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5108829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状况和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文章采用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体现出了20世纪人类利用科技取得的非凡成就;为了增强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文章还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方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呼风唤雨、发现、发明、科学技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3、体会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如:用词准确,结构严谨,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等。同时感受本文在文字表

2、达上的生动性。过程与方法:通过仔细地阅读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20世纪人类利用科技创造的伟大奇迹,感受到科技成就使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与方便。20世纪的人类做到了呼风唤雨。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惊喜于20世纪的科技成就,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信念,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的去学习。教学重难点:感受20世纪人类利用科技创造的奇迹,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教学准备:多媒体 有关20世纪成就的图片教学过程:课前交谈:放图片说感受一、 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 师生一起写课题,介绍作者。2、 检查课前预习。(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同位互读、齐读)评价:做

3、到了字正腔圆3、 指课题说一说“世纪”“呼风唤雨”的意思师:你怎么了解的这么详细?(是呀工具书、电脑是我们朋友,我们要经常向他们请教)4、 齐读课题,读出气势。(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课题引起学生探讨20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热情,引入重点段的学习)二、 借助文字,体会20世纪的呼风唤雨师:20世纪真的是一个想干什么就能实现什么,神通广大的世纪吗?快让我们打开书看到143页,从头到尾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描写20世纪的相关语句,把它画下来。我们个人读个人的,读出自己的节奏。1、 师;我发现同学们读书非常投入,说明咱们班有很好的读书习惯。谁来说一说20世纪是什么样的? 生:2、 出示学生所答。师:我们一起来

4、看看这段文字,同学们注意观察路甬祥先生描写20世纪的成就用了几句话?生:1句话。师:长长的一句话,你来仔细地读一读这一句话,你从哪里能体会的20世纪的人类已经能够想做什么就能实现什么,神通广大,“呼风唤雨”呢?同学们放开声音边读边体会。师: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我们不妨融合一下大家的智慧,四个同学一小组,相互说一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0世纪的人类在“呼风唤雨”。3、 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从哪里体会到20世纪的人类已经能“呼风唤雨”?生: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里体会到了师:谁还从这些文字里体会到了20世纪的神通广大(生

5、举手)在你心目中20世纪还是一个怎样的世纪(了不起、伟大、科技腾飞)师:把你的感受通过读来表现出来。(指生读、齐读)总结:我们看到了20世纪科技高度发达,实现了人类很多梦想。4、 出示两个句子,体会用词准确。20世纪,人类登月球,入深海,观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寻找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同学们看这两个句子,你更欣赏哪一句,说一说理由。生1:我喜欢第二句,它表达得更准确。如:登月球和登上月球是不一样的。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第二句这些词句明确地表达出了20世纪的成就,这也是说明文的特点,用词准确。(设计意图:变换词语

6、,使学生感受到说明文用词准确这个特点,明确体会到20世纪的科技成就。)师:同学们我们从前半句看到人类依靠科技去发现着周围的世界,哪个小组的同学从后半句同样体会到了20世纪人类的神通广大。生1:登录因特网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和很远很远的亲人聊天。生2:坐飞机我们能很快到达要去的地方,节约了时间。师:这些科技产品帮助我们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地球成了地球村。同学们看,电视、电话等属于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板书:发明)后半句是发明,前半句呢(发现)一样吗?生:不一样,发现原本世界就有的,发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师:发现是为了更好的去发明创造。我们从一句话里读出了两个词语,发现和发明,正

7、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并创造出了这多的发明,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那么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我们有如此的感受?举例子。20世纪的成就远不止这些,谁还能列举一二。生1:发光的植物(提示把话说完整)生2:20世纪还发现了青霉素,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生:师:这么多的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舒适和方便)师:与过去的人比比看,我们哪儿更舒适,哪儿更方便?师: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感受到20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你心情如何?生:高兴、自豪师:读一读,读出你的高兴,读出你的自豪。(设计意图:用发现与发明概括本段,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使学生整体上把握了本段的写作方法。

8、总结出本段采用举例子说明方法后接着让学生来举例,不仅衔接紧密也展现了学生课外知识储备情况,对于20世纪的科技成就也是有效的补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舒适与方便,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三、对比过去再次感受科技的威力师:同学们是什么力量让20世纪如此辉煌?(科学技术)是呀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在20世纪做到了呼风唤雨。我们能上天入地,能驰骋千里,我们过着幸福的日子。同学们想过没有,在人类100年以前,上百万年的历史中,那个时代的人类他们渴望呼风唤雨吗?你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生: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出示)师:我们靠科学技术呼

9、风唤雨,他们靠什么呢?(神仙)想象出的人物,为什么要借助幻想?生: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出示)师:农耕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靠种地养活自己)相比于我们这个社会,那时没有生:没有电灯、汽车、飞机师:那个社会与我们相比非常(贫穷、落后)缺乏科学技术,谁来读一读 ? (指生感情朗读)生齐读:他们只能师:这些幻想实现了吗?(出示描写20世纪的那句话)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那么多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师:我们现在有千里眼吗?生:天文望远镜师:我们有顺风耳吗?生:电话师:我们能腾云驾雾吗?生:飞机师

10、:他们还曾幻想到哪些神仙我们都实现了?生1:他们幻想能飞天的嫦娥,现在我们有了火箭。师:他们幻想到的我们实现了,他们没想到的我们也创造出来了,对于20世纪如此多的成就,书上用一句诗这样形容: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示后不断地引读)师:同学们看这两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生1:作比较,突出了20世纪的伟大科技成就。师:通过作比较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女生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二段,我们读出古今差别来。(感情朗读)(设计意图:两段文字的碰撞,使学生通过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深切的体会到20世纪人类因为有了科学技术而实现了古人的众多幻想,再次体

11、会20世纪科技的威力。)四、引用名言总结师:对于古今的差别,路甬祥先生这样评价道:(出示文字,指学生读,齐读)。师:对于古今的差别,罗素说(出示):“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生:齐读师总结:回顾20世纪的成就,科学的确创造了奇迹,使一个个神话变成了现实。(放视频材料学生观看)(设计意图:作者的总结,科学家的总结、老师的总结,目的是给学生奠定科学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信念。)五、畅想21世纪师:20世纪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是21世纪,谁是21世纪的主人?生:我们师: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同学们作为21世纪的

12、主人,你有着怎样的梦想生:(根据学生的畅想,适时评价)师:同学们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生1:好好学习师总结: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1世纪因为有怀揣梦想并努力学习的你们,21世纪必将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同学们就让我们展开拼搏的翅膀,脚踏实地的学习,你的梦想必将会实现。(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从小要有梦想,但要有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只凭空想象是不行的。)六、作业(出示,学生读)课外小练笔: 我要把这篇文章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七、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我 们 21科技 发现发明教后感言:

13、当我抽到这个课题时,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能够参与这次讲课比赛对于我是件很幸运的事,所以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讲一节让人刮目相看的课,结果抽到一篇说明文,心里着实不知是苦还是乐。因为说明文给人感觉是枯燥的,教学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我要如何给学生给老师们呈现这节课呢?在经历了对本课从陌生到熟悉再陌生再熟悉这个过程后,于9月22日这天,我在商城和四年级一班40名同学共同学习了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并通过题目找出课文对20世纪的描写,直接进入重点段的学习。出示相关句子后,让学生边读边体会:“从哪里看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4、考虑到学生不能深入体会,于是设计了小组讨论。针对这一段,通过体会用词准确,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学生举例说明20世纪的科技成就,感情朗读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做到了“呼风唤雨”。再用“呼风唤雨”过渡到上百万年的时间里,那时的人类为何要幻想神仙来“呼风唤雨”,通过古今对比更加突出科学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这种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再次感受科技的威力,有效的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再次欢呼: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对于古今对比我设计了3个总结:1、作者的评价:课文第二段文字;2、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的评价;3、我的视频总结。三个总结再次扣住题目: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做

15、到了“呼风唤雨”。为了升华学生的情感,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理想,我引用居里夫人的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让孩子们尽情畅想21世纪的精彩!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着很纯真,很美好,很奇特的想象,可能我也沉醉其中,以至于一些语病没有听出来,更别说去纠正了。课后和老师们讨论这节课,问题很多,最终聚焦在我给学生的评价语上显得很苍白,没有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正确到位的评价。的确如此,课堂上生成的智慧,这是对老师极大的考验,我很高兴老师们帮我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今后有了努力的方向。一阵激昂的讨论之后,有表扬有批评,总之,我可以舒缓一下紧绷的心,轻松一下了,但是一种莫名的失落一直缠绕着我,不能说是因为没讲好,因为这是我讲这节课以来发挥最好的一次,思来想去是因为我要告别这次活动而失落。说实话准备课的过程是煎熬,但这个过程也是享受,这两个星期的所学所获抵得上两年,我在这两个星期里体会到了学有所乐,感受到趁年轻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研员评课:1、目标明确,落实到位。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的特点用词准确,张老师在教学中,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渗透说明文用词特点,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