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中心解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1089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卒中中心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卒中中心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卒中中心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卒中中心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卒中中心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卒中中心卒中中心建设是建立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多学科联合协助医疗救治及规范化的诊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地卫生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院领导的组织化管理的作用,探索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提高各地脑血管病诊疗服务水平。一、中国卒中中心的定义和特点卒中中心是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急诊、重症、康复、护理、医技等医疗资源,实现对卒中特别是急性期卒中进行高效、规范救治的相对独立的诊疗单元,是卒中救治的质量控制和组织管理模式。中国的卒中中心建设不是以神经内科为主体的卒中单元的扩大版,更不是神经内、外科与相关学科简单机械地“物理拼凑”,而是在医院政策支持和院领导行政协调下,将全院脑血管病相

2、关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建立起一个包含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随访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相对独立的学科联合体系,突出通过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打破院内各学科的壁垒,优化卒中救治流程。真正意义上实现体系内各部门、各专业的“化学融合”。二、中国卒中中心建设目标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将分两级四层。两级指高级卒中中心和卒中防治中心两级,其中高级分为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和高级卒中中心(含建设)两层,卒中防治中心分为示范卒中防治中心和卒中防治中心两层。在高级示范卒中中心的引领下,实现覆盖全国的卒中中心网络体系。到2025年,通过中国卒中中心网络的全面建设与实施,建立以高级示范卒中中心为指导单位

3、,高级卒中中心为骨干,带动初级卒中中心共同发展,由区域高级卒中中心、卒中防治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成卒中中心区域救治网络将发挥主力军作用,结合远程卒中中心网络的建立,形成分级救治与区域协同并举的覆盖全国的卒中中心网络体系。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高效的急诊救治、标准化诊疗、康复随诊等全流程医疗服务,达到规范卒中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卒中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卒中科研、教育水平,最终实现使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的卒中防控战略。三、中国卒中中心的建设任务(一)逐步建立并完善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标准、认证体系、培训体系与考核机制(二)逐步建立并完善中国脑卒中防治医疗协作信息平台(三)探索建立中国卒

4、中中心和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共用机制,开展心脑血管急重症联合救治模式探索(四)到2020年,要在全国完成60%以上县(市)、80%以上市(地、州)、100%省(区、市)至少1家符合要求的卒中中心的建设。构建成覆盖全国的“高级示范卒中中心”10余家,“高级卒中中心”300-500家,“卒中防治中心”2000家的脑卒中分级救治与区域协作网络体系。四、建设模式由于当前各医院脑血管病及相关专业发展模式不同、学科建设各具特色,经过综合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推荐三种卒中中心建设模式。(一)融合型卒中中心:为包含卒中相关专科学组的独立病区。在急诊科设有卒中急救团队,直接参与诊断和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等工作。根据患者病情,及时与卒中中心内各相关专业学组协同救治。卒中中心自成体系,与院内其他科室并列,人员编制和经济核算相对独立。(二)组合型卒中中心:卒中中心由相关学科(如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等)的独立脑血管病区组合构成。卒中患者由急诊科、卒中中心联合诊断后,送至卒中中心进行急性期救治,最后收住相关学科病区。(三)嵌合型卒中中心:卒中中心隶属于某个优势学科(如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等)设立的脑血管病病区。卒中患者由急诊科诊断明确后,由卒中中心进行救治,其他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协作组对卒中患者联合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