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516047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发展报告(三)激增的市场、多样的格局来源:CPS中安网罗超众多利好消息表明,中国智能楼宇市场容量在极速扩增,与此同时,带来一系列市场格局与市场特征的变化,可喜的是,中国力量在这个市场领域地们日益凸显,欲与外资品牌一争高下。众多利好消息表明,中国智能楼宇市场容量在极速扩增,与此同时,带来一系列市场格局与市场特征的变化,可喜的是,中国力量在这个市场领域地们日益凸显,欲与外资品牌一争高下。楼宇对讲产品回顾上期,产业发展报告强调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由概念走向实际应用,在低碳、节能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强智慧社区建设的指示下,这众多信

2、息表明,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即将壮大,乃至兴旺。与此同时,激增的市场需求带来产业中各个生产链环节竞争加剧,在良性有序的市场秩序下,中国智能楼宇将出现多样化的竞争格局,中国的民族企业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与竞争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外资品牌不再独大。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个可喜的信号,都是目前的产业现状,本期产业报告主要就中国智能楼宇的市场发展与竞争格局进行介绍与分析。建设步伐加快市场激增明显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集各种现代高科技新技术于一体的智能楼宇应运而生。1984年,发展大厦诞生标志着中国第一栋智能楼宇问世。近三十年来,中国国智能建筑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实践蓬勃发

3、展,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智能楼宇在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兴起建筑新潮流,其目标是让一栋本来死板的建筑具有一种人性化的设计。智慧楼宇在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市场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社会背景。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变革,国家垄断经营的交通邮电等行业转向自由竞争,国际贸易和市场开放,信息技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智慧楼宇的技术和设备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经济背景。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技术背景。计算机技术、安防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为智慧楼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安全是智

4、能楼宇最为重要的建设部分,中防产业在高清风暴之后极速发展,一批国字号龙头企业已经将市场拓展点关注到智能楼宇产业;自动化仪表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自动控制技术从过去分散个别的控制系统发展成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集散型系统分散控制DCS。工作和生活的客观需求。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智慧楼宇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需求,提供了更加方便、舒适、高效和节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客观而言,影响我国智能楼宇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智能楼宇产业也在同步发展。具体来说,国家对公共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调控主要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进行,政府的基

5、础设施投资规模受财政政策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建筑行业的整体市场容量。近年来我国GDP保持强劲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投入。20052012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1.07%。与此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由2005年的8.88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47.81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73%。房地产开发投资由2005年的1.59万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6.83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88%。在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智能楼宇随之高速发展,其总产值从2005年的3.46万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1.52万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47%,高于GDP增速;从财

6、政支出来看,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64亿元,增长15.1%,住房保障支出4446亿元,比上年增加625亿元,增长16.4%(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3123亿元,增长19.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020亿元,比上年增加1399亿元,增长18.4%;节能环保支出2932亿元,比上年增加291亿元,增长11%。在现阶段,“民生”和“转型”对我国而言是高度关联的两个概念。在财政部统计的民生支出中,涵盖的部分领域明显具有“调结构,促转型”的性质,如农林水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而这些既与

7、改善民生息息相关,又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该领域的财政支出规模在近年来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提高。智能楼宇行业复杂,不仅包括一砖一瓦的土建领域,还涉与安防方面的容。我们产业报告探讨的安全防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和通讯自动化系统。这些系统通过综合布线进行有机的综合,使楼宇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我们产业发展报告也以这个三个集成市场为介绍,这个集成市场占智能楼宇总投资的5%-8%,有的已高达10%。虽然影响中国楼宇对讲市场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但实际上新增建筑是智能楼宇建设最主要的推动力。据统计,全国建筑新增面积由2007年20.40亿平方米增长至2010年2

8、5.60亿平方米,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我们预计2013年新增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将分别达到31.07亿平方米。由此,20112013年全国建筑总面积将分别达到520.54亿平方米、549.79亿平方米和580.86亿平方米。建筑智能行业发展潜力很大,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其产业带动作用更是不容小觑。据统计,目前,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美国为70%,日本为60%,而中国,2006年仅为10%左右,2012年提升至33%。20062008年智能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0.08%、10.72%、14.03%。预计2013年智能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的比例将达到24.26%。按新

9、建项目智能建筑部分平均造价120元/平方米估算,2013年新增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583.06亿元、724.86亿元、904.49亿元,以2010年市场规模为基础,年复合增速为19.91%。20062008年智能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的比例中国智能楼宇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乃至出口海外的发展历程。二十多年间,建筑更智能,城市更宜居。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立足建筑、面向城市,立足国、面向国际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以来,中国智能楼宇市场增长势头明显,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产业也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趋势,如云社区、智能一体化等。业也出现了不少实

10、际运行效果良好的智能系统项目。诚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智能楼宇普与程度目前还比较低,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未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将继续推进,将大大驱动楼宇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进程。总而言之,2012年,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其总产值1.52万万亿元,而中国智能楼宇产业集成市场占总投资的5%8%也高达到961亿元,在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楼宇产业完成产值37243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率为18.5%,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市场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智能楼宇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楼宇市场,约占全球市场

11、的1/3。市场特征:多样化应用中国力量的崛起在我国新增建筑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楼宇智能化市场迅速成长,已经颇具规模,与此同时,智能楼宇的概念越发深入人心。经过多年的探索、推进,我国楼宇智能化理论、建设法规、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等方面,也随之得到较大发展。从摩天大楼到家庭住宅,从集中布局的楼房到规划分散的住宅小区,都被统称为智能楼宇。智能楼宇产业的外延在扩大,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具体体现为:集成化智能楼宇是体现高度集成性的建筑物,其系统集成主要通过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构成智能建筑的各个主要子系统具有开放式结构、协议和接口都标准化和规化。目前我国在

12、智能楼宇的集成方式主要采用以BAS为中心,通过LonWorks或BACnet等技术实现和集成模式。当前BAS的结构大多采用二级网络形式,即上层为以太网,下层采用RS485、LonWorks等速率较低的标准工控总线方式,具备集成的有利条件。此外,以BAS为中心的集成模式还可通过开发与第三方系统的网络接口(网关或网络控制器),将各种系统数据集成到网络主干上,这样BAS网关就能将SAS、FAS等第三方系统的协议转化为BAS级通信主干协议,从而实现了以BAS为中心的集成目的。各楼宇自控系统厂家基本都依照以上的集成原理进行系统集成,有的楼宇自控系统厂家还专门开发了系统集成的管理软件。此外,智能楼宇中包括

13、多个子系统,涉与实时控制和分时管理两个不同的信息处理领域。由于处理对象差异,各个子系统无论在硬件和软件结构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系统集成的实质是一种横向集成,是把各个子系统通过物理集成、网络集成、应用集成而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对于智能楼宇来说,实时数据的集成是最为重要的,也是首先实现的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实现对建筑物消防、安全防、电梯控制、灯光控制、停车等诸多子系统实时数据的集成,并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环境智慧楼宇首先确保人,财,物的高度安全以与具有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智慧楼宇提供室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风以与多媒体音像系统,装饰照明,公共环境背景

14、音乐等,可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智慧楼宇通过建筑外四通八达的,电视,计算机局域网,因特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和各种基于网络的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智慧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能力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区别智慧楼宇与传统建筑的分水岭。同样一体化集成管理的能力大小,也反映了智慧楼宇的“智商”程度。绿色节能以现代化楼宇为例,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慧楼宇应通过其“智能”,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或热量)来调节室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按事先在日历上确定的程序,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

15、环境实施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下班后自动降低室照度与温湿度控制标准,已成为智慧楼宇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调与控制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慧楼宇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该类建筑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巨大的房屋基建投资也促进了智能楼宇技术的发展,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建筑智能化技术也日趋成熟,不少研发成果接近国际水平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建筑智能化领域。从长远来看,我国智能楼宇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大浪淘沙后,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不具备核心能力的厂商将会被淘汰。高端市场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对进入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将

16、提出很高的要求。未来本土一些具备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能充分分享行业的成长,获得较快的发展。因此,中国力量在我国智能楼宇产业的崛起是其另一大市场特征。由于市场份额激增,行业竞争加剧,国际知名品牌强势进军中国智能楼宇产业,并成为最活跃的部分。比如,霍尼韦尔利用其强大的品牌优势,整合器楼宇自控、安防领域的优势资源成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重要厂商和服务商。施耐德电气在建筑方面,融合了消防、安防、自控等综合楼宇控制信息,在国智能建筑领域有很强品牌效用。美国江森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楼宇自控产品销售与服务经验,以智能楼宇集成作为重要的服务起点。思科在中国成立专门的只能建筑市场拓展部门,通过与其他智能建筑子系统厂商联合,共同进军智能建筑市场。同时还有GE、松下、日立等国际巨头也频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