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5108737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1刖言本规程参照国际法法制计量组织(OIML)技术工作导则第二部分:OIML国际建议和国 际文件起草与表述规则、JJG1002-8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和GB3100-93国际单位 制及其应用编写的。2范围适用于新安装、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具有紫外-可见光、荧光和示差折光率检测器的高 效液相色谱仪(以下简称仪器)的检定。2.1原理本仪器用于分离和测定有机混合物中的化学成分。样品以溶液状态进入色谱柱后, 在流动相的推动下,逐步被分离成单个的组分。然后依次通过色谱检测器进行检测。根 据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峰值而进行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2(2构成输液登一-这样明一h分高戳衡愕J

2、 I廓器推1绘图机一忸录仪或包谱卫作图1元素分析仪构成方框图3计量单位参见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中的有关条文。4计量要求其计量特性和指标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5技术要求5(1外观要求5(1(1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仪器系列编号、产品合 格证书及操作使用说明书,仪器外表完好,面板字迹清晰。5(1(2仪器整机部件:调节旋纽、按键、开关及指示灯应能正常工作,电缆线插件应 接触良好。5(2安装条件5(2(1仪器应平稳地安装在牢固的操作台上,电缆接插件紧密配合,接地良好。5(2(2高压气瓶与仪器连接应使用专用管道和接头。编特性项目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折光率检测

3、器号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2,5)%2,泵流量稳定性误差S?(1,2)% R3柱恒温箱温度?T?2? ;T?1? C-4-4-74,基线噪声?5X10AU ?5X10AU ?5X10AIU-3-3-65,基线漂移?5X10AU/h ?5X10AU/h ?5X10AU/h-8-6 灵敏度?10g/ml ?104g/ml-8-10-67,最小检测量?5X10g/ml ?5X10g/ml ?5X10g/ml38线性范围?109 ,定性重复性RSD?1.5%10 ,定量重复性RSD?3%,带星号的项目为必须鉴定的项目5(3检定环境5(3(1室内环境: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室内排风良

4、好,且不应 放置与测定无关的其他杂物。5(3(2室内温度:10?30?(温度波动应不大于?3?/操作期间;使用折射率检测器时应 不大于2?)。5(3(3室内相对湿度:?85%。5(3(4 电源:电压(220?22)V;频率:(50?0.5)Hz。5(4检定设备和试剂5(4(1分析天平:最大称量100g,最小分刻度0.1mg,或其它微量自动电子天平。经 检定合格。5(4(2秒表:分度值应小于0.1s,经检定合格。5(4(3容量瓶:50ml 10个,经检定合格。5(4(4玻璃水银温度计:0?150?,分刻度0.1?,1支,经检定合格。5(4(5注射 器:10M,50M各两支,经校准合格,10ml两

5、支。5(4(6标准物质和试剂:萘、硫酸奎宁为标准物质;丙三醇、异丙醇、丙醇试剂的等 级和溶液的配制方法见附录B。5(4(7甲醇(HPLC纯)、水(石英亚沸重蒸去离子水),及其它分析纯的无机试剂,在 使用前需过滤,脱气。5.5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5(5(1泵流量的检定:连接好色谱柱和检测器,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 待流速(或压力)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已称量过的容量瓶按表2的设定流量分别准 确收集流动相,再称量。按式(1)和式(2)分别计算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和泵流量稳定 性误差S。RSs=(Fm-Fs)/ Fs(1)S=(Fmax-Fmin)/(2)R式中:Ss流量设定值误差

6、Fm(m-m)XpXt,流量实测值21im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2m容量瓶的质量1Fs流量设定值p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it流动相的收集时间S流量稳定性误差RFmax -测量列中的流量最大值Fmin -测量列中的流量最小值-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表2 Ss及S的检定R0.5 1.0 2.0 流量设定值 Fs/(ml/min)3 3 3测量次数25 15 10流动相收集时间(t/min)Ss 5% 3% 2%允许误差S 3% 2% 2% R注: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定泵的检定流量。每当变换流量设定值后,应等待流量稳定 后方可收集测量流量。测定顺序可随意选择,但对同一流量的测定应3次设定和测量, 取其平均值

7、。5(5(2柱恒温箱温度的检定按仪器说明书选择最低和最高可控温度点,将水银温度计插入柱箱内,待温度指示 稳定后,记录仪器温度指示值及水银温度计指示值,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共计7次, 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设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及测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5(5(3定性和定量重复性的检定:在仪器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用微量注射器或定体积进样管注入适量的标准溶液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用萘;荧光检测器用硫酸奎宁;折光检测器用丙三醇等),记录峰保留 时间和峰面积,连续测量8次,分别以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按式(3)计算定性和定量重 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式中:Xi-第次测得的保留时间或峰面积-次测量结果的算术

8、平均值i-测量序号n-测量次数5(5(4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性能的检定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按仪器说明书联接好仪器各组件。用甲醇为流动相,流量 1.0ml/min;吸收波长254nm,范围最灵敏档;记录纸速度5mm/min10mm/min。待基线稳 定后,运行基线性30min40min,测量并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最小检测浓度:经基线检测后,拆除色谱柱。在静态条件下,用注射器直接注入 2ml5ml、-84X10g/ml萘的甲醇溶液于样品池中,其响应峰高应大于或等于两倍基线噪声峰 峰高。按式(4)计算其最小检测量浓度。p=2XHXp/H(4) iN式中:p最小检测浓度iH噪声峰高(记录仪格数或实测

9、高度)NP样品浓度H样品峰高(记录仪格数或实测高度)线性范围:经最小检测浓度检测后,以2%异丙醇的水溶液为甲溶液;系列丙酮-2%异 丙醇的水溶液为乙溶液;用甲溶液冲洗样品池若干次,待基线稳定后,将其调至零点位 置,然后依次注入0.1%、0.2%1.0%的乙溶液于样品池中,记录各溶液的响应峰值。各重复测定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对丙醇含量与峰值作图,找出曲线拐点(比理 论值低5%处),此为线性范围的上限值并按式(4)计算其最小检测浓度值p,再求出p/p 比值,即为检测器(丙ihi酮)的线性范围。5.5.5荧光检测器性能的检定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连接好检测器与记录仪,吸收范围最灵敏档,激发波长345

10、nm, 发射波长455nm,记录纸速10mm/min。待检测器温度稳定后,在静态条件下,用注射器 向样品池注入丙酮水溶液冲洗数次。然后,再注入5ml的丙酮,堵住样品池的出口,5min后,再注入5ml 0.05mol/L的HSO水溶液(不应有气泡),然后运行基线30min40min, 测量并计24算机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值。最小检测浓度和灵敏度:经基线检测后,用注射器慢慢注入约3ml 0.05mol/L的HSO 水溶24-8液于样品池中,待基线稳定后,将其调至零点位置。然后用注射器将10g/ml 硫酸奎宁的硫酸(0.05mol/L)水溶液注入样品池中,其响应值应达到满量程的70%以上, 重复测定3

11、次,测量峰值,取其算术平均值,按式(4)计算最小检测浓度,并计算灵敏 度。线性范围:经最小检测浓度检测后,吸收范围改为中间位置,用注射器向样品池注 入5ml-5-50.05mol/L的HSO水溶液以冲洗样品池。然后用注射器依次将1 X10g/ml、 2X10g/ml、24-5-43X10g/ml1X10g/ml 的硫酸奎宁硫酸(0.05mol/L)水溶液注入样品池中,分别记录其响应峰值,各重复测定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然后对硫酸奎宁 浓度与响应峰值作图,找出曲线拐点(比理论值低5%处),此为线性上线值p。并按式(4) 计算其最小检测浓度值c,hi再求出p/p比值,即为其线性范围。hi5(5(6

12、折光率检测器性能的检定基线噪声和漂移:连接好色谱柱、检测器及仪器的其它部分,以纯水为流动相,流量 1ml/min,参比池亦为纯水,范围选择最灵敏档。待仪器稳定后,运行基线30min40min, 测量并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值。最小检测浓度和灵敏度:拆除色谱柱,用蒸馏水冲洗样品池,范围选择最灵敏档,待 基线稳-4定后,将其调至零点位置。用注射器将10g/ml的丙三醇水溶液注入样品池中, 其响应峰值应达到满量程的70%以上,重复测定3次,测量峰值,取其算术平均值,按 式(4)计算最小检测浓度,并计算灵敏度。-6-5线性范围:用蒸馏水反复冲洗样品池和参比池,然后依次向样品池注入10g/ml, 10g/ml,-4-3-3-3-310g/ml,2X10g/ml,3X10g/ml,4X10g/ml,5X10g/ml的丙三醇 水溶液,分别记录响应峰值,对丙三醇浓度与峰值作图,求出曲线拐点(比理论值低5%处),此点为线性上限p。用式(4)计算其最小检测浓度值p,再算出p/p比值,即为其线性范围。hihi说明:上述检定中使用的色谱柱均为C反相色谱柱。186计量管理6(1检定结果处理经检定后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在检定结论中需明确说明被检定的仪器应属于何 种级别、是否合格、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6(2检定周期本仪器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检定周期为两年,若更换部件或对仪器性能有怀疑时, 应随时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