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510865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胁肋胀痛一般见于( ) A 肺阴虚 B脾胃虚弱 C肝气郁结 D心阳暴脱2、“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种关系 ( )A对立制约 B消长平衡 C相互转化 D互根互用3、脾病及肾属于 ( )A母病及子 B子病及母 C相乘 D相侮4、情志变化属木的是 ( )A喜 B怒 C悲 D恐5、以下哪一项不属土 ( )A五季之夏 B五方之中 C五味之甘 D五体之肉6、“水谷之海”是指( )A脾 B胃 C大肠 D小肠7、与黄疸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心与小肠 B肺与大肠 C肝与胆 D 脾与胃8、下列哪项属于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

2、( ) A 运行气血 B调节体温 C主司呼吸 D 激发脏腑功能活动9、粘滞重浊的病邪 ( )A暑邪 B湿邪 C风邪 D寒邪10、怒则气 ( )A下 B结 C缓 D上二、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炮制 2、心主血脉 3、配伍 4、盗汗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如何贮藏中药?2、 腧穴的作用有哪些?3、 什么叫解表药?运用解表药时应注意什么?4、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中医方剂组成原则是什么?各组成成分在方剂中起什么作用?四、 何为气虚证?其证候特点是什么?常用治疗方药有哪些?(20分)(一)套题参考答案:一、1、C 2、D 3、C 4、B 5、A 6、B 7、C

3、 8、B 9、B 10、D 二、1、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多种加工处理过程。2、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濡养全身的功能。3、根据病情的需要、药物的性能及用药法度,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4、入睡汗出,醒后汗止。多见于阴虚。三、1、采集后的中药,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大多数药物需要晒干;芳香性质的药物需要阴干;动物脏器等药物需要烘干。(4分)不同的药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贮存。植物的果实种子,宜放在缸罐中贮存;(2分)动物药,如蚯蚓、白花蛇等宜放在石灰缸内贮存;(2分)根、茎、叶等宜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或木箱内贮存,并注意定期检查,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霉烂、虫蛀、鼠咬、挥发、

4、变色等,以免降低药效或造成浪费。(2分) 2、近治作用:所有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和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3分)远治作用: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可循经治疗远端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调节全身机能的作用。(3分)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对机体不同状态起双向良性调整作用。(3分)某些腧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治疗作用。(1分)3、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称为解表药。(4分)解表药味辛芳香,易于挥发,不宜久煎;(2分)发汗不宜过度,以免耗散阳气、损伤津液;(2分)对于多汗、热病伤津、失血、吐泻、久患疮疡等不宜使用。(2分)4、 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分) 怡畅情志(1分) 谨和五味(1分) 适度锻炼(2分) 房事有节(2分) 防邪侵害(2分)5、 方剂的组成原则为“君、臣、佐、使”。(2分)方剂中针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为君药。(2分)方剂中辅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主病主证的药物为臣药。(2分)佐药的作用有三:佐助、佐制、反佐(2分)使药的作用有二:引经、调和药性(2分)四、 体内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称为气虚证。以脾、肺、肾三脏元气亏虚最为常见。(5分)证候特点:语言低微,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畏风,活动后诸证加重,舌淡、脉虚。(10分)常以补气、健脾、益肺之品如党参、黄芪、白术等为主组成补气剂,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5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