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33255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伯牙与钟子期都是传说中春秋时人,前者善弹琴,后者

2、善知音。二、 基础知识1、 生字难字(略)2、 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峨峨:高耸的样子。洋洋:宽广的样子。阴:山北水南为阴。卒:通“猝”,突然。所念:心中所想到的。霖雨:连绵大雨。趣:意旨。逃声:隐匿自己的声音。逃,隐藏。得:领会,体会。善:擅长。善:好。鼓:弹奏。援:拿,拿过来。辄:总是。三、 结构文章前半部分讲的是高山流水的故事,由“高山”与“流水”两次演奏概括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然后再详述伯牙游泰山遇暴雨一事,引出伯牙视钟子期为知音的感叹。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人才鼎盛,这些人恃才傲物,都希望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被某个君主所理解,一展胸中所学,但能达到这一目标的人毕竟是少

3、数,更多的人则是一生怀才不遇或隐或退甚至终老山林。所以这一则关于知音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其背后的原因便是人生遇合的美妙与人生不遇的缺憾。四、 写作手法 略五、 习题练习1.原文填空;(1)“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文中最能体现钟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的句子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2)足见二人之默契的两个情节是:(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3)伯牙发出由衷的感叹的句子是:“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2.文章开篇即交代

4、“伯牙善鼓琴”,文章是如何表现伯牙“善鼓琴”的?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最初伯牙的琴声似连绵大雨,后来又似山崩地裂之声,可见他的琴声可以准确的表达内心所想,弹琴技艺高超。3.从此文中可见伯牙与钟子期各是怎样的人?伯牙:善弹琴,琴艺高超;内心宽广博大,有高尚的情操。子期:善听音律,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艺术修养。4.本文是如何表现钟子期善听的?无论伯牙弹奏什么曲调,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伯牙的心意,说明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艺术修养。5.后人根据本文的故整形,为纪念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名为“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已经成为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多用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来比喻乐曲高雅精妙。6.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真正的知音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更是志同道合之人。7.谈谈你对本文思想内涵的理解。本文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