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511154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项目可研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小清河养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人民政府北京华川卓越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中成天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七月一 、项目背景及建设条件一)、项目背景1、我国老龄化现状及趋势当我们正为经济高速发展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当我们正为20年来成功控制了近3亿人口增长而津津乐道的时候,中国人口老年化问题已悄然来临。按照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就进入了老龄社会。而我国早在1999年就达到了这一标准。这源于作为国策的计划生育在过去30年里对人口增长的严格控制。2010年是全球的“普查

2、年”。我国也进行了每十年一次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来综合分析,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反映了三个意想不到的趋势:第一个是,人口总量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总量从2000年的12.7亿,仅仅增加到了现在的13.4亿人。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年均人口增长0.57%,比上世纪90年代年均1.07%的增长率,小了一半。根据联合国预测,中国将在2050年达到人口总数的顶峰,现在来看,这个峰值将有可能在2033年提前到来。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总量的目的,总的看来是成功的。但因此就带来了又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第二个意外,老龄化的问题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普查资料显示

3、,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了13.3%。而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1999年,这个比例只有10.3%。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8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达到4000多万。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37亿,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超过1亿人。届时,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世界第三人口大国美国的总人口(3.95亿)。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未来几年中,老年人口增加的速度,将远快于劳动力人口增长的速度。从而使得中国的老龄化出现加速的局面。例如,这次普查发现,14岁以下的人口所占的比例由2000年的23%,下降到了现在的16.6%。在短短十年之内,下降了6.4个百分点。这

4、说明,青少年人口正在加速的减少。原来预计2015年出现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峰值,可能提前到2013年。也就是未来两年,中国处于15至65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的总数将稳定在9亿之后,在2020年左右加速减少。我想大家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从2004年开始的民工荒,以及最近感受颇为强烈的工资普遍上涨。甚至,中国的高考人数都出现了大幅下降。从历史最高的2008年的1050万开始,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在下降。现在,高等学校的录取率已经从1998年的34%,飙升到现在的69%。全国已经有8个省市的录取率超过了80%,黑龙江甚至达到了90%。显然,随着60后这一代中国的婴儿潮逐渐走入老年,中国的老龄化问题

5、将会全面显现。现在中国全社会平均大概是每十个劳动力人口供养一个老龄人口,而二三十年之后,有可能转变为每三个劳动力供养一个老年人,比现在日本的情况还要恶化的多。第三个重要的趋势,则是城市化的水平快于正常的估计。现在,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49.68%,比十年前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如果乘上现在的人口总数,则说明十年内有接近两亿人涌入城市定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堪重负的局面。北京市原来的总体规划是到2020年时,人口总量达到1800万,而现在的总量就已经达到了1961.2万。如果考虑到流动人口,北京市的瞬间人口峰值,基本上应该在2500万人以上。大城市病,不仅带来了交通、

6、污染的问题,甚至电力供应、水资源等基本生活保障也捉襟见肘。而且,大大增加了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给城市养老问题的解决又增加了难度。 综合来看,未来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将是对我党我国政府的最大挑战。它将影响我们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而目前的情况,我们党和政府虽然也很重视解决老年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对由于实行严格计划生育国策的国家,老年社会将出现许许多多始料未及的严重问题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政策措施。如在传统养老模式的转变、养老产业的培育和拓展、动员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等方面就需要得到更加足够的重视! 2、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现况随着我国老龄化特征日渐明显,国家亦相继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社会转型及政府

7、职能转换,以及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社会为老龄人的服务业,无论是现有规模或是发展速度仍严重滞后老龄化进程。以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为例,全国现在共有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类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人仅拥有8.6张,与发达国家每千人平均拥有5070张比例相比差距甚大。其次,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上各地区发展状况亦不尽一致,其中上海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与多元化发展的方式,使老龄化服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如市政府制定了大力“扶持和优惠养老机构的政策,包括在建设养老机构的用地、贷款、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并把每年建立25家养老机构列入每年“为民办实事”的计划内。2009年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008

8、4张,其中政府办养老机构新增3855张,社会办养老机构新增6229张。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拥有养老床位89859张,占本市户籍老年人口的2.8。全市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4家,新设立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119个。完成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上海霞光计划”项目37家,另有5家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列入了国家民政部“霞光计划”项目。现上海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地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3、在北京市建设新型养老中心的探讨1)、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供应严重不足。老龄化问题在北京市尤其突出。北京市从199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09年已经进入

9、中度老龄化阶段,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达18.2%,高于全国近5个百分点。据北京市民政局预测,“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老年人口增速将达到历史峰值,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1%,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60万。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50万(如附件1)。面对如此严峻的养老形势,北京市政府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模式,老龄人中将有4%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然而从机构养老床位的供需情况来看,2006-2010年供给一直不能满足需求,在北京市政府的不断努力下,供需缺口从4.6万个缩小至2.1万个。根据北京市民政局预测,在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的情况下,2015年和2020年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的供需缺口仍

10、有2.4万个和2万个(如附件2)。据冶金老干部局资料,现在该局老干部申请到养老机构养老的床位,已经排到了2020年,即差不多10年后才能去养老机构养老,而申请的老年人大多数已经7、80岁了,等到有床位时可能已经都不需要了。2)、传统养老模式和现行政策,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供应严重不足问题。传统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和政府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养老机构养老模式,近几年虽然社会资金也在举办养老院、养老公寓等,但由于政策、社会环境等问题,发展缓慢、问题多多。因此,急需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寻求新的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新路子!3)、“政府出地、企业出资、民政监管”建设养老中心模式和“品牌化运营、亲情

11、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是破解目前主要靠北京市机构养老、养老床位缺口巨大的难题,也是动员社会资金、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新路子。老年公寓的建设是一个投资大、短期经济效益差且投资回报期长的浩大工程。第一、老年公寓项目是公益性项目,不能作为住宅出售,项目建设企业资金压力较大;第二、老年公寓项目一般容积率低,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第三、老年公寓设施的建设也将增大建设成本;第四、老年公寓项目床位收费一般较低、实现利润的方式较窄,经营压力较大。因此,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乡政府联合北京华川卓越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中成天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查与可行性研究,提出“政府出地、企业出资、民政监管”建设养老中心模

12、式和“品牌化运营、亲情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是破解目前主要靠北京市机构养老、致使养老床位缺口巨大的难题,也是动员社会资金、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新路子。该模式的具体特点是: A、能够解决新建养老机构的占地问题今后几年,北京市每年需要解决的养老床位都在10多万个。新建养老机构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一方面,利用商业用地建设老年公寓已不可行:2010年,北京市土地市场成交的平均价格近8000元/平方米。如此高的土地成本,加上高昂的建设成本,将导致老年公寓床位费很高,致使多数老年人无力支付,最终降低项目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可用建设用地越来越少,而占用耕地建设老年公寓更不可行。北京市目前有大量的绿化隔离带。海

13、淀区东升乡绿化隔离带总面积就有5800亩。按照北京市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暂行办法(京政办发200020号)文件规定,绿化隔离带可按总面积的3-5%用作文化体育产业园、都市农业观光园、特色林、圃地等绿色产业项目开发。海淀区东升乡经批准已将其中的3%用作“天地邻枫”休闲公园等绿色产业项目开发,还有2%即约120亩绿化隔离带土地可用于养老中心项目的建设开发。东升乡与有关单位达成共识:在该乡马坊村划拨全乡2%的绿化土地(即约120亩)用作养老中心的开发建设试点,以实现北京市政府制定的“绿化达标、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经济繁荣、农民致富”的总体目标。B、在绿化隔离带内建设开发老年公寓的优势在绿化隔

14、离带内建设开发老年公寓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利用绿化隔离带已经形成的优美环境开发老年公寓,可以做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生态成果合理化;二是可以减少建设成本,最终降低床位费用,让大多数老年人可以接受并入住,最大化实现养老机构的社会效益。三是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绿化率都在60%以上,且对绿化植被的日常维护更加重视,这对实行隔离带绿化指标的贡献也较大。按照初步设想,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全部由有关企业投入;建设用地总面积约80000,全部由东升乡提供,绿化率60%,总建筑面积约64000,容积率0.8,建筑物高度全部控制在两层以下。项目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医疗康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老年健身中心,养老服

15、务从业培训中心,餐饮、购物、办公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艺术团、图书室及学习中心,并配套提供餐厅、煎药房,室外广场、绿地、廊亭、门球场、种植场等。本项目完成后,可解决1600个养老床位,人均居住面积约40,可以为东升乡增加400-600个就业岗位。C、建设老年公寓的新模式如果上级政府能够批准,本项目拟采用“政府以土地入股,企业以资金入股,共同建设开发,共同经营管理”的股份制方式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打造一个北京市乃至全国有名的老年公寓项目。股份制经营方式可以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并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创造一个舒适祥和的居住环境,也为北京市养老机构乃至全国提升层次提供样板示范工程,为破解北京市机构

16、养老难题提供经验。同时可以为所属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可谓一举多得。项目运营之后,其全部服务要努力营造充满着家庭亲情、邻里亲情、物业服务亲情三位一体的氛围,用亲情化的服务做到让老年人满意、使子女放心。在经营管理上,实行“股份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四化”运作模式,同时自觉接受北京市民政局或海淀区民政局的行业管理及监督与指导。D、这种模式亟需得到党和政府高层领导的支持! 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得到党和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如利用绿化隔离带的绿地,按一定比例来建设老年公寓项目,虽然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和规定,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但由于牵扯方方面面的利益,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很难能够实施! 二)建设条件1、项目前期选址北京市是我国首都,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