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336338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造卫星宇宙速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物理年 级教学形式教 师 单 位课题名称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水平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合理诱导,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促动学生探究,获得新知。即使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储备不足,猜想可能缺乏科学性,表达也许欠妥。但只要始终参与到学习情境中

2、,五官体验激活思维,大胆猜想,敢于表达,就都能获得发展和提升。 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水平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原理; 2、通过阅读、合理诱导与精心研究使学生掌握三个宇宙速度,学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求解公式; 3、通过公式分析、练习反馈使学生掌握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求解相关卫星运动的基本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和第一宇宙速度公式推导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分析、归纳的思维过程; 2、教育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对

3、学生实行物理研究方法的培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和谐、流畅、民主、愉悦的学习情境,在满怀热望的探究中持续获得美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悦。 2、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体现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激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多媒体演示“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运行、返回”视频剪辑。(播放同时可向学生介绍、讲解相关宇宙飞船发射、运行、返回等过程中的一些知识。) 2、教师导入:(将音量调小,与课件播放同步) 自古以来飞天一直是全人类的梦想,人类也为此做出了不懈的追求和巨大的牺牲。我国古代的万户就是其中一个,他以前将

4、自己用47枚火箭捆绑,尝试飞天,不幸点火后火箭爆炸,万户为此牺牲了。不过,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阻止人类实行太空探索的活动。终于,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57年10月4日从前苏联升空,中国也于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特别是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第一次实现载入航天,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绕地飞行14圈,顺利返回,圆了中国人盼望已久的飞天之梦。2005年10月12日,我国 “神舟六号”又将两名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绕地飞行近五天五夜成功返回,实现了新的突破。所有这些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适时设疑:那么人类是怎样把物体发射出去,送入太空的呢?(让学生开始思

5、考及交流) 4、出示课题: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教师设问,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活动中。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一)诱导观察: 1、课件动画展示:在某一平台上先后以不同水平速度抛出小球。 2、教师设疑:观察和比较这四条轨迹,你能发现什么? 3、师生小结:得出两个结论,并在课件上出示:物体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均落回地面。物体的初速度越大,飞得越远。(二)放飞思维,大胆猜想: 1、教师设疑:从刚才的四条轨迹图中,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2、课件展示牛顿设想,并用动画动态演示: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抛出物体的初速度充足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运转。 3、教师追问:牛顿的设想可能吗?(引导

6、学生进一步思维) 4、师生小结:牛顿设想的运动是完全可能的。当物体的初速度充足大时,物体将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出示标题一: 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三、精心研究,合理推导: 1、设疑:要有充足大的速度,才能使抛出的物体成为人造卫星,那么这个速度多大呢?出示标题二:宇宙速度(导向第二个研究内容。) 2、课件出示探究内容和已知条件: 已知地球和人造卫星质量分别为M 和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求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v 。3、设疑: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教师强调学生不急于解题,先看清已知条件,找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得

7、出:应该用人造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来求解。) 4、推导卫星运行速度公式: 根据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并自己独立求出卫星运行速度(请两名学生上黑板推导。教师在学生中观察指导答疑,并就黑板上学生的推导过程引导全班同学实行评价,之后课件再现推导过程,协助全体学生达标。)公式拓展(学生自我推导,课件再现推导过程) v=r =r v 角速度= 3 r GM =Tp2 T=w 2 卫星运行周期 T=2GMr3 5引导学生对公式实行分析: 设疑: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大小、周期与什么因素相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并

8、在课件上出示: 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大小、周期均与轨道半径r相关。人造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越小,周期T越大。 师生共同合作,借助课件,代入数据,得出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并简要说明其意义。(v1=7.9km/s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 设疑: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和送入高轨道哪一个更容易?为什么? 所需要的发射速度,哪一个更大?为什么? 在低轨道和高轨道运行的两颗地球卫星哪一个运行速度大? 引导学生从做功的角度,结合卫星的运行速度公式,思考分析: 当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时,卫星绕地球的运行速

9、度越小,送入轨道需要消耗的能量越多,卫星发射时越难,发射速度必须越大,由此我们能够得出要将人造卫星送入轨道发射速度必须大于多少? 学生分析得出v7.9km/s 6、阅读了解,独立思考: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的三种可能。并由教师引导得出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1)、课件展示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值及含义。 r GM v mv r GMm 2 2 4 (2)、课件动态展示在第一宇宙速度及在此基础上卫星发射速度持续增大的过程中,运动轨迹由围绕地球运动的圆周椭圆偏心率逐渐变小的椭圆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太阳运动飞出太阳系的变化过程。 四、联系实际,促动迁移: 1、释疑(前后呼应):

10、从牛顿提出设想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历时近三百年,这是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当时技术落后,不能达到。教师肯定学生回答的准确性。) 2、世界航天史和中国航天史(课件动态展示):先实行手动播放(按钮在日历两侧),播放完一遍后,再将动画设定为自动播放。播放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注意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一些巨大成绩,同时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当前我国与传统航天大国美国、俄罗斯之间仍存有较大的差别,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 五、练习反馈,拓展延伸: 题1“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

11、4圈后,于10月16日六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根据以上消息,近似地把飞船从发射到降落的全部运动看作绕地球的匀速圆周运动,试估算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时距地面的高度(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6.01024 kg,地球的半径 R =6.4103 km)。 1、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周期T的大小并推导出高度与地球质量、半径、周期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公式,代入相关数据实行计算得到结果。 2、教师检查,然后师生共同评价、指出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准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题2利用所学知识,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另一表达式v1=gR。 请两名学生上黑板推导。教师在学生中观察指导答疑,并就黑板上学生的推导过程

12、引导全班同学实行评价,之后课件再现推导过程,协助全体学生达标。板书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二)宇宙速度 5 1、人造卫星的绕行速度 补充:人造卫星的角速度 = 3 rGM 卫星运行的周期 T=2GM r3 2、三个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v1=7.9km/s 第二宇宙速度: v2=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v3 =16.7km/s作业或预习1阅读了解书上P110的阅读材料“黑洞” 2 P110 111 NO 2、6、7 自我评价即时的实行自我评价使我找出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动了自我教育观点、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增强了自我发展意识,促动了科研意识和水平的提升。成就了学生和我的共同发展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