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15131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 运用现代教育理 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 理论与实践。 1998 年李克东教授在给华南师大电教系研究生关于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 专题讲座中指出,应用于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1)模拟音像技术;( 2)数字音像技术;( 3)卫星广播电视技术;( 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5)人工智能技术; (6)互联网通讯技术;( 7)虚拟现实仿真技术。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我国政府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并实 施了一系列推进现代化信

2、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大项目。 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各 个领域中, 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促进教育现代化, 以培养满足社会需 求的人才。信息化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教师教学中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可以充分调动各种教学媒体的光、 音、 色等信 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 使不可见变为可见,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创新, 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眼界,引起学生对学习科学、 探索自然 奥秘的兴趣,增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积极作用。教师专业发展

3、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是相对而言的, 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 教师自身 和专业也必然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支持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合作者和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技术则成为教 师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准备的重要工具。 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这样, 在提高了教师应 用教育技术的能力的同时,促进了教师整合信息资料,优化教学方案、 教学过程的能力,有 利于工作效率和质量等综合专业素质的提升。例如: 在现阶段的实际教学中, 老师们常用的

4、一些软件有: Flash 动画制作、 PowerPoint 幻灯片制作软件、 Authorware 多媒体开发工具, 这三个软件均可以迅捷地将多种媒体整合在 一起,是课堂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有 Autodesk 公司生产的 3Dstudio 等。2、诱发教师探究动机、引导教师进入主动探究状态。 应用网络技术探究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提出问题的环节。 能够唤起教师发现问题 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为了适应探究性学习的需要,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现代教育技 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 实现现有知识的迁移, 从教学中发现与课堂学习有 关的内容进行探究。3、辅助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课程

5、改革中,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 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例如,假期是学生最为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大好时机,教 师指导学生完成某项实践性学习, 必然会遇到很多新的未知领域和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与学 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而网络技术恰好可以辅助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地利用和开发,为当今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改革的大潮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步走入了课堂, 它让学生目观其行, 耳闻其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

6、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然而,目前的小学大部分教学点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状态令人担忧,尤其是农村偏远小学。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中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和学习者都普遍存在的对信息技术片面认识由于计算机及网络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着日趋重要的角色,有的人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以为会使用计算机就掌握了信息技术,也就具有了驾驭信息的能力。其实不然,信息技术使教师这个 “角色”的职能更新更趋向多元化,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要求就更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MAI),网络教学手段、幻灯、投影、电影、

7、录音、录像等手段,使教学手段更加灵活 多样。2、教学方式创新不够教师教学方法没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环视我们周围的教师教学方式,尼葛洛庞帝(Being Digital的作者)早以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和15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在技术手段运用上也差不多停留在同样的水平。”现在教学只是将信息技术用在信息呈现方式的简单改变,而课堂教学模式不会因为信息呈现方式和传递的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 )对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作用已经提出过期望:“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

8、革。”3、ICT的使用效率低下ICT是信息、通 信和技术三个 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 logy,简称ICT)。它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 术领域。ICT的使用效率低下,还远没有被广泛地结合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更为精细和复杂的活动 之中,大多数还只是以ICT支持传统的教学活动,而学生使用ICT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比较简单的信息加工,因此只能得到类似CAI相类似的效果。4、一些学校的老师不求上进,互助协作意识不强。一些老师已经消磨了壮志,抱着混日子的态度,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而消极一旦在一个集体里传播开来,就像

9、瘟疫一样使人意志消沉。长此以往,整个集体都要倒退。有些老师 教育技术先进,但很保守,别人不容易从他那里学到点什么。 如果一个集体里的每一个成员 都勤奋上进,不懂的人想学,懂得知识和技术的人愿意教,互相帮助,协作配合,那么这个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也需要有这样的集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从软件和硬件条件上着手1、将通信光纤架设到每个小学教学点,为小学校开通网络资源;为每个小学教学点配备足够的教学应用计算机;为每个小学教学点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需要配备个人计算机的小学教师提供适当的补贴。2、基于网络的教师继续教育。基于网络的教师继续教育拥有开放的教育系统

10、、高效的人才培养、先进的教学模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终身的学习进程等特点, 这些完全符合教师的继续学习,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通过下表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学校的与网络的教师继续教育优缺点。两种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比较基于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基于In ternet的教师继续教育教育系统封闭性开放性教学效率低高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多样教育理念一次性培训终身教育现在,浙江师大已经成立网络继续教育学院,还有很多优秀的教育网站,例如:教师教育网络联盟( )、中国基础教育网(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网()3、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及校际协作。开展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合作)

11、学习可以培养众多传统课堂忽视的能力,除此之外,开展 校际协作(合作)学习具有以下优点:(1)信息量大。针对同一主题,几十所甚至几百所学校共同开展调查,他们所获取的信 息量,与以一所学校为单位所收集到的信息相比相差悬殊,同时学生教师可以体验共享大量数据和信息的经验。主题的共同性,地区的差异性,使得调查结果的差异变得明显化。结果的多样性这 一差异将诱导学生进一步地学习。(3) 协作学习使因特网上集结的学习活动结果的信息增加了现实感。即,由于知道全国 其他学校的学伴在和自己开展着同一活动,学生由此可以亲身感受到收集到信息的真正价 值。(4) 促进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及信息素养的发展。由于支撑这一协作学习

12、的环境是计算机及网络,要想完成协作学习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就能体验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及作用。(5) 体验与人协作完成工作的乐趣以及责任感、同伴意识。例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 )就是基于学校群的教师专业发展。4、利用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交流和学习环境。在国际互联网中,存在这许许多多学习、 教育资源,如果充分运用到教师专业发展上来,那将达到随时随地学习的目的。5、构建在线协作组。通过公共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免费空间,可以用于建立各种交流和协作平台与人交流。利用协作空间可以帮助教师广交朋友,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有用信息。例如比较简单的是 QQ群之类的IM软件,更为专业的有 Goo

13、gle Group,Google Sites之类的, 还有微软新推出的服务 SkyDrive。6、 利用Blog & Micro-Blogging 开展教师间的经验交流。Blog是个很大的信息平台。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基于对Blog的特点和功能的认识, 我们可以看出 Blog有利于改变教 师的知识、态度和工作方式,也有利于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组织结构和学习方式。具体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Blog具有个人知识管理的功能,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所建立的Blog在知识管理方面都表现出了强人的优势,是教师储存资料的很好选择。其次,Blog能够促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进行反思。再次,Blog强调对话与交流。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不仅可以同步进行,还可以异步进行,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体与个体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体 与群体的交流或群体与群体的交流。换句话说,既可以提供实时的交流与反馈,也可以提供非实时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