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广播稿_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533661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广播稿_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阳节广播稿_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阳节广播稿_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阳节广播稿_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阳节广播稿_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阳节广播稿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广播稿_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阳节广播稿篇一:广播稿重阳节 马庙小学广播稿重阳节 第周 星期年 月 日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播音员: 我是播音员: 额, 你会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吗? 当然会背了。那你背给大家听听。 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Hi,你真行!那你说说九月九日是个什么节日?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节日。 为什么呢? 因为呀,在汉代以前就有了这个节日呢。 那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因此古人在重阳节这天第一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第二

2、赏菊花并饮菊花酒,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第三遍插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看来,你知道的还真多呢? 哪里,我还知道在1989年,我国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那么今年的重阳节(老人节)又在哪一天呢? 在10月2日嘛。其实我国把这古老的传统又成为老人节的目的就是想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固有的“尊老、爱老和养老”这三个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美德中的“敬老尊贤”的具体比和现代比。每到这个佳节,.上就洋溢着一种尊老、敬老和爱老的气氛。 在这个老人节,我们应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 很简单:孝顺。现在,我们家里就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应该尊老敬老,听长

3、辈的话。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文明.,我们更应该孝敬,听从长辈, 在这一天,我们要做到尊老、爱老、敬老、助老。带老人们去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还可以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散散心;我们也可以去敬老院帮助老人做事? 同学们,希望我们在10月2日,重阳节这天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到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行列中去,把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吧!篇二:重阳节广播稿 1.开场 (开场曲星星小夜曲) A:一杯清茶一张藤椅,静静聆听用心灵触摸蓝天 B:一把吉他一个梦想,坚定信念,让未来铺满晴朗的颜色 A:一段音乐一份感动,陪您一起共享午后的青

4、春年华。159中的共青团之声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我们将陪伴大家在音乐和美文中度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午后时光。我是今日主播王雪菲 B:我是黄健庭。 2.重阳节 A:十月,有金秋的凉爽、十月,有累累的硕果 B:十月,同样有个传统的节日重阳节 A: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是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B: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

5、起登高“避灾”。 A: 下面有请王春丽同学为我们带来重阳节小故事 B: 感谢春丽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故事,下面有请李尚为大家朗诵* A: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B:其次,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A:在此,我们呼吁全体师生尊老爱老,在这个重阳佳节为家里的老人长辈送上一份祝福,发扬传

6、统。 3.音乐鉴赏 B:节目的最后我们为大家带来一首updown funk,希望这首歌能使同学们心情愉快,有个美好的下午。 5.结束 3分15秒进入 A:随着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的节目也接近尾声了。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能有更多的同学了解重阳节,加入到孝老爱亲的队伍中来,让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B:在下期的节目中我们会为大家带来更多音乐和资讯,也欢迎大家向我们推荐自己所喜欢的轻音乐,我们将会纳入栏目内容与大家一同分享。 A:当然如果同学老师们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前来交流。以上内容均可书写成书信形式放在二层团委办公室门外的共青团信箱当中。 B: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祝愿老师

7、同学在下午的工作学习当中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 A+B:我们下期再见篇三:重阳节的广播稿 2021年重阳节广播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

8、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

9、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恩格斯的父亲死后留下大笔遗产,可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放弃继承权,为了不使身患重病的母亲因兄弟间的纠纷加重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他说:“我还会有成百上千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毛.回故乡时,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他敬酒,白发禹珠老人说:“.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小朋友,要记牢,敬重长辈很重要。晚上睡前要问安,早上见了要问早。 进出家门要招呼,礼貌用语不可少。天天做到不能忘,长辈见了哈哈笑。 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

10、小孩,同时也要像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也规定:我们要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 重阳节广播稿 重阳节广播稿 广播稿:说说重阳节 甲:xx小学xx小广播。 乙:xx小学xx小广播。 合:现在开始播音。 甲:我是主持人邹*; 乙:我是主持人杨*。 甲:今天的节目有新闻串串烧、音乐新视听。 乙:首先让我们进入新闻串串烧环节,再过几天,就是农历9月9日重阳节了,今天让我们来说一说重阳节的话题。 甲: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乙: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11、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甲:重阳节有很多习俗,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乙:和登高相联系的还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甲:重阳日,历来还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乙:除了赏菊花外,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甲:重阳节还有佩

12、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乙:在我国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乙:在山东。重阳节的时候,有吃辣萝卜汤的习俗,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甲:在安徽的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乙:在福建的长汀县,重阳节的时候,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甲:在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 乙:在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

13、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甲:在江西的德兴县,要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才可以割晚稻。 乙:在河南开封,每到重阳节,就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香。”开封菊会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开封大地,深深植根于开封人民心中。 甲: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乙:2021年5月20日,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重阳节的话题就说到这里,祝爷爷奶奶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乙:最后进入音乐新视听,让我们欣赏一段音乐吧! 甲:xx广播站今天的播音到此结束,下周三再见! 合

14、:拜拜! 重阳节的广播稿 开始曲: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一分钟左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儿子要在这一天为老人置办过冬的棉衣,换上松软的被子。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他寄托了儿女对父母、青年人对老年人的深深热爱与敬重。接下来,请听小故事郭爱香孝敬老人。 背景音乐: 郭爱香是河南郑州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她九岁那年,郭爱香的父母双双因公致残,丧失了劳动和行走的能力。 每天早晨,郭爱香很早就起床,先做饭,然后推来轮椅,照顾父母和姥姥起床,再倒好洗脸水,服侍他们洗脸吃饭后,她才匆匆吃完饭去上学。晚上,她先照顾他们吃饭,等给他们洗完后,自己洗完碗筷,收拾好了家务才开始做作业。到星期天,郭爱香就给全家人洗衣服,为了他们生活得愉快,国爱香起早贪黑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挤出时间陪父母和姥姥说说话,给他们读报纸。 郭爱香非常懂事,她生活很简朴,父母给她的零用钱,她都攒起来给老人买水果吃。有一次,父亲病了,国爱香推着轮椅把他送到医院,并日夜陪伴着他,直到父亲的病好了,她才回到学校学习。 繁重的家务活并没有把国爱香吓倒,相反,她把自己家里的不幸化为前进的动力,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在年级组里名列前茅。艰苦的生活反而给了她乐观向上的开朗性格,使这个家庭充满了欢笑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