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510889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利用网络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学校生活的 各个方面。网络开始逐步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中,影响着其健康与成长。精彩多变的网络资源,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 成为 小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和创新思维的平台。不过,网络就如一把“双刃剑”, 它在带给孩子们丰富的精神大餐的同 时,也给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对小学生进行道德 教育,成为学校乃至家庭急待解决的“课题”。一、网络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正面影响1 .网络因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方便、快捷地为小学生 提供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

2、面,还活跃了思维,极 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娱乐追求。可以说,网络为小学生开辟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2 .网络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发展独立意识。网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 式,使得广大小学生可以独立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 动了解各种信息。在搜集信息的同时,他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比现实世界 更为广阔的虚拟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他们可能会遇到现实世界中没有 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需要自己独立解决。3 .网络有助于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这种欲望主要来自于他们心理上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想摆脱长辈们授予的那种被动式学习方法, 想通过某种事情来证实和展示自

3、己的才华和能力。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满足这种需求。 小学生们在这一新天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地创作。这种网上创作激发 了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提高了许多学生的自信心。网络资源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电脑时游刃有余。可见,他们平时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 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合某种教学模式而已。网络为这些“困 难”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自信心。二、网络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1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小学生造成“信息污染”。网络既是信息的宝库又是信息的垃圾场。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

4、。由于缺乏有效的监 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 理都正处于发育期的小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2 .网络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网络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输出网络技术、设备的同时,必然裹挟着 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这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是一个冲击,对传 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一个挑战。 小学生在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 调、文化思想等,会与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 意识形态形成冲突。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的他们很容易产生价值观的倾 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这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 的威胁。3 .网络易导

5、致小学生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众所周知,网络具 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信息传递速度快,图文并茂,并集知识与娱乐 为一体的优势。这对思维活跃、渴求新知、兴趣广泛的小学生有很强的 吸引力,并且容易使他们沉溺其中。而且上网面对的是一人一机这样一 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缺乏正常的人际交流,极可能导致个人产生孤僻、 冷漠甚至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久而久之,就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与社 会漠不关心。三、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为了避免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产生种种负面影响,处在德育工作一线的学校、教师们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使 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健康地成长。1 .加强学校德育建设,

6、规范学生上网行为。接触网络是学生的权利,学校应该加强自身德育建设, 正面引导学 生上网行为,净化学生的上网动机和上网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建立自己 的校园网,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技术,激发 学生对网络适当的多方位的兴趣, 培养网络道德与责任,实现网络德育 关怀。2 .合理利用班会课,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建立良好 的网络学习氛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文 明上网”系列教育活动,如举办“远离网吧”签名宣誓活动, 制定网络 文明公约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 在数字化、虚拟化网

7、络中,在没有人监督的环境中能够慎独,能够提高 自我约束能力,能够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能力。3 .建立网络学习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强大吸引力这一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师还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对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预习课文时, 到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对于小学高年 级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把搜集到的信息制作成幻灯片进行展示。外出旅游前,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的旅游信息,如航班、车次、天气等,通 过网络了解当地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特色小吃等。这样丰富的第二 课堂,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 还可以学习网络技能并形成良好的网 德。4 .家校携

8、手育人,共创文明的网络道德新风。构筑信息时代的网络文明,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责无旁贷。广大小学生家长应自觉配合学校搞好网络道德教育。首先,家长要严于 律己,以身作则,上网时不做有违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的网上活动。其 次,对孩子在家中的上网活动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因噎废食,允许 孩子适当上网。第三,作为家长,还要掌握一定的电脑网络知识,只有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才能向孩子推荐健康、文明、有 益的网站,才能掌握孩子的网上心理及动向。第四,在家用电脑上安装 一套合适的防黄、扫黄软件,避免孩子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 的危害。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者要未雨绸缪, 增强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时机,加强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这块思 想文化阵地,使学生知网络、用网络、爱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