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并联机器人发展概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11369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并联机器人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并联机器人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并联机器人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并联机器人发展概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并联机器人发展概况测控二班 陈维杰 2013210056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并联机器人已从简单的上下料装置发展成数字化制造中的重要单元。1895年,数学家Cauchy研究一种“用关节连接的八面体”,开始人类历史上并联机器的研究。1949年caough提出用一种并联机构的机器检测轮胎,这是真正得到运用的并联机构。1965年,德国人Stewart发明了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并作为飞行模拟器用于训练飞行员。1978年,Hunt首次提出把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机器人操作器,由此拉开并联机器人研究的序幕,但在随后的近10年里,并联机器人研究似乎停滞不前。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联机器人才引起了广

2、泛注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自工业机器人问世以来,采用串联机构的机器人占主导位置。串联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空间大,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但由于串联机器人自身的限制,研究方向转向并联机器人。和串联机器人相比并联结构其末端件上同时由6根杆支撑,与串联的悬臂梁相比刚度大,结构稳定。由于刚度大,并联结构较串联结构在相同的自重或体积下,有高的多的承载能力。并联机构的出现,扩大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阔。并联机器人的应用大体分为六大类。运动模拟器、并联机床、工业机器人、微动机构、医用机器人和操作器。虽然并联机器人具有很多传统串联机器人不具备的优点,但并联机器人还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目前,并联机器人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应包含以下内容:不同自由度的新型并联机构的研究;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数值算法的研究;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并联机器人误差分析;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