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523309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是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对“读”有着经典的概括和诠释,可见诵读是提高古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读中品、读中悟。既教给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见证了

2、伯牙与子期的的情深意长,更让学生体味到了知音难觅,要珍惜友情。课上完了,对于本节课的诵读教学,有这样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诵读中有层次本课是六年级的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对它是陌生的,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读,有层次地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安排了有层次的诵读:第一读字正腔圆,读准字音;第二读注意停顿,读出韵味;第三读感悟文本,读出情感。每一读我都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易到难,一步一脚印,一步一落实。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逐渐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文言文。由能正确读文到理解文意到深刻体味到“知音”难觅,水到渠成。 二、诵读中有变化读中的变化指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自由读、个别读

3、、齐读、师生配合读、范读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节律、读出情感、读出神韵,从而使学生达到爱读的目的。三、诵读中有想象透过文字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伯牙与子期是“知音”时,先让学生想象伯牙的琴声中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有哪些美景。再出示了一些描写景物的词,如:依依杨柳、悠悠白云,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当子期,想象伯牙琴声中的景象,学用文中句式来表达。学生兴趣大增,都能仿书上句式来表达,如“依依兮若杨柳”,并能大声用文言文的语调朗诵出来。学生在想象、仿写与诵读中活跃了思维,为正确理解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的体味文言文了这种文体。 四、诵读中有拓

4、展77个字的文言文,对学生来说,要读得透彻,必须拓展。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子期去世后,伯牙的悲痛欲绝,我补充了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一首短歌,并由学生齐读,读出伯牙失去子期后悲痛欲绝的心情,进一步的帮助学生理解了伯牙“破琴绝弦”举止的内涵。通过读中的拓展,学生读得更明白,也在不断的拓展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味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古文化。 五、诵读中有积累读懂文言文、背诵文言文是对学生的基础目标进行的落实。本节课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已对内容较了解,我再引导学生进行师生分角色背,最后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诵读课文,学生已能背诵了。这样既更好地增强课文的

5、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又让学生积累了文言语言,对他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 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了伯牙与子期的情深意长,感悟到了知音难觅,体味到了文言文的美妙,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简约、简短而不简单。我也在学生的诵读中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在伯牙绝弦的课堂上体味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美妙。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一、在文言文的诵读指导中,自己还欠缺教学方法。学生可能是把古文给读正确了,读顺了,但古文的韵味还没读到位,应该在教学中慢慢渗透。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虽在注意停顿,读出韵味中指导学生初略的读了,但在后面的诵读中更多

6、的关注“重音”上,而对节奏与韵味又丢弃在了一旁。 二、教学中重视了“诵读”,但在引导学生弄懂文言词义上,忙于赶时间,就匆匆过场。学生虽做到了“书读百遍”,但是不是真正“其义自见”了?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学习指导不够到位。我虽然平时也在注重这方面的练习,但是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很多同学的观念还是没转变,认为小组合作就是“摆龙门阵”的时候,小组内只有少数同学是在认真讨论,导致后来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在课改这条道路上,我还要继续探索,希望能早点跟上“课改”的步伐。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探索,用好“诵读”这把钥匙,真正打开文言文教学的大门,让文言文教学更加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