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12338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首页2021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参评组别:B组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教案专业分类:机加工课程名称:机械根底第四版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作者*: * 单 位: *市*学校 通讯地址: *市*号 邮政编码: * 联系: * 科 目:机械根底第四版授课班级:08级模具1班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一室课时:2课时课题: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授课方式:讲授教学内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其计算举例教学目标:能熟练进展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选用教具:三角板、圆规、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非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教学方法:演示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典型例题法第一局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2、约7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学生点名考勤,课前6S检查,总结表扬上次优秀作业学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性。二教学回忆2分钟1、什么是轮系.2、轮系有什么应用特点.3、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4、什么是定轴轮系.让学生回忆上次课的内容三复习,新课导入2分钟演示减速器、车床主轴箱、钟表机构等,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定轴轮系的应用,请问:我们生活中常见钟表里的时针走一圈,分针走了12圈,秒针走了720圈,则由时针到秒针是如何实现传动的.时针把运动传到秒针时,其转速大小有何变化.具体比值如何确定.四教学内容介绍1分钟重点: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的分析、传动比的计算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难点:非平

3、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推导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二、新课讲解约32分钟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概念2分钟教师先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演示教学中来,通过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否就是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引发学生思考。演示得出定轴轮系的概念: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指首末两轮的转速之比。二知识分解12分钟对于定轴轮系,我们不但要能求出传动比的大小,还要能确定末轮的回转方向。如车床主轴箱,我们知道了电动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主轴的转速和旋转方向从何而得.因此,我们先把定轴轮系分解为各对齿轮副,如果知道了各对齿轮副的传动比大小和回转方向,那总的传动比大小和末轮的回

4、转方向就不得而知了。1、齿轮副的作图讲解轴承与固定齿轮的作图表示法,引出内、外啮合圆柱齿轮副、圆锥齿轮副、蜗轮蜗杆副和齿轮齿条的作图。2、齿轮副的传动比和回转方向重点内容1一对圆柱齿轮: 传动比i:外啮合:i=;内啮合: i =。回转方向:a、用传动比表示:i的结果为正值,表示两轮的回转方向一样;为负值,表示回转方向相反。b、用箭头表示:用一样指向的箭头表示回转方向一样;相反指向的箭头表示回转方向相反。口诀:外改内同2一对圆锥齿轮:传动比i:i =。回转方向:只能用箭头表示,箭头应同时指向或同时背离啮合点。口诀:同时指向或背离3蜗杆蜗轮副:传动比i:i =。口诀:左旋左,右旋右回转方向:只能用

5、箭头表示,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三知识组合18分钟1、定轴轮系的作图定轴轮系是由各齿轮副连接而成的,对于它的作图,只要把各齿轮副拼连而成即可。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 分析轮系的组成:2) 分析传动路线:轮系中各对齿轮的传动比用双下角标表示,如i12=n1/n2=Z2/Z1;i 34=n3/n4=Z4/Z3;i56=n5/n6=Z6/Z5;i 78=n7/n8=Z8/Z7;i 89=n8/n9=Z9/Z8。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级齿轮副传动比的连乘积,即i总= i12i 34i56i 78i89=Z2/Z1Z4/Z3Z6/Z5Z8/Z7Z9/Z8=14 Z2 Z4 Z6 Z9Z1 Z3 Z5

6、 Z7。式中轮系的传动比等于轮系中所有从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根据上式,可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一般公式如下:i1k=1m各级齿轮副中从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各级齿轮副中主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式中m轮系中所有外啮合圆柱齿轮副的对数。3、注意:难点内容-1m表示首末两轮回转方向的异同,计算结果为+,表示末轮的回转方向与首轮一致;结果为,表示末轮的回转方向与首轮相反。此判断方法,只适用于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的轮系。对于非平行轴的定轴轮系即含有圆锥齿轮副、蜗轮蜗杆副,不能使用-1m来确定末轮的回转方向,只能用标注箭头的方法来确定。其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可写成:i总=各级齿轮副中从动齿轮

7、齿数的连乘积各级齿轮副中主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4、惰轮及其的作用重点内容教师演示含有惰轮的定轴轮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上题中的8齿轮有何特征.对计算结果有无影响.对末轮的回转方向有无影响.1惰轮的概念根据我们的观察,定轴轮系如果增加8齿轮,9齿轮的旋转方向改变了,但没有改变7齿轮与9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因此惰轮就是在两齿轮之间的齿轮,该齿轮只改变该齿轮副中从动轮的回转方向,不改变该齿轮副的传动比大小。2惰轮的作用a:在齿轮副的主、从动轮间每增加一个惰轮,从动轮的回转方向就改变一次。b:增加奇数个惰轮,主从动轮的回转方向一样;增加偶数个惰轮,主从动轮的回转方向相反。三、误区导航(约6分钟)一易混淆问

8、题一3分钟问题:在判断蜗轮蜗杆的回转方向时,注意带圆弧的箭头所代表的是旋转方向,学生弄不清箭头所指方向是指什么方向,经常说成是顺时针或逆时针; 少局部学生弄不清蜗杆、锥齿轮旋转方向。解答:教师演示含有蜗轮蜗杆的定轴轮系模型,请学生仔细观察各轮的回转方向。1、问:蜗轮蜗杆的旋转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答:不是,它们的轴线相互交织垂直。 2、问:箭头的旋转方向是指向齿轮哪一侧 答:指向齿轮的可见侧。结论:蜗轮蜗杆的旋转方向并不在同一平面内。则,我们就不能说哪一个是顺时针,哪一个是逆时针。要掌握用箭头表示旋转方向,关键在于掌握箭头是指向齿轮可见侧的旋转方向,还要注意不可见的一侧圆弧线要与该轴线断开表示。二

9、易混淆问题二3分钟问题:在将齿数代入传动比公式进展计算时,少局部学生弄不清哪一个为主动轮、哪一个为从动轮。解答:在分析传动路线时,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轮系中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以及各轮之间的作用关系,让学生判断传动中的主从关系,重点指出主动轮是带动从动轮旋转并使从动轮产生运动和动力的齿轮,并在分析传动线路时标注字母,注意主、从动轮确定,防止混淆。四、课堂举例约17分钟如以下图所示的定轴轮系,Z1=20,Z2=28,Z3=18,Z4=54,Z5=24,Z6=30,Z7=18,Z8=24,Z9=36,计算i19,并根据轮1的回转方向判定齿轮9的回转方向。解题意见:首先分析传动线路,后根据题目中齿轮副的情

10、况完成齿轮的旋转方向和主、从动轮,最后计算传动比。解:1、分析传动路线:Z2/Z1Z4/Z3Z6/Z5Z8/Z7Z9/Z8。2、解题思路:由于该轮系是平行轴定轴轮系,故旋转方向既可用符号表示,又可用箭头来表示。3、传动比的计算i19=14(Z2 Z4 Z6 Z8 Z9)/( Z1 Z3 Z5 Z7 Z8)=(2854302436)/(2018241824)=10.5;4、各轮的回转方向如图中所标。五、新课讲解综合应用课堂练习约23分钟一课堂练习以下图所示的定轴轮系,Z1=2、Z2=42、Z3=24、Z4=72、Z5=20、Z6=40。求该轮系的传动比i并判断各轮的回转方向,在图中标注出来。解题

11、意见:首先分析传动线路,后根据题目中齿轮副的情况完成齿轮的旋转方向和主、从动轮,最后计算传动比。解:1、分析传动路线:Z2/Z1Z4/Z3Z6/Z5。2、解题思路:由于该轮系是非平行轴定轴轮系,故传动比公式前的符号不能表示旋转方向,只能用箭头来表示。3、传动比的计算i=(Z2Z4Z6)/(Z1Z3Z5)=(427240)/(22420)=126;4、各轮的回转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约5分钟一归纳小结3分钟定轴轮系的传动比n1nk各级齿轮副中从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各级齿轮副中主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大小:i1k= = 转向:1、画箭头法适合任何定轴轮系;2、1m法只适合所有齿轮轴线

12、都平行的情况。二布置作业2分钟习题册P32选择题第1、2、4题,P33判断题第1、2、4题,P33选择的第1、2、3题, P34计算题第2题。第二局部:板书设计挂图:略 例题讲解:略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一、定轴轮系传动比:首末两轮的转速角速度之比。二、齿轮副的传动比及回转方向1、圆柱齿轮副内啮合:传动比:.方向:.外啮合:传动比:.方向:.圆锥齿轮副:传动比:.方向:蜗轮蜗杆副:传动比:.方向:挂图:略 课堂练习:略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三、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知识点组合、作图略1、传动比公式:i1k=1m 2、平行轴定轴轮系直接利用上式进展传动比大小的计算,结果为正表示末轮与首轮旋转方

13、向一样,为负则相反,也可在图上用标注箭头的方法表示旋转方向。3、非平行轴定轴轮系直接利用上式进展传动比大小的计算,旋转方向则在图上用标注箭头的方法表示。附教学设计过程:一、学情分析学生已在第四章齿轮传动和第五章蜗杆传动学习了一对圆柱齿轮内外啮合、一对圆锥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情况,其重点是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对两轮的旋转方向也有一定了解;对它们的简图符号表示没有提及,而定轴轮系的学习必须在能够绘制和识读传动系统简图的前提下,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才能进展计算和判定各轮的回转方向。本课程是08模具专业学生的专业根底课程,该专业的学生知识根底和理解能力不理想,学生重实际操作技能轻理论知识学习,对理论学习的兴

14、趣不够浓厚,导致理论教学存在传授难。二、教材内容的分析处理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根底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内容是前面几种机械传动的综合应用,也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传动。本次课学习的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既是前面各章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本章后续内容的根底,是培养学生推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过程。根据授课内容特点,本节课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两个:1、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等于轮系中所有各对齿轮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与轮系中所有各齿轮主动轮齿数的乘积之比。因此正确判断哪些齿轮是主动轮,哪些是从动轮是解题的关键;2、定轴轮系中包含着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等齿轮,由于一对空间齿轮为非平行定轴轮系,不能说其亮轮的旋向一样或相反,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