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5332283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摘要: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是在经济危机与政府财务危机的情况下,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新概念。而之前的公共管理是通过政府的力量聚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一旦政府疲于应对公共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就会给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因素,公共管理企业化是运用一系列定性定量的管理企业的方法来管理政府的公共事务,所以这篇文章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适用性问题。关键词: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适用性一、 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 1、公共管理中企业化提出的背景在1929年至1933年,西方经济出现经济大萧条,大批工人失业,大量资源闲置,西方各国开始采用凯恩斯的经济

2、主张,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但是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问题,政府机制同样会带来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经济之上支配经济,导致政府干预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企业化理论被提出,这个理论来自于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结合。2、 什么是公共管理中企业化公共管理中企业化包括的两个方面:一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提出来的,这个理论主要是在讲以经济人的角度,人都是自私的,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个现象在公共管理中也适用。二是新公共管理理论。这个理论的观点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管理中来,即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

3、式,新公共管理主要强调不由政府过多干预,而是由市场经济提供服务。公共管理中企业化是指以企业的经营模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提升政府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使政府工作更加具有合理化。虽然公共管理中运用企业化经营模式进行管理,但是企业和公共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机构,所以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讨论。二、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的成就与问题1、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的成就从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这一举措来看,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使人们对于政府的职能有了新的认识,更加注重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维持社会公平,在公共管理中运用企业管理的方法,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这个理论为政府

4、在公共管理部分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政府不再干预细小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将关公管理企业化,打破政府在部分公共事物中的垄断地位,第三方机构的加入加强了对公共管理的竞争,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加有利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加少了政府不必要的财务开支,有利于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更加有利于社会公平,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危机的难题,有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公共管理更加公平有效。2、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要注意的问题政府要履行的职能毕竟和企业不是完全一样的,政府是一个服务性机构,而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的组织,所以不能将所有企业管理运用照搬到政府公共管理中去,这样不仅没有解决政府在公共管

5、理中的问题,反而将政府的只能混淆了。对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是使市场机制参与到了公共管理中,但是市场不是万能了,市场也存在缺陷也会失灵。不是将所有的公共管理都扔回市场不进行管理,是要将市场机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中解决问题。三、西方各国的公共管理企业化美国公共管理企业化做法的典型案例是里根政府的“新联邦主义” 。美国在公共服务部分引进第三方提供服务,许多公共管理企业化,这样节省了美国政府的公共费用的开支,同时也保证了政府工作的效率。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医疗和高等教育,这是美国两大成功的公共管理企业化的案例。欧洲公共管理企业化做法典型案例是英国撒切尔政府的“撒切尔之路”。最

6、主要的就是社会福利政策从普遍性向选择性过度,这体现了公共管理企业化。欧洲公共管理企业化做法延用了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工资制、业绩奖励的方法,提高了政府对于公共服务部分工作的效率。四、我国的公共管理企业化1、我国公共管理企业化的必要性公共管理企业化是当代局势下解决政府危机的必然举措,中国进行公共管理企业化的背景主要是:中国经济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的政府面对的是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有来自科技技术的挑战;中国政府也会面临政府机构冗长、财务紧张、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进行公共管理企业化是势在必行的举措。在世界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加剧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竞争更显得激烈,我国进行的公共管

7、理企业化变革,不仅可以解决政府危机,也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只有不断地改变才能适合社会的发展,才能变得更加强大,西方国家在公共管理企业化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可以吸取其精华,完善我们在改革中的不足。2、我国公共管理企业化按照公共管理企业化的观点,政府合理整合一些重复机构、闲散机构,将那些不涉及危害性的公共事业交由第三方提供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而且使公共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引入企业中科学的管理办法,如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工资制、业绩奖励的方法,可以对政府工作人员起到监督的作用,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避免人员的浪费,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公共管理企业化也可以说

8、是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公共服务中,市场的竞争有利也有弊,需要谨慎的实行。但是竞争机制确实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更满足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工作负担。例如可以将水、电、气、交通等一部分公共服务交由市场机制,只对其经行宏观上的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容易产生公平的环境,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分工不断扩大,也许原来稀有的物品到现在只是一件寻常物品,所以原来一些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现在也出现了可以替代的服务,打破垄断形成市场竞争,也提升了公共管理服务的效率。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着我国公共管理企业化的可行性。我国有属于自己的社会制度,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有属于自己的风俗

9、习惯,所以在实行公共管理企业化时要结合各地方的特点,不是盲目照搬。公共管理企业化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否则就会造成政治改革的混乱。强有力的政治是实行公共管理企业化的基础,因为这个举措关乎到各方面的利益,没有协调好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公共管理企业化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新观点,我国从未运用过,可以先小范围的试用调整,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公共管理企业化的重点是提高政府活动的效率,所以要保留适合的方法,除去不适合的方法,使公共管理企业化更符合中国国情。五、 总结公共管理中企业化经营模式是在经济危机与政府财务危机的情况下,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新概念。而之前的公共管理是通过政府的力量聚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公共服

10、务的质量,一旦政府疲于应对公共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就会给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因素。公共管理企业化是运用一系列定性定量的管理企业的方法来管理政府的公共事务,公共管理企业化确实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解决政府危机的有效举措,但是不论是什么方式都要在适合自身国情的条件下实行,不是简单的复制,只有适合国情,这个举措才能在这个国家中存在下去。参考文献:1、冯铮铮;商业思维与大学逻辑由大学的逻辑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2、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梁华;哲学视野下中国公共行政的理性思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与调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邓增强;服务型政府与“为人民服务”的内在统一性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