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531582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结(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一节 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健康概念的演变:不生病身体,心情,精神方面良好基本人权。健康的特性:整体性,动态性,客观性,主观性,调试性。一 健康的概念二 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发育正常,没有身体缺点, 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三 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机体自身因素,生活方式,卫生保健设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教育活动;健康教育需要社会行动和行政干预;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首先了解健康的决定因素。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和意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学前儿童健康认识,改善学前儿

2、童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学前儿童的系统的的教育活动。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建立 完善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体系的需要。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一 传授健康的基本知识:健康知识的传授,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使儿童确立健康信念于行为的基础。二 树立健康态度和信念:学前儿童对健康问题的正确态度是促进知识转化成行为和习 惯的动力。健康行为的概念:定义;特征;健康促进行为与健康危害行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行为改变:二者的关系;行为改变主要原因

3、。三 培养健康行为和习惯第四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具有复杂性,群体性,长期性。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渗透融合性;生活性;循序渐 进性;家庭与社会,托幼机构教育相结合;多种方法相 配合。第二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一 制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儿童需要及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 需要;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健康教 育价值观;教育实施机构的师资和教育条件。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身心和谐发展;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行成。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分类目标:健康领域包括身

4、体,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内容, 根据不同内容性质和特点,分类目标从多方面考虑。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以小,中,大各年龄斑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 征为依据而确定的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一 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要求: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与学前儿童生活经验相 关联;与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适当考虑社会因素;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人体认识和保护知识教育;体育锻炼与健康(舞蹈与体 操,体育游戏,“三浴”锻炼,其他体育活动);个人卫 生和生活习惯教育;环境教育;营养教育;疾病与意外 伤害的预防教育;心理健康与社会适

5、应教育;性教育。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一 生活化: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以用来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日 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也可以是健康教育活动得以延伸,有利于巩固儿童的 健康行为。二 游戏化:游戏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对学前儿童进 行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三 综合化:包括教育方式的综合和教育资源的综合。四 可操作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不仅注重形成学前儿童良好的认知和态度,而且注重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全班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信息,保证健康教育条理性和连贯性,有利于学前

6、儿童组织性纪律性的培养。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小组活动:按兴趣,需要分组;按能力分组。个别活动:鼓励学前儿童自己寻找和获取知识,也重视教师与少数或者个别学前儿童一起活动,讨论,并对学前儿童进行帮助和指导。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途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来进行;专门 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施托幼园所健康教育的重要 途径;结合其他领域教育活动实施健康教育;学前 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应争取家庭配合和社会的支持。组织的基本方法:动作与行为练习;讲解示范;情境表演,讨论评议;感知体验;电教手段的利用。应注意的问题:教育内容;学前儿童的

7、年龄;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本园本地的环境和物质设备。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一 什么是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或称为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是根 据上一层次教育目标,所教儿童的水平和教育条件,确 定活动目标和选择,床边,安排教育内容的过程,是计 划如何使教育内容各要素达到理想状态,使其相互作用 达到适宜程度,以求理想的发展效益的过程,是师童共 同参与协同一致,创建性构建教育内容的过程,是儿童 在教师引导下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是教师发挥 和发展教育能力的过程。活动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力求全面,既考虑全体又考虑个别儿童;力求形式多

8、样,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相结合。主动性原则:学习前要引起儿童学习的动机;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鼓励儿童大胆尝试;多给发展较差的儿童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整合性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形式;教育过程。内容编排的合理性原则地方性和季节性原则:突出地方特点,注重季节特征;强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确定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选择适当的活 动形式和活动方法;做好教育活动准备;精心 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开始部分:直接导 入;经验导入;激趣导入;直观导入;旧知导 入。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复述式;游戏式; 小结式;提问式。);注重活动延伸的

9、设计。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 心理健康的概念:一种良好的状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二 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二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与行为协 调适度;性格特征良好;人际交往和谐。三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外部压力;内部压力;自我强度。四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关注心理健康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心理 健康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一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高学前儿童对心理卫

10、生的粗浅认识,改善他们对 待个人和群体心理卫生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各种有 益于个人和社会和民族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以达到 提高学前儿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教会学前儿童正确表达情绪情感的方法:调整认识;合理疏泄;教给对策;培养积极的情绪。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感知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分享与合作;乐于助人;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日常生活;良好卫生习惯。二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的性教育:性认同和性角色;性知识的传播;性活动的处理。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及早发现学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进行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1、一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正式的途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专家的心 理咨询;一般的行为指导);非正式的途径。二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榜样示范;情景演示;行为练习;讲解说理; 讨论评议。第四节 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的矫治方法一 行为治疗:亦称行为矫正,是应用学习原理以改变或消除不良行为或症状,并交易 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二 游戏治疗: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自然的发泄其内在的心理冲 突以及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情绪。三 家庭治疗:主要观点是,如果把家庭看做是一个系统,儿童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第五节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行为问题的预防和教育一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特点:学前期各种的生理的,病理的因素以及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