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510891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交流材料交流材料把握需求超前谋划 抢抓机遇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董兆伟 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一、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为本,特色取胜1. 服务产业发展,打造优势品牌专业2. 明确办学定位,打造“工段长摇篮3. 坚持教学中心,恪守质量为本4. 满足企业需求,“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二、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德能并重,全面发展1。 培养方案,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校园文化,打造学生职业品格三、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超前谋划,抢抓机遇1。面向市场,经营取胜2.明确目标,强化意识,转变作风。把握时机,果断决策

2、,破冰前行4。 抓评估,争示范,实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目标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夯内涵 建品牌上层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3。继续做改革、发展、管理的示范把握需求 超前谋划 抢抓机遇 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董兆伟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诞生于钢铁企业且具有50多年职教历史的高职院校多年来,学院坚持“立足冶金,服务河北,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扎根职业教育,为河北钢铁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被钢铁行业冠以“工段长摇篮”的美誉.目前,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10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

3、省钢铁冶金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学院1999年升为高职。十年来,伴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职业院校成长为国家示范院校,学院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怎么办高职?怎么办好高职?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一直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并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体会和思考.一、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为本,特色取胜1. 服务产业发展,打造优势品牌专业河北是中国钢铁第一大省,钢铁是河北第一战略支撑产业,作为河北唯一一所培养钢铁高技能人才的省属高职院校,学院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己任,根植冶金而生存,依托冶金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河北钢铁行业血脉相连,

4、在服务河北钢铁强省战略过程中,更是紧密结合现代钢铁生产向高、精、尖、新和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的需要,围绕现代钢铁生产链和“绿色钢铁”,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将材料工程技术(轧钢)、冶金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焦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冶金方向)等传统专业做优、做强,结合“批量实习”和“打包就业”,形成具有鲜明钢铁冶金特色的优势品牌专业群,为行业内院校提供借鉴与范例,成为国家示范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确立了在省内乃至国内同类专业的领军地位学院成为河北省冶金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全国冶金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冶金高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 明确办学定位,打造

5、“工段长摇篮钢铁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掌握先进操作技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学院结合长期的企业调研和岗位分析,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内涵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企业一线的工段长,并携手钢铁企业,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产学互动,实境育人”为核心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河北钢铁冶金行业中0的工段长经过我院培养培训,为河北大中型钢铁冶金企业基层技术和管理队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被誉为钢铁冶金行业“工段长的摇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河北

6、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 坚持教学中心,恪守质量为本()政策和制度向教学一线倾斜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政策制度向一线倾斜,时间上充分保证教学,经费上优先支持教学、待遇上向一线倾斜.(2)抓住关键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教育是服务,学生是客户,课程是产品。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程质量。20年,学院在高职教育界率先引入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与钢铁冶金企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在全院推行课程标准制定工作.005年,共编制课程标准55门,在全国领先。示范建设过程中,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修订,共完成00多门课程标准.同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各种课程开

7、发方法,兼顾学生知识、能力、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对接生产流程的开发专业课程,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河北省精品课程1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是关键学院探索了“名师”引领、“金牌带动的团队建设模式,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专任教师队伍实施“提高学历、提高职称、提高技能”和“深入企业、深入一线、深入市场的“三提高三深入”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培育国家、省、院三级名师梯队,名师在各专业的建设中作为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建立校外兼职专业带头人制度,聘请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唐钢公司转炉炼钢工郑久强为代表的5名河北省首届“金牌工人和能工巧匠”担

8、任客座教授,提升兼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学院派出数十人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职业教育改革经验。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人。实现了高职院校三个零的突破,极大增强了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人入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训条件建设:学院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每年一定量的实训投入,近几年设备投入达500万,大大提高和改善了实训条件。示范建设过程中,重点突破突破钢铁冶金类专业无法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制约,提出了以校内模拟仿真训练与

9、企业生产实践互为补充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e工厂虚实互补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开发出系统覆盖多个典型钢材产品生产流程、标志现代钢铁冶炼生产水平的七大工序的模拟仿真教学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内同类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范例目前学院建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个,国家示范校央财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4个,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3个.4. 满足企业需求,“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大量职业培训需求,学院依托职业教育优势,校企共建培训基地、合作开发资源,利用先天的行业及专业优势,为各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培训服务。“量体裁衣培训服务成为行业品牌。学院为邯钢、首钢迁钢、

10、山西阳光集团、唐山建龙、中煤化工等大中型企业量身定做培训包,先后开展了“大学生回炉培训”、“预备职工培训”、“技术专项培训,开展了“石钢班、“中煤班”等订单培养。“量体裁衣”式培训服务成为冶金行业职工培训知名品牌。2009年12月,被河北省行业协会授予“河北冶金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送职教到一线,建立“职工培训站”.学院在邯钢等企业设立了“职工培训服务站”,针对企业技术提升、岗位轮换、新员工上岗开展,支持企业职工提升学历、提高技能、跟进技术进步。借助职工培训站,为企业职工开展先培训、后鉴定的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化工、材料等专业为多家企业员工提供学分管理、分时分段“培训

11、捆绑学历”的教育服务方式。支持远程培训,建立“e-lering”网络课程。为解决企业工学矛盾,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利用邢钢大修期间,开发“eler”网络课程软件,采用“Eaning培训学习方法,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培训,方便企业职工随时、随地接受理论培训与学习。体会:“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要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根据市场需要顺势而变。“工段长”是我们结合专业特色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种思考,“产学互动、实境育人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意识就是质量和特色意识。学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

12、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产生较好效果.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招生形势持续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省内前列,201年在河北省录取最低分高出我省专科线近20分,远远超过本三分数线,报到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冶金类专业招生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招生规模最大,毕业生提前1-2年被鞍钢、首钢等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预订一空,全部对口上岗,就业率连年保持100.良好的招生、就业形势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二、 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德能并重,全面发展1. 培养方案,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方案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培养三年不断线,促进学生

13、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知识三年不断线打破基础性课程只安排在第一学年的传统做法,各专业根据对应的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将基础理论课程系统地安排在六个学期中。实践技能培养三年不断线-一年级识岗,二年级跟岗,三年级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实现三级递进,逐级提升.并在识岗、跟岗、顶岗实习过程中,逐渐形成钢铁企业职工所应该具备的特有的职业素质,传承钢铁人精神.职业素养培育三年不断线一是系统、独立的职业素养课程三年不断线,即一学年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等课程,二学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三学年开设人际沟通与交流、职业道德等课程。二是职业素养培育渗透到三年的全部课程中。如:“5分钟

14、素养入课堂”工程,依托钢铁冶金企业特点,将素养养成内容分成了20个模块,分别对应到专业的20门课程中,每门课程有不同的素养养成专题,针对专题内容,在每门课程的每次授课中实施案例讲授、专项引导,“分钟素养入课堂工程实现了素养内容的全覆盖,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 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入加拿大“portolio管理理念,重视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我规划、反思、总结、改进、提升.“pfolio”学生管理模式,要求每个学生从入校就建立自我成长档案,学生自己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通过自己记录个人成长档案学生能够达到不断的总结与反思,促进自我培养和管理,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5、“prtfolio”学生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3。 校园文化,打造学生职业品格学院把“铁的纪律,钢的意志,火的热情”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学生思想、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的锤炼,学生以肯吃苦、上手快、责任心强的特点深受企业欢迎。学生就业率高,对口率高,稳定性好,企业满意度和回头率高。全国排名前10位的国有钢特大型铁企业纷纷以高薪岗位(年薪一般56万元),提前预定我院毕业生,学生直接受益最大。体会: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高职院校不仅要为学生的现实发展而服务,还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服务,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因此,高职院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各种基于学生素质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与管理方法,使学生不仅在教学中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更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和创新,在管理中学会处事和协调,让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受用一生的立世之本和成业之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超前谋划,抢抓机遇1。 面向市场,经营取胜学院的起步平台-002年,占地面积0多亩,学生不到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