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须知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513279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须知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父母须知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父母须知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父母须知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父母须知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母须知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须知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须知 同伴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主要 姐姐家的孩子今年快六岁了,最近出现了一个问题,让姐姐极为苦恼。她发觉自己极少看到孩子和其它儿童玩耍,幼稚园老师也经常反应,孩子在学校没有什么玩伴,常常独自一个人坐着,极少其它儿童互动。姐姐害怕再这么发展下去,自己的孩子长大会难以融入社会。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为何孩子会出现没有玩伴的情况。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同伴对儿童的发展到底有多主要。我们全部清楚在人这一生成长的过程中,同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那些没有同伴接触的人,她们最终又全部是什么样子呢?英国比较心理学家亨利哈罗有一个著名的有关依恋理论的恒河猴隔离试验。哈罗将年幼的恒河猴分成三组,第一组的试

2、验的恒河猴被完全隔离,第二组的恒河猴只有同伴能够接触,最终一组的恒河猴只有母亲。将猴子置于这么一个环境中过了一段时间,哈罗发觉:第一组被完全隔离的猴子社交行为的发展受到极大损害;第二组只有同伴的猴子相互依附得很紧,对相互有强烈的依恋,不过碰到挫折就焦虑不安,会对群体外的组员进行攻击;第三组只有母亲的猴子出现了异常的行为模式,对外界接触物会回避或攻击。从这个试验我们能够看出,当猴子处于一个只有母亲没有同伴的状态下,很轻易出现对外界的排斥心理。人亦是如此。据调查研究发觉,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很轻易出现学校适应问题,而且易有品行不良乃至犯罪的特点。多数高攻击性的儿童往往也含有同伴交往问题。同伴关系既

3、然对孩子如此主要,什么时候开始有同伴交往呢?1. 多个月的宝宝就会开始对同伴的出现表现出关注。六个月以后的宝宝,就会对身边的婴儿发出微笑和呀呀的声音,开始含有真正的社会性质。这是她们迈向同伴交往的第一步。2. 在孩子1到岁的时候,会开始出现应答性社交行为。即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的微笑、语言或非语言的接触能够有所回应。譬如当看到其它儿童发出声音时,孩子能够做出微笑、发声等一系列应答。3. 在岁到2岁这个区间,孩子会开始出现相互模拟性行为。她们会开始用言语向玩伴描述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而且出现性别偏好,譬如男生开始只和男生玩,女生只和女生玩。4. 在2岁以后,同伴交往的行为就开始变得丰富且复杂了。

4、这个时候的孩子关键以物体玩具为中介,她们会一起对某个玩具物体感爱好,然后各玩各的。伴随年纪增加,交往目标就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合作、交流也更多。她们从这个时候开始发展起和玩伴的主体间性,即和社会性合作伙伴共享目标和目标的一个能力。5. 在4-5岁的孩子,已经会开始寻求同伴的注意和认同,而不是依附着成人。从以上的发展特点我们不难发觉,两岁以后,孩子和同伴的交流和互动就越来越多,而和成人的则越来越少。因此同伴交往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一个阶段,大部分孩子全部是渴望能够和其它孩子一起玩耍。所以,当自家的宝宝出现没有社交情况时,父母就该考虑,是否是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着部分不受欢迎的原因。什么样的原

5、因会影响到孩子的受欢迎程度呢?同伴受欢迎有很多原因,迷人的气质、好看的脸庞、优异的学业成绩全部是有利原因。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较高的社会认知技能和社交技巧。受同伴欢迎的儿童,能够以敏感、友好、合作的方法和同伴进行交流。而当她们和不熟悉的儿童进行交流时,也能够有效提议交往,对其它儿童的邀请做出主动的应答。当她们要加入不熟悉的群体活动时,会先观察,并试图了解正在进行的活动。当顺利融入后,她们能够对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儿童?1. 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在孩子的同伴交往中,能够勇敢自如地表示自己,是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的主要原因。首先

6、要建立开放、民主的家庭气氛,父母应该激励孩子多表示,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也尽可能避免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抢话。要让孩子想说敢说,以增加孩子表示的自信。2. 教给孩子和同伴交往的技能孩子因为心理年纪不成熟,往往轻易以自我为中心。这就造成孩子在和其它孩子交往时,轻易争抢玩具,或不知道分享。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教给孩子该怎样和同伴协商,和同伴交往时的礼貌用语,和见到同伴时应该怎样主动打招呼。譬如当孩子和其它儿童在争抢玩具的时候,父母能够尽可能引导孩子,让两人合理安排玩具使用时间,学会分享。3. 激励孩子独立处理同伴冲突孩子在和同伴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起部分冲突,这时父母不要出于对孩子的

7、保护心理而独自出面帮孩子处理。父母应该要让孩子直面问题,而不要拖延或回避。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激励孩子,让孩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4. 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孩子生活范围的大小关键取决于父母。在大部分孩子的世界里,生活的人除了家庭父母,就是幼稚园的老师同学。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就应该主动带着孩子认识更多的人和更外面的世界。从最简单的方法做起,父母能够带着孩子在小区的活动区玩耍,在那里能够认识到更多的儿童。当然也能够多和邻居或好友的孩子接触。总而言之,就是要扩大孩子的交际圈。法国作家维果斯基就曾说过,人生无友,恰似生命无太阳。让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够有同伴一起成长,才能使她们的生命中充满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