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516246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索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老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很多老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特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觉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表现出肯定程度的放任、随意与浮躁,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必需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索。一、自主:既要凸显主体,也要体现主导 案例1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其次册0以内的退位减法老师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公园里卖气球的场面,孩子们在买气球。 师: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同学们用你喜爱的

2、方式算一算。 生:15-0+1=6; 生:1-9=1,5=;生C:因为6,所以1-9=; 生D:=5,5-5=0,10-46。 师:同学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爱哪一种方法?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师:用你们喜爱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略)。 反思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从表面上看,教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敬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敬重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由于自身学问、阅历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索、特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目前,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现象值得留意,那就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不管学生如何理解、如何想、如何表达,总是一味地确定和表扬;或者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状况

3、下,让学生“喜爱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想和谁沟通就和谁沟通”“想用什么方式学习就用什么方式学习”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却是“放羊式”的任其自流。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需正确地处理好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课堂教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老师在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时,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敬重学生的感受”,该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说要“赏识孩子

4、”,该引导的就不予以引导。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对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老师应毫不模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指引迷津。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一个“导”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偏差、走人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相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卡壳时,要“辅导”。 二、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案例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片段老师呈现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老师马上让学生分组探讨。(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起先合作学习。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

5、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晰,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反思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索的状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索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简单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探讨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只能只能是为个别优生供应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担当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纳要依据学习

6、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必需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当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当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要留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打算。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肯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索的时间,学生必需对所须要探讨的问题有初步的相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老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由小组合作中担当什么角色、须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是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当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

7、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同等的参加机会。 三、探究:该出手时才出手案例教学片段: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二册三角形的外角和 引入新课后,第一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画出两个三角形;其次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两个角,拼放在另一个角的外角上,正好重合;第三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外角,拼放在一起,三个外角组成一个周角。部分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共三条,余略)。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学生都在探究和体验,动手做数学,过程由学生完成,结论由学生得出,老师基本上没有讲授,没有进行分析和推理论证。然而数学学问单靠学生探究、体验就能获得

8、吗?这样获得的学问是真实牢靠的吗?另外,很多学生第三个结论还未得出已经下课了,过度的探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允许。 做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变更了以往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但学习方式的变更不能简洁地理解为用一种方式去代替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每节课都去亲自经验学问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既无必要,更不现实。一些名词、概念、事实等只能用陈述和讲解的方式传授,如负数的表示,在数字前面加号,告知学生就行了;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也是不好操作和体验的,这类学问必需通过老师的讲授。 适时抓住学生的发觉,主动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环

9、节。因此,在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需端正思想,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必需坚持的条件,“该出手时才出手”。详细做到:()激发探究爱好。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是否对某个问题产生爱好。这种探究爱好很难自发产生,它须要老师在课文内容与学习爱好的相关点上,细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爱好诱导学生仔细思索、乐于探究。()把握探究时机。(3)提炼探究问题。备课时,老师要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料,形成一个基本“框架”。对哪些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须要组织探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课堂上,老师必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四、整合:数学课别变了昧案例4

10、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相识人民币。初步相识人民币后,老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仿照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趣盎然地摆布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探讨,课堂气氛异样活跃 反思本节课的任务是相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留意力放在了详细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留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爱好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主动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加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看法、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相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 新课程提出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实

11、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相识,变更以往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倾向。应当确定,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活动不应当只注意外在表现方式,更多的应是注意内在品质,要依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强调数学教化生活化,不能简洁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化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好玩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喧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将使活动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实效。 现在的活动有相当部分是随意和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肯定化倾向,一味地强调活动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学问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必需要改进的。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