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戒尺》阮定标七年级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513349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把戒尺》阮定标七年级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那把戒尺》阮定标七年级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那把戒尺》阮定标七年级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把戒尺》阮定标七年级阅读练习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那把戒尺那把戒尺阮定标应该有二十年了,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多半备有教鞭。教鞭一般长约一米,竹条做成,上课时放在黑板的下方,发现哪个学生犯错或做了小动作,教鞭就派上用场了。而我现在仍能记起王老师,是因为他那把戒尺。王老师有所不同,他随身携带的是一块竹制的戒尺。戒尺要比教鞭宽大,上课前,放在讲义的上方压着,可以防止风吹走了讲义。等到正式上课,便置于讲台一侧,有震慑的作用。因而,总有同学引颈张望一下,看老师的戒尺有无遗落。王老师教我语文,此时我已经读到了初二。我的成绩并不好,尤其以语文最为糟糕,在我的印象中,那些汉字我早已熟识,翻来覆去地念那些课文,感觉实在无趣。恰巧那阵子我就读的学校旁新

2、开了几家电子游戏店,这让我欣喜不已,于是逃语文课成了我新的乐趣。终于有一天,我玩游戏机正酣时,一个同学来到我的身边,对着我的耳朵说:“王老师叫你回去上课。”我只好蹑着手脚和同学回到了教室,我不无担心地朝讲台上的戒尺望了一下。但一切风平浪静,王老师并没有责骂我。第二天上语文课,讲的内容是成语解释,王老师点了我的名,他问我,什么是“恍然大悟”。当王老师念出这个词时,我愣住了,因为对这个成语我很陌生。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出来,朝我点点头,示意我解释。我这才反应过来,因为那个“恍”字我一直念成“光”字,至于成语的含义,自然不得而知。男女同学都注视着我,有的还嘻嘻地笑,他们似乎比老师更了解我,我是答不

3、出来的。面对这么多人的目光,我想我总要收场的,于是咬着牙应答:“恍然大悟,就是形容早晨的雾很大。”全班哄堂大笑。王老师没有笑,他一脸严肃地来到我的面前,喝令我伸出手掌。戒尺击打在掌上的感觉,钻心的疼。第二次饱受戒尺之苦,是因为我在课堂上抖动,被王老师发现了。那是一个冬天,外面下着大雪,我上学的地方离家有十里路,雪下得很厚,我穿着雨靴来上课。雪很厚,靴帮很短,行走到雪的深处便有雪进了靴子,到了学校,雪化成了冰水,刺骨的寒冷。因此,我的抖动是不由自主的。很显然,老师的这次体罚是没有理由的,他后来也知道他自己错了,但他从没有向我道过歉。只不过,在另一个下雪的早晨,又是他的课,他带着讲义和戒尺的同时,

4、还带来一双棉鞋。他将鞋轻轻地放在我的课桌下面,然后转身回到讲台,没有言语。说实在的,那双鞋穿在我的脚上,过于肥大,但,它所传达出的温暖,却让我记住了很多年。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震慑( )糟糕( )正酣( )恍然大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意思。(2分)在我的印象中,那些汉字我早已熟识,翻来覆去地念那些课文,感觉实在无趣。 至于成语的含义,自然不得而知。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王老师两次用戒尺惩罚“我”的原因。(2分)第一次: 第二次: 4.当“我”玩游戏机正酣时,王老师让同学把“我”叫回上课,而且没有用戒尺打“我”。以你的眼光来看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3分)5.第四

5、段末“一切风平浪静,王老师并没有责骂我。”请从修辞的角度评析此句的表达效果。(3分)6.文章第七段画线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7.文章末段“说实在的,那双鞋穿在我的脚上,过于肥大,但,它所传达出的温暖,却让我记住了很多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8.如果你是当年的“我”,穿上王老师拿的棉鞋你心里会作何感想?此时此刻请让你的笔墨传达你的心声。(3分) 1sng jin y li(2分,每空0.5分)2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读课文;不得而知:“恍”字都读成“光”了,那“恍然大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没有办法知道的。(2分)3第一次因为上课因为没有回答出来“恍然大悟”的意思而受罚;

6、第二次因为在课堂上抖动而挨打,其实是王老师误会“我”了,抖动是因为冷所致。(2分)4例如,王老师把逃课的学生找回上课,他是个认真负责的老师,;王老师并不是一极端严厉的老师,他希望他的学生能坐回班级认真学习。(意对即可,3分)5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用“风平浪静”来比喻平静无事。表达了“我”虽玩游戏逃学,但并没有引来老师责罚的侥幸心理。(3分)6交代课堂上抖动的原因:雨靴帮短,进去的雪化成冰水刺骨的寒冷使“我”是不由自主的发抖,因此我”第二次挨戒尺打“是委屈的,为下文写王老师以送棉鞋的形式道歉做铺垫(或设伏笔)。(3分)7围绕“对王老师的感恩之情”。(3分) 8围绕“我穿上王老师给拿的棉鞋时的心理活动”来写即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