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510853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章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调试 119.1检测仪表的安装与调试19.1.1安装通则19.1.1.1自控仪表的安装程序自控仪表的安装进入一般在土建基本完工,工艺管道和设备安装达70%以上时,自控仪表专业才能施工高潮。仪表安装需与管道和其他专业交叉配合,一般安装程序是:1、控制室盘、箱、柜组装及现场一次点的定位,控制室设备的基础槽钢制作安装,各种管、线、槽进出位置的确定、预留孔洞、预埋件的检查,并与有关专业的现场配合。2、附件制作与桥架安装。自控仪表支架,附件、附属容器、扩大管、穿墙板、保护箱的制作安装。3、控制室设备配管、配线、校线、接线,现场电缆、补偿导线敷设、仪表一次调试,气动管线敷

2、设、阀门安装等。4、现场自控仪表就位安装,现场自控仪表与控制室设备的接线、校线。5、管路支架防腐。6、管道吹扫、试压。与工艺管道设备一起进行,试压吹扫完毕后,用孔板换下厚垫,换上调节阀,仪表设备。7、进行回路系统试验和信号联锁系统试验。配合工艺单体试运转。8、整理安装交工资料,准备中间交接。自控仪表安装一般规定1、就地安装仪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线充足,操作和维修方便;不宜安装在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磁场干扰、高温、温度变化剧烈和有腐蚀性气体的地方;(2)仪表的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2-1.5米。就地安装的显示仪表应安装在手动操作阀门时便于观察仪表示值的位置。2、仪表

3、安装前应外观完整、附件齐全,并按设计规定检查其型号、规格及材质。3、仪表安装时不应敲击及振动,安装后应牢固、平正。4、设计规定需要脱脂的仪表,应经脱脂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5、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宜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当必须与工艺管道同时安装时,在工艺管道吹扫时应将仪表拆下。仪表外壳上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仪表与工艺管连接时,仪表上法兰的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一致,固定时应使受力均匀。6、直接安装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安装完毕,应随同工艺系统一起进行压力试验。7、仪表及电气设备上接线合的引入口不应朝上,以避免油、水及灰尘进入盒内,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8、

4、仪表和电气设备标志牌上的文字及端子编号等,应书写正确、清楚。9、仪表及电气设备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线前应校线并标号;(2)剥绝缘层时不应损伤线芯;(3)多股线芯端头宜烫锡或采用接线片。采用接线片时,电线与接线片的连接应压接或焊接,连接处应均匀牢固、导电良好;(4)锡焊时应使用无腐蚀性焊药;(5)电缆(线)与端子的连接处应固定牢固,并留有适当的余度;(6)接线应正确,排列应整齐、美观;(7)仪表及电气设备易受振动影响时,接线端子上应加弹簧垫圈;(8)线路补偿电阻应安装牢固,拆装方便,其阻值允许误差为0.1欧姆。19.1.1.3自控仪表的调试自控仪表的调试工作:自控仪表的调试工作是自控仪

5、表施工过程的组成部分,自控仪表虽然已在制造厂校验和调整,但经过运输、现场的安装,必须在安装前和安装后根据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分别进行单体调试、系统调试。1调试准备:收集准备有关技术资料、文件、图纸;进行现场调查;技术交底;编写调试方案;准备专用工具。2单体调试:仪表安装前,在试验室进行的调试,调试内容有:(1)常规检查:1)仪表外观完整无损、铭牌、型号规格、部件、插件、端子、接头、固定附件等应齐全。2)电气线路绝缘应符合要求。3)自控仪表受压部件的密封性检查。(2)单体调试:单体调试按国家或行业标准及产品说明书、调试规范要求进行,对仪表的零点、范围、误差等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3)系统调试:

6、系统调试是在自控仪表设备安装完毕后对回路系统进行的调试。首先要对安装工作完成的确认。再进行检测、调节、联锁报警、顺序控制系统的调试。调试方法:1)检测系统调试:在检测系统的发生端(变送器、检测元件处)输入模拟信号,从显示端读取数据,其系统误差应小于系统各单元允许误差平方和的方根值。2)调节系统调试: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及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以手动方式操作检查调节阀从始点到终点的全行程动作情况。在系统信号发生端输入模拟信号。进行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测试。3报警系统的调试:检查报警系统接线。对系统内的报警设定器、仪表报警发讯装置,按设计要求进行庙宇值的整定。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输

7、入模拟报警信号,对报警标记、音响、灯光等信号进行确认。4顺序控制系统调试对联锁或顺序控制逻辑线路检查接线确认正确。对运行的时间庙宇顺序条件值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定,并按时序加入条件信号,对系统动作进行确认。联锁系统加入事故接点信号,在输出端输出正确。接口试验接口试验是指仪表-电气、仪表-计算机、仪表与通讯以及该项工程仪表与其他项目工程仪与其他项目工程仪表的接口试验。该试验按发讯方向向受讯方向逐项逐点地加信号,在受讯方向的信号终点进行确认。对采用通讯总线的系统,可按通讯内容,逐项逐点地确认。5试车自控仪表试运转分单体试车、无负荷联动试车、负荷联动试车。(1)单体试车:主要是传动设备的试运转,相关的自

8、动化仪表系统均应启动,压力指示,压力指标,轴承温度、报警和联锁系统等功能的确认。(2)无负荷联动试车:该阶段是在传动设备单体试运正常,管路已通畅,原则上所有自控设备应全部投入运行。调节系统投运时,应先置手动待工况稳定后再投入自动方式,计算机联动方式联动按顺序进行。并根据水工艺流程的水处理程序,用直接的或模拟的方法建立启动条件、工作条件、中断条件、非常停止条件、时序条件来满足全流程联动试运转的进行。(3)负荷联动试车:该阶段是在无负荷联动试运完成后,首先启动检测系统,报警系统、顺控系统,待上述系统运行正常后,进行调节系统的投入,并进行参数整定,整定在最佳值上。6竣工、验收和交付生产负荷试车正常进

9、行72小时后,按工业自动化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93-86)规定移交给建设单位,与此同时,应移交一份完整的交工资料包括如下内容:(1)工程交工证书(2)中间交接证书(3)自控仪表设备移交清单(4)未完工程明细表。(5)安装校验、试车记录包括:1)各类自控仪表设备安装记录;2)各类自控仪表设备调校记录;3)系统回路调试记录;4)特殊工程、隐蔽工程记录;5)管路敷设、试压、脱脂记录;6)电缆、补偿导线敷设记录。(6)设备、材料代用通知单。(7)设计变更汇总表。(8)竣工图。(9)其他事项。19.1.2取样部件的安装19.1.2.1安装通则1、取样部件的安装,应在设备、管道制造加工、安装同时进行。

10、2、在管道或设备上安装取样部件需开孔或焊接时,应在其作防腐和压力试验前进行。3、在砌体或混凝土上安装取部件应在砌筑或浇注时预埋,或者预埋安装管道和预留安装孔。4、取样阀门与工艺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19.1.2.2压力取样1、压力取样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有代表性的介质流束稳定的地方。2、压力取样部件与温度取样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样部件的上游侧。以避免对测压的干扰。3、压力取样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工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4、测量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介质的压力时,取部件应倾斜向上安装。在水平的工艺管道上宜顺流束成锐角安装。5、当测量温度高于60的液体、蒸气和可凝

11、性气体的压力时,就地安装的压力表的取样部件应带有环形或U型冷凝弯。6、压力取样部件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气体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2)测量液体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3)测量蒸汽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7、取样测压管进入传感器以前应设有阻尼装置,以利测到稳定的压强数值。8、应注意取样口安装高度对测量数值的影响,并在显示数值上加上取样口测压点的高差转换成的压强值。流量取样取样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参考最小长度:(3)装取源处流量计表上下游的直管段

12、距离(表19-1)表19-1 2、在节流件的上游侧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温度计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0.03倍工艺管道内径时,不小于5倍工艺管内径;(2)当温度计套管直径在0.03到0.13倍工艺管道内径之间时,不小20倍工艺管道内径;3、在节流件的下游侧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距离不应小于5倍工艺管道内径。4、夹紧节流件用的法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法兰与工艺管道焊接后管口与法兰密封面应平齐;(2)法兰面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3)法兰应与工艺管道同轴,同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式:t0.015D(1/-1)式中:t

13、-同轴度允许偏差;D-工艺管道内径;-工作状态下节流件的内径与工艺管道内径之比。(4)采用对焊法兰时,法兰内径必须与工艺管道内径相等。5、节流装置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气体和液体流量是,应符合本手册19.1.1.2章节中第6条的规定;(2)测量蒸汽流量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6、孔板或喷咀采用单独钻孔的角接取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分别与孔板或喷咀上、下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应等于取压孔直径的一半;(2)取压孔的直径宜在4-10mm之间,上、下游侧取压孔的直径应相等;(3)取压孔轴

14、线,与孔板或喷咀上、下游侧端面形成的夹角应小于或等于3。7、孔板采用法兰取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游侧取压孔轴线,分别与孔板上、下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应等于25.40.8mm;(2)取压孔的直径宜在6-12mm之间,上、下游侧取压孔的直径应相等;(3)取压孔的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垂直。8、孔板采用D和D/2取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游侧取压孔的轴线与孔板上游侧端面间距离应等于D0.1Dl;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与孔板上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应等于:当0.6时,0.5D0.02D;当0.6时,0.5D0.01D。(2)取压孔的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垂直,上、下游侧取压孔的直径应相等。9

15、、用均压环取压时,取压孔应在同一截面上均匀设置,且上、下游侧取压孔的数量必须相等。10、测量蒸汽流量设置冷凝器时,两个冷疑器的安装标高必须一致。11、毕托管、文丘里式毕托管和均速管等流量检测元件的取源部件的曲线,必须与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其上、下游侧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12、安装节流件所规定的最小直管段,其管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19.1.2.4水质分析取样安装注意事项(1)用于水处理工艺控制、调节的水质参数的水样分析取源部件的取样点一定保证取样的代表性,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处的水体或气体应保持流动和稳定,灵敏反映水样的真实成分。(2)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的水样取源部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取样为气体时,取样口应设在管道的上半部;2)取样为液体时,取样口应设在管道下半部和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3)当所取的样品含有杂质时,气体内含有固体,或液体含杂质时,取样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应大于15。(4)水样取样泵和输样管最好采用非金属或不锈钢的产品,如PXC、ABC等,以减少金属离子析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