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11285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劝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劝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劝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劝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劝学教案渭南市瑞泉中学 吴娟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荀子其人及其思想,依据课文注释及相关资源,反复诵读,熟读感知。2.为学生出示自学、自测及探究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学习本文说理技巧。4.联系生活,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勤思善问,合作学习的习惯,并结合时代需要,树立终生学习意识。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分享本文学习收获。教学难点:1.重点知识的释疑突破。2.积累文言知识,熟读并背诵本文。教学设想:一课时教学准备:1.微视频:荀子及荀子简介2.视频资料:劝学诵读3.PPT课件学习过程:一、课前(一)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荀子其人及其思想。2.疏通文意,理清全文思路,

2、学习本文说理技巧。3.熟读并背诵本文,分享本文学习收获。(二)发布自学任务,发放学案1.对照注释标注字音,反复诵读课文。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翻译文本并划分全文说理结构。3.观看微课讲解,提交学习笔记,并简述荀子其人及其思想。4.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把自己在自学中存在的疑问和新知分享提交。(三)发布合作探究任务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学不可以已”的含义是什么?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找每段中心句,小组合作画出本文结构图解)3.关于劝学的道理我们听过很多,说理类文章常给人以枯燥、俗套之感,但本文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原因何在?(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4.积累整理关于劝学的、

3、为学的诗句、名言,思考:荀子强调学习要注重积累、坚持和专一,对此,你还要补充什么?(四)反馈学情,二次备课1.学情反馈:了解学生自学任务完成情况,单独解决个性问题,整理归纳共性问题;2.调整本节课教学重点,重点突破,难点点拨释疑。共性问题汇总:1.本文题为“劝学”,荀子在劝谁学?他为什么要劝学?2.劝学中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3.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人关于“学”与“思”的见解是否矛盾?二、课中(一)反馈评价自学任务完成情况1 自评、生评、师评等方式并用,肯定进步和优点2 归纳同学提出的共性问题及问题变体3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即二次备课中需重点突破的问题4 分享收获和感悟,对荀子劝学观进行补充三、课后1.归纳你学习本文的收获和感悟,举例(投屏展示)说明中外名人劝学的名言警句有哪些?2.布置作业:(必做)在比喻、对比和排偶中任选两种手法,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春到陇中的写景文段。(选做)助网络资源学习荀子中劝学全文,谈一谈你的收获或感悟,完成不少于600字为学宝典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