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资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512337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维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设备维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设备维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设备维修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设备维修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备维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备维修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1。1。1 设备维修的定义及作用设备维修是对装备或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的简称。这里所说的维护是指为保持装备或设备完好工作状 态所做的一切工作,包括清洗擦拭、润滑涂油、检查调校,以及补充能源、燃料等消耗品;修理是指恢复 装备或设备完好工作状态所做的一切工作,包括检查、判断故障,排除故障,排除故障后的测试,以及全面 翻修等。由此可见,维修是为了保持和恢复装备或设备完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维修是伴随生产工具的使用而出现的。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机器设备大规模的使用,人们对维修的 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维修已由事后排除故障发展为事前预防故障;由保障使用的辅助手段发展成为生产

2、力 和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维修已发展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改善企业投资的有效方式, 实行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有机环节,实施绿色再制造工程的重要技术措施.可以说,维修已从一门技艺发展成 为一门学科。(1) 维修是事后对故障和损坏进行修复的一项重要活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故障和损坏,维修人员在工作现场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故障和由此引发 的生产事故,尽可能不让生产停顿下来,显然这对于保持正常生产秩序、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是不可或缺的。(2) 维修是事前对故障主动预防的积极措施 随着生产流水线的出现,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一旦某一工序出现故障,迫使全线停工, 则会给生产带来

3、难以估量的损失;有的故障还会危及设备、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对影响设备 正常运转的故障,事先采取一些“防患于未然的措施,通过事先采取周期性的检查和适当的维修措施,避免 生产中的一些潜在故障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事故,则可减少意外停工损失,使生产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保障生产的稳定性,还可节约维修费用。(3) 维修是设备使用的前提和安全生产的保障 随着机器设备高技术含量的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智能系统的应用,导致设备越是现代 化,对设备维修的依赖程度就越大。离开了正确的维修,离开了高级维修技术人员的指导,设备就不能保 证正常使用并发挥其生产效能,就难以避免事故,所以维修是设

4、备使用的前提和安全生产的保障.(4) 维修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购买新设备的目的 ,是为了维持或扩大既定的生产力,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 .然而就设备的新旧而 言,新的并不意味着一定具有所要求的生产力,要达到要求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经过适当的维 修;即使新设备从一开始或短期内就能够投产,也需要进行维护保养,将设备中旋转零部件在磨合后出现 的“油泥”进行清洗,对配合间隙进行适当调整,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校验等,才能使新设备达到或者超 越既定的生产力。 使用多年的旧设备的生产力,有的并不一定比新设备的生产力差,只要通过合理的维修或翻修,使它 一如既往地或者更好地运转,其生产性能甚至超过新设

5、备.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维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维修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 维修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增强竞争力。维修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 有力手段,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维持稳定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了所投入的设备资金能够在生产中体现出效益. 在许多情况下,维修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强度甚至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精度,延长了设备的寿命,从而 增强了设备的生产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力。 维修提供的售后服务,不仅可以保证产品使用质量,维护用户利益,提高企业信誉,扩大销售市场, 还能够通过反馈信息来进一步改进产品质量,

6、增强企业竞争力。(6) 维修是企业一种有益的投资方式企业投资是指固定资产的购买与投产。投资目的是形成一定的生产力。投资条件是所投入的资本能够 在一定的周期内收回并增值.维修投资是使固定资产的生产力得以维持下去的那一部分投资。与投资购买固定资产能够形成生产力 相似,维修投资则能维持其生产力.在一定周期内,不仅可以收回维修投资成本,而且还能增值。一台设备, 可能会因为使用操作不当而很快失去生产能力,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购买;如果通过认真和恰当的维修, 能够使设备具有相当长的使用寿命,则可以延长设备的更新周期,通过维修替代了设备的投资。也就是说, 维修可以替代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更新设备这两个方面的投资。

7、传统观念把维修看成是一种资源和资金的消 耗,显然是不恰当的。(7) 维修是实行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机环节产品质量的管理,既要重视设计、制造阶段的“优生”,又要重视使用、维修阶段的“优育”,需要实 行全面质量管理。产品投人使用后,通过维修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为不断改进产品设计提供有用信息,所以 说维修是实行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机环节。(8) 维修是实施绿色再制造工程的重要技术措施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自然资源的消耗急剧加快,为了缓解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保护 环境,适应可持续发展,通过修复和改造,使废旧产品起死回生的绿色再制造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许多旧机器设备因磨损、腐蚀、疲劳、变形

8、等而失去生产能力,通过采用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等技术措施进行维修,不仅可以有效地修复和消除这些缺陷,恢复其性能,甚至可以改善技术性能,提高 其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抗疲劳、防辐射以及导电等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材料、能源和费用。所以,维修是实施绿色再制造工程的重要技术措施。(9) 维修已从一门技艺发展为一门学科传统观念认为维修是一种修理工艺,是一种操作技艺,大多凭眼睛看、耳朵听、手摸等直观判断或通 过师傅带徒弟传授经验的办法来排除故障,缺乏系统的维修理论指导,这在早先机器设备简单的时期是符合 当时客观实际的。随着生产日益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故障的查找、定位和排

9、除也复杂 化,有时故障可能是多种因素例如机械的、液压的、气动的、电子的、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等综合引起的,仅凭 直观判断或经验是难以发现问题的,而且现代维修不能只是出现故障后才排除,更要重视出现故障前的预 防。如何避免维修实践中的盲目性,提高预防性维修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对科学维修产生了客观的需要。 20 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特别是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等技术要 求的规范化,概率统计、故障物理、断裂力学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年维修实践数据资料的积累, 为研究维修理论提供了实际的可能。这种客观需要与实际可能的结合,使维修这一事物不再是一些操作技 艺的简单组合,

10、而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使维修从分散的、定性的、经验的阶段 进入到系统的、定量的、科学的阶段,现代维修理论就此应运而生,而今维修已从一种操作技艺发展成为一 门新的学科.1.1。2 设备维修工作的分类(1) 维修工作的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维修工作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按照维修的目的与时机,分为预防性 维修、修复性维修、改进性维修和现场抢修四种维修工作。 预防性维修是指通过对装备的检查、检测,发现故障征兆以防止故障发生,使其保持规定状态所进 行的各种维修工作。预防性维修包括擦拭、润滑、调整、检查、更换和定时拆修或翻修等。这些工作是在 故障发生前预先对设备进行的,目

11、的是消除故障隐患。预防性维修主要用于故障后果会危及生产安全、影响 生产任务完成或导致较大经济损失的情况。预防性维修的内容和时机是事先加以规定并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的,因而也可称为计划维修。 修复性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所进行的维修工作,也称排除故障维修或修理。 修复性维修包括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分解、更换、再装、调校、检验、记录、修复损坏件等。修复性维 修因其内容和时机带有随机性,不能在事前做出确切安排,因而也可称为非计划维修。 改进性维修是在维修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局部的技术改进,以提高其性能的工作在维修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事故或故障的发生会和设计有关。为了消除隐患,往往需要采

12、取一些措 施对设备的原有技术状态,包括其物理状态和技术参数加以改进.例如,对易损坏的部位予以加强,或改变其 应力条件,改变管线、线路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方法,改变配合间隙,换用性能更好的材料等.这些工作既可以 是预防性的,又可以是修复性的。同时由于其改动不大,不需要重新设计,不属于设备改装,由于它与设备改装 不同,因而可以划为单独一类的维修工作 ,只有在维修过程中进行的并且与维修的目的一致的设备改进工作 才属于改进性维修.改进性维修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原设备部分结构不合理,新产品中已作改进的结构;故障频繁的结构 需要缩短辅助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能耗和污染的结构;按新的工艺要求需要提高精度的结构。

13、 现场抢修是指生产现场设备遭受损伤或发生故障后,在评估损伤的基础上,采用快速诊断与应急修 复技术,对设备进行现场修理,使之全部或部分恢复必要功能或实施自救的工作。这种抢修虽然属于修复性 的,但是修理的速度、环境、条件、时机、要求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与一般修复性维修不同,也是单独一 类的维修工作。(2)维修方式维修方式是对设备及其机件维修工作内容及其时机的控制形式。一般来说,维修工作内容需要着重掌 握的是拆卸维修和深度广度比较大的修理,因为它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比较多,对装备的使用影响 比较大。因此,实际使用中,维修方式是指控制拆卸、更换和大型修理时机的形式。在控制拆卸或更换时 机的做法上,概

14、括起来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规定一个时间,只要用到这个时间就拆下来维修和更换;第二种 是不问使用时间多少,用到某种程度就拆卸和更换;第三种就是什么时候出了故障,不能继续使用了,就拆 下来维修或更换。这三种做法分别称为定时方式、视情方式和状态监控方式。定时方式和视情方式属于预 防性维修范畴,而状态监控方式则属于修复性维修范畴。 定时方式是按规定的时问不问技术状况如何而进行拆卸工作的方式此处的规定的时间可以是规定 的间隔期、累计工作时间、日历时间、里程和次数等。拆卸工作的范围可以从将设备分解后清洗直到装备 全面翻修.对于不同的设备,拆卸工作的技术难度、资源要求和工作量的差别都较大。拆卸工作的好处是可

15、 以预防那些不拆开就难以发现和预防的故障所造成的故障后果。工作的结果可以是设备或机件的继续使用 或重新加工后使用,也可以是报废或更换。定时方式以时间为标准,维修时机的掌握比较明确,便于安排计划,但针对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经济 视情方式是当设备或其机件有功能故障征兆时即进行拆卸维修的方式。同样,工作的结果可以是设 备或机件的继续使用或重新加工后使用,也可以是报废或更换.大量的故障不是瞬时发生的,故障从开始发生到发展成为最后的故障状态,总有一段出现异常现象的 时间,而且有征兆可查寻.因此,如果采用性能监控或无损检测等技术能找到跟踪故障迹象过程的办法,则 就可能采取措施预防故障发生或避免故障后果.所

16、以也称视情维修方式为预知维修或预兆维修方式.视情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故障,较充分利用机件的工作寿命,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在视情方式的基础上,20世纪90 年代出现了主动维修方式和预测维修方式。主动维修方式是对重复出 现的潜在故障根源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先进维修技术或更改设计的办法,从故障根源上预防故障的一种维修 方式。预测维修方式是通过一种预测和状态管理系统向用户提供出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措 施的有关信息,可以在机件使用过程中安全地确定退化机件的剩余寿命,清晰地指示何时该进行维修,并 自动提供使任何正在产生性能或安全极限退化的事件恢复正常所需的零部件清单和工具,这是一种真正的 视情维修方式。 状态监控方式 是在装备或其机件发生故障或出现功能失常现象以后进行拆卸维修的方式,也称为 事后方式。对不影响安全或完成任务的故障,不一定非进行预防性维修工作不可,机件可以使用到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