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毕业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16650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毕业论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系 部: 机电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声 明本人所呈交的加工中心之“分配块”成型工序的编制,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著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工中心越来越普及化,涉及到机械类的各个行业。所以本文就加工分配块这个典型的零件对其进行简要的成型工序分析。从而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加工中心,特别是加工一个具体零件时的工序安排和注意事项。本文对加工中

2、心做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分配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分配块的二维图,可以更加直观的分析分配块结构工艺性。根据分配块的外型特点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其成型工序。【关键词】:加工中心,分配块,成型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cessing center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related to various types of machinery industry. In this paper, so machining on the

3、block distribution of the typical components of their brief analysis of the molding process. So that we are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achining center, especially when processing a specific part of the process and attention to the matter. In this paper, so machining center for a brief intro

4、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block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e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of two-dimensional map of the block can be more intuitiv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the piece of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block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

5、echnical requirements analysis, with a view to introducing the molding process. 【KEY WORD】: Processing Centers, Distribution Block, Forming目 录引言 1页一、加工中心的发展历史及发展方向 3页二、FANUC加工中心的介绍 6页(一)FANUC数控系统技术特征 6页(二)FANUC数控系统特点及系列 6页(三)FANUC数控系统性能比较 8页三、分配块的加工程序 10页(一)分配块零件三视及三维图 10页(二)分配块的技术要求 10页(三)分配块加工工序安排

6、 11页(四)加工中心加工分配块的工序安排 11页四、分配块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18页(一)加工误差的分析 18页(二)加工坯料及对刀点的确定 18页(三)规划加工刀具路径 18页五、判断加工出的分配块是否合格 19页六、结束语 20页附录(小结、程序) 21页参考文献 33页致谢 34页34引 言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精、高效、高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

7、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今后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试验性数控系统,到现在已走过了46年历程。数控系统由当初的电子管式起步,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分立式晶体管式小规模集成电路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式小型计算机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机式的数控系统。到80年代,总体发展趋势是:数控装置由NC向CNC发展;广泛采用32位CPU组成多微处理器系统;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缩小体积,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裁剪、扩展和功能升级,满足不同类

8、型数控机床的需要;驱动装置向交流、数字化方向发展;CNC装置向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采用新型的自动编程系统;增强通信功能;数控系统可靠性不断提高。总之,数控机床技术不断发展,功能越来越完善,使用越来越方便,可靠性越来越高,性能价格比也越来越高。到1990年,全世界数控系统专业生产厂家年产数控系统约13万台套。 在20世纪后期形成的以数控技术为中心的柔性制造技术,预期在未来仍将延续进展并成为加工技术发展的主流。它的特征可以归结为3F,3I和3S,即:3F表示柔性化(Flexibility)、联盟化(Federalization)和新颖化(Fashion);3I表示集成化(Integration)、

9、信息化(Information)和智能化(Intelligence);3S表示系统化(System)软件化(Softwar)和个性化(Speciality)。这些特征表明了将进一步深化发展适应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基于先进工艺和结构原理发展新颖装备来优化制造过程;推进机床创新设计,经济地满足用户对产品个性化的加工要求;构建灵捷的制造系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高质量产品迅速地批量上市;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在制造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作用;探求在网络化分布制造的协作联盟环境下的数控技术等。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

10、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来看,其发展分为下面几种趋势: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2.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3. 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1958年美国卡尼-特雷克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加工中心。它在数控卧式镗铣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换刀装置,从而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夹后即可进行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和攻丝等多种工序的集中加工。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加工中心得到

11、迅速发展,出现了可换主轴箱加工中心,它备有多个可以自动更换的装有刀具的多轴主轴箱,能对工件同时进行多孔加工。这种多工序集中加工的形式也扩展到了其他类型数控机床,例如车削中心,它是在数控车床上配置多个自动换刀装置,能控制三个以上的坐标,除车削外,主轴可以停转或分度,而由刀具旋转进行铣削、钻削、铰孔和攻丝等工序,适于加工复杂的旋转体零件。所以本论文就加工中心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具体的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科技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而现在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体系下,知识经济和新经济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以知识和技术作为武器,让科技更加进步,让经济增长

12、生产与自动化。一、加工中心的发展历史及发展方向图1 加工中心简图 (一)加工中心的发展历史 加工中心(英文CNC machining center):是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在中国香港,台湾及广东一代也有很多人叫它电脑锣。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经一次装夹后,数字控制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自动改变机床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及其他辅助机能,依次完成工件几个面上多工序的加工。并且有多种换刀或选刀功能,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加工中心按其加工工序分为镗铣和车削两大类,按控制轴数可分为三轴、四轴和五轴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由于工序的集中和自动换刀,减少了工件的装夹、测量和机床调整等时间,使机床的切削时间达到机床开动时间的80左右(普通机床仅为1520);同时也减少了工序之间的工件周转、搬运和存放时间,缩短了生产周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加工中心适用于零件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产品更换频繁的中小批量生产。第一台加工中心是1958年由美国卡尼-特雷克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它在数控卧式镗铣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换刀装置,从而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夹后即可进行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和攻丝等多种工序的集中加工。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加工中心得到迅速发展,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