前,可以说是音乐教学上的重大改革。老师每堂课弹的曲子不一样,但是有一首曲子是老师常弹的,我也最爱听这支乐曲。每当老师弹起这首曲子时,我会觉得连教室旁边的那一片片沙沙的白杨树叶,也唱得分外好听。音乐伴和着校园里春天的泥和鲜花的香味,真让我陶醉。仿佛老师不仅仅是用双手在弹,而是用整个身心在吟唱着这支乐曲B于是,我的小手会拍得分外起劲,脚步也踩得分外欢快而有节奏。很多年以后,当我自己进了师范学校才知道,老师常弹奏的这支曲子,是巴赫的小步舞曲。直到今天,只要听到这支熟悉的小步舞曲,我的灵魂就会出窍,我仿佛

12、穿越时空,又回到上海小学的那间音乐教室前,拍着小手向前走着(1) 请简要概括,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的一件什么事?(2) 画线A句有两个带“像”字的语句,都是比喻吗?如果是,请再谈谈比喻的表达作用。(3) 画线B句中两个“分外”如删除后,句意有区别吗?(4) “直到今天,只要听到这支熟悉的小步舞曲,我的灵魂就会出窍,我仿佛穿越时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呢?(5) 阅读本文后,你感受到音乐老师是个什么形象呢?(6) 在你的童年中,哪首歌谣印象深刻呢?请写出两句来并略做赏析。三、 说写表达(30分) (共1题;共30分)21. (30分) (2017上海模拟) 题目:我的 梦提示:补充题目,如功夫、大学、蓝色的、傻傻的使题目完整、通顺。重点突出,内容具体,500字左右。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客观题(36分) (共15题;共36分)1-1、1-2、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主观题(34分) (共5题;共34分)16-1、16-2、17-1、18-1、19-1、19-2、19-3、19-4、19-5、20-1、20-2、20-3、20-4、20-5、20-6、三、 说写表达(30分) (共1题;共30分)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