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525594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丙级资质办事指南设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0号)受理范围适用于辖区内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丙级资质的机构。缴交资料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表;2、法人资格证明或者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3、注册资金和固定资产的验资证明;4、工作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合同;5、专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负责人、质量控制负责人的名单及其培训合格证书、技术职称证书、工作经历证明;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文件;7、拟开展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及资质等级;8、在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范围内,能够证明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文件、资料

2、;9、县级安监部门审核意见;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许可条件安监部门对服务机构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查、技术评审,作出认可决定的。法定时限自收到审核意见及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作出认可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资质证书。承诺时限自收到审核意见及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作出认可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颁发资质证书。收费不收费。办理地点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珠海市香洲区红山路230号)联系电话2538366投诉电话12345办事流程市行政服务中心安监

3、窗口接收资料市局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科室审核局领导审定颁发资质证书附件: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丙级资质认可条件(试行) 3、实验室检验及现场检测设备目录(丙级)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许可政策正在调整,修订办法尚未出台,暂停受理此项业务。附件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申请单位: (公章)法定代表人: 填表日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填 写 说 明1.本申请表由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丙级资质的机构填写后报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填写时,文字要简练,不得涂改,空格处以“无”字填写,并用A4纸打印。3.单位名称、地址等项目要填写

4、全称,勿用简称。4.“单位性质”一栏填写国有、集体、个体、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5.“申请证书级别”一栏填“丙级”。6.呈报申请表时,须同时提交下列材料:(1)申请单位简介;(2)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4)主要技术人员名单;(5)实验室有关资料;(6)相关仪器设备清单;(7)曾经完成的相关工作总结报告等。7.本申请表一式两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地 址成立日期注册经费法定代表人职 务联系人职 务电 话传 真邮政编码申请证书级别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 (签字)年 月 日申请单位: (公章) 年

5、 月 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丙级资质认可条件(试行)一、机构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部门、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二)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200万元以上。(三)有固定的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需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其中,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档案室使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取得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二、人员要求(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二)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熟悉本专业业务,不得外聘,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6、,从事相关专业工作2年以上,并经培训合格。(三)应当具有不少于10名经培训合格的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专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构成应当满足下列条件:1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2具有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的检测人员不少于4名,且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3具有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的评价人员不少于4名,且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4职业卫生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5具有1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少于1名。6具有满足所申请业务范围(不多于2项)专

7、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每项专业不少于1名。三、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配置要求(一)具有附录1所要求的基本仪器设备,并具备所申报的检测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二)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应当满足工作的需要,且运行良好。(三)仪器设备应当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并贴有相应状态标识。无计量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应当有相应校验方法并进行定期校验。仪器设备应当有完整的操作规程。(四)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及化学试剂的配制标识与使用记录应当符合要求。(五)检测实验室应当布局合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检测仪器放置合理,便于操作。实验室应当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进入等安全措施。(六)凡是检测方法或检测

8、仪器有要求的,应当按要求对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准确的测量并记录。(七)应当为检测样品建立唯一识别系统和状态标识。应当编制有关样品采集、接收、流转、保存和安全处置的书面程序。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一)具备与申报项目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并解决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二)应当具备附录2所要求的基本检测能力,其它检测项目可根据工作需要自愿申报,所有申报的检测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当采用国家、行业或地方规定的方法或标准,采用非标方法,应当进行方法比对或验证,编写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并经技术负责人审

9、批。(四)样品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应当按照各自规定要求书写、打印、审核、签章、发送和保存。(五)独立完成盲样考核,且考核合格。(六)原始记录应当规范、清晰、完整、可溯源,并按规定的时间保存。(七)申报的每个检测项目应当完成至少1份模拟检测报告。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能力(一)评价报告的编制规范、内容全面、结论正确;评价过程管理符合要求;原始记录规范、清晰、准确、完整、可溯源,并按规定的时间保存。(二)申请的每项业务范围应当至少独立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模拟评价报告各1份。六、其他要求(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编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

10、、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二)应当有与其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措施。(三)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根据所申请的业务范围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附录1 实验室检验及现场检测设备目录(丙级)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件)一采样设备15L/min30L/min采样器621L/min 5L/min采样器6301L/min采样器64各种空气样品收集器(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等)8(每种)5压力计16温、湿度计17流量计1二现场检测设备8热球式风速仪/9辐射热计/10通风干湿球温度计/11黑球、湿球温度计1

11、12个体噪声剂量计213倍频程声级计114手传振动测定仪/15照度计/16电磁场测定仪(含高频、超高频、工频及微波等频段)/17紫外线测定仪/18烟尘浓度测试仪119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20皮托管2三实验室检测设备21分析天平(1/1000)122分析天平(1/10000)123分析天平(1/100000)124去湿机125普通冰箱226低温冰箱(-20)/27样品消化装置/28样品混匀装置/29磁力搅拌器/30超声波清洗器/31恒温水浴箱/32离心机/33高温炉/34干燥箱/35红外线干燥箱/36白金坩埚/37普通坩埚538玛瑙研钵/39生物显微镜/40相差显微镜/41分散度测定器/42酸度

12、计143分光光度计14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45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46高效液相色谱仪/47离子色谱仪/48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49气相色谱仪(FID或ECD)1说明:标“/”的设备可根据工作需要自愿配备。附录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丙级)序号检测项目条件要求一化学有害因素(一)金属类1锑及其化合物2钡及其化合物3铍及其化合物4铋及其化合物5镉及其化合物6钙及其化合物7铬及其化合物8钴及其化合物9铜及其化合物10铅及其化合物11锂及其化合物12镁及其化合物13锰及其化合物14汞及其化合物15钼及其化合物16镍及其化合物17钾及其化合物18钠及其化合物19锶及其化合物20钽及其化合物21铊及其化合物22锡及其化合物23钨及其化合物24钒及其化合物25锌及其化合物26锆及其化合物27铟及其化合物28钇及其化合物(二)非金属类29硼及其化合物30无机含碳化合物31无机含氮化合物32无机含磷化合物33砷及其化合物34氧化物35硫化物36硒及其化合物37碲及其化合物38氟及其化合物39氯及其化合物40碘及其化合物(三)有机类41烷烃类化合物42烯烃类化合物43混合烃类化合物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