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母亲》读后感(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510905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现母亲》读后感(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发现母亲》读后感(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现母亲》读后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现母亲》读后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发现母亲之反思 葛玲晓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历时十年,从文化、社会、历史、教育等不同学科角度,揭示了母亲这一角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作者不仅是在通过叙述赞扬并肯定母亲的地位,而对人类一些核质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整个人类命运的重大命题。该书通过对古今中外诸多名人学子全方位的剖析,科学论证了其母教理论,是对社会上固有观念的一次猛烈冲击(家庭教育指南,2008)。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教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学问,也是令许许多多父母困惑的一个大问题。发现母亲为困惑的父母解答了这一问题,给全天下的父母以及将成为父母的人上了一堂最重要的家教必修课。也为还没有身为

2、父母的人们讲述了饱含爱与感恩的母性观点,这不仅是未来的“指书”也是现实的“鞭策书”,更是灵魂的“自省书”。著名评论家孟繁华对此书如此评价:“发现母亲不止是从一般意义上论述了母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而是从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母亲角色的悄然变易、社会观念对母性的支配以及教育制度对母性的重塑。” 书中这样说道,对于一个孩子,“所有的不幸和悲剧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追溯到童年的不良影响。悲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不知道在今后如何去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而这才是最可怕的”。对于父亲母亲,作者认为:“智力教育是教给孩子的,但品德教育是教不给孩子

3、的,而只能做给孩子的。一个有着明显道德缺陷的家庭里是不可能孵出金色凤凰的,而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必须的成长环境,净化我们自己就成了最主要的任务”。对于一个家庭,书中这样说道:“在一个充满自私、卑俗、猥琐的家庭里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志气高昂的人的。这些人尽管生理健全,但是却缺乏最起码的责任心,他们的孩子生理上健全,但精神上却被他们亲手制造的一次次精神车祸致残,成为精神不协调者,成为反社会性的人格,成为罪犯,这些人象繁殖苍蝇老鼠一样在地球上为我们人类繁殖精神残疾者”。 关于教育,作者这样说:“孩子是活的,教育也应该是活的,它应该同孩子一道成长。教育的主动权不应该拱手让给别人,孩子成长的风筝线应该牢牢捏在母亲的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