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实习全套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108363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工实习全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车工实习全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车工实习全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车工实习全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车工实习全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工实习全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工实习全套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八:车梯形螺纹8.1梯形螺纹的刃磨一、实习教学要求1.了解梯形螺纹的几何形状和角度。2.掌握梯形螺纹的刃磨方法和刃磨要求。3.掌握用样板检查,并修磨刀尖的方法二、相关工艺知识1.梯形螺纹车刀的几和角度和刃磨要求梯形螺纹有英制和米制两类,米制牙型角30,英制29,一般常用的是米制螺纹。梯形螺纹车刀分粗车刀和精车刀两种。.梯形螺纹车刀的角度。(见课题图).两刃夹角 粗车刀应小于牙型角,精车刀应等于牙形角。.刀尖宽度粗车刀的刀尖宽度应为13螺距宽。精车刀的刀尖宽应等于牙底宽减0.05。纵向前角粗车刀一般为15左右,精车刀为了保证牙型角正确,前角应等于0,但实际生产时取510。纵向后角一般为68。

2、两侧刀刃后角a1(35)a2(35)梯形螺纹的刃磨要求。用样板校对刃磨两刀刃夹角。图示有纵向前角的两刃夹角应进行修正。车刀刃口要光滑、平直、无虚刃,两侧副刀刃必须对称刀头不能歪斜。用油石研磨去各刀刃的毛刺。三、看生产实习图和确定加工步骤刃磨步骤:1.粗磨主、副后面,刀尖角初步成形。2.粗、精磨前面或前角。3.精磨主后刀面、副后刀面刀尖用样板修正。四、注意事项1.刃磨两侧副后刀面时,应考虑螺纹的左右旋向和螺纹升角的大小,然后确定两侧后角的增减。2.刃磨高速钢车刀,应随时冷却,以防退火。3.梯形螺纹车刀的刀尖角的角平分线应与刀杆垂直。8.2车梯形螺纹一、 实习教学要求:1、 了解梯形螺纹的作用和技

3、术要求。2、 掌握梯形螺纹车刀的修磨。3、 掌握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4、 掌握梯形螺纹的测量、检查方法。二、 相关工艺知识梯形螺纹的轴向剖面形状是一个等腰梯形,一般作传动用,精度高;如车床上的长丝杠和中小滑板的丝杠等。1、 螺纹的一般技术要求(1)螺纹中径必须与基准轴颈同轴,其大径尺寸应小于基本尺寸。(2)车梯形螺纹必须保证中径尺寸公差。(3)螺纹的牙形角要正确。(4)螺纹两侧面表面粗糙度值要低。2、 梯形螺纹车刀的选择和装夹(1)车刀的选择 通常采用低速车削,一般选用高速钢材料。(2)车刀的装夹车刀主切削刃必须与工件轴线等高(用弹性刀杆应高于轴线约0.2mm)同时应和工件轴线平行。刀头的角平

4、分线要垂直与工件的轴线。用样板找正装夹,以免产生螺纹半角误差。如下图所示 3、 工件的装夹一般采用两顶尖或一夹一顶装夹。粗车较大螺距时,可采用四爪卡盘一夹一顶,以保证装夹牢固,同时使工件的一个台阶靠住卡盘平面,固定工件的轴向位置,以防止因切削力过大,使工件移位而车坏螺纹。4、 车床的选择和调整(1) 挑选精度较高,磨损较少的机床(2) 正确调整机床各处间隙,对床鞍、中小滑板的配合部分进行检查和调整、注意控制机床主轴的轴向窜动、径向圆跳动以及丝杠轴向窜动。(3) 选用磨损较少的交换齿轮。5、 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1) 螺距小于4mm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可用一把梯形螺纹车刀,并用少量的左右进给车

5、削。(2) 螺距大于4mm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梯形螺纹,一般采用分刀车削的方法。粗车、半精车梯形螺纹时,螺纹大径留0.3mm左右余量且倒角成15选用刀头宽度稍小于槽低宽度的车槽刀,粗车螺纹(每边留0.250.35mm左右的余量)用梯形螺纹车刀采用左右车削法车削梯形螺纹两侧面,每边留0.10.2mm的精车余量,并车准螺纹小径尺寸,见下图a、b。 精车大径至图样要求(一般小于螺纹基本尺寸)。选用精车梯形螺纹车刀,采用左右切削法完成螺纹加工,见上图c、d。6、 梯形螺纹的测量方法:(1)综合测量法 用标准螺纹环规综合测量(2)三针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测量外螺纹中经的一种比较精密的方法。适用于测量一些精度要

6、求较高、螺纹升角小于4的螺纹工件。测量时把三根直径相等的量针放在螺纹相对应的螺旋槽中,用千分尺量出两边量针顶点之间的距离M,如图下所示 例:车Tr326梯形螺纹,用三针测量螺纹中径,求量针直径和千分尺读数值M?量针直径dD=0.518P=301mm千分尺读数值 Md2+4.864dD-1.866P29+4.8643.1-1.8666=29+15.08-11.20=32.88mm测量时应考虑公差,则M32.88 0.118mm为合格。三针测量法采用的量针一般是专门制造的,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也用优质钢丝或新钻头的柄部来代替,但与计算出的量针直径尺寸往往不相符合,这就需要认真选择。要求所代用的钢丝或

7、钻柄直径尺寸,最大不能在放入螺旋槽时被顶在螺纹牙尖上,最小不能放入螺旋槽时和牙底相碰,可根据下表所示的范围内进行选用。(3)单针测量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只需用一根量针,放置在螺旋槽中,用千分尺量出螺纹大径与量针顶点之间的距离A。三、 看生产实习图和确定加工步骤 加工步骤:(1) 一夹一顶装夹工件。(2) 工件伸出60mm左右,找正夹紧。(3) 粗、精车外圆320 0.375长50。(4) 车槽63.5深。(5) 两端倒角,粗车Tr326梯形螺纹。(6) 精车梯形螺纹至尺寸要求。(7) 检查卸车。加工步骤:(1) 车总长两端钻中心孔。(2) 两顶尖装夹,粗车外圆23长76。(3) 调头粗车外圆1

8、8长50及外圆32+0.2 0。(4) 32外圆两端倒角2450。(5) 粗车Tr326梯形螺纹。(6) 精车梯形螺纹外圆320 _0.375。(7) 精车梯形螺纹至尺寸要求。(8) 精车外圆170 _0.018长50。(9) 调头粗、精车外圆220 _0.021长36、200 _0.02长24及M16螺纹至图样要求。(10) 检查卸车。四、 容易产生的问题1、 梯形螺纹车刀两侧副切削刃应平直,否则工件牙型角不正;精车时刀刃应保持锋利,要求螺纹两侧表面粗糙度要低。2、 调整小滑板的松紧,以防车削时车刀移位。3、 鸡心夹头或对分夹头应夹紧工件,否则车梯形螺纹时工件容易产生移位二损坏。4、 车梯形

9、螺纹中途复装工件时,应保持拨杆原位,以防乱牙。5、 工件在精车前,最好重新修正顶尖孔,以保证同轴度。6、 在外圆上去毛刺时,最好把砂布垫在锉刀下进行。7、 不准在开车时用棉纱擦工件,以防出危险。8、 车削时,为了防止因溜板箱手轮回转时不平衡,时床鞍移动时产生窜动,可去掉手柄。9、 车梯形螺纹时以防“扎刀”,建议用弹性刀杆。课题九:车蜗杆和多线螺纹9.1 车蜗杆一、 实习教学要求:1 了解蜗杆的一般技术要求。2 掌握蜗杆有关车削的计算方法。3 掌握蜗杆车刀的刃磨方法和装夹方法。4 掌握蜗杆的车削方法。5 掌握蜗杆的齿厚测量法。二、 相关工艺知识:蜗杆的齿型和梯形螺纹很相似。常用的蜗杆有米制蜗杆(

10、模数),齿型角为20(牙形角40);英制蜗杆(径节)齿型角为1430,(牙形角29)两种。我国一般常用米制蜗杆。齿型又分轴向直廓蜗杆和法向直廓蜗杆。通常轴向直廓蜗杆应用较多。由于蜗杆的齿型较深, 1 蜗杆的一般技术要求切削面积大,因此车削时比一般梯形螺纹更困难些。(1)蜗杆的周节必须等于蜗轮周节。(齿距)(2)蜗杆分度圆上的法向齿厚公差或轴向齿厚公差要符合标准要求。(3)蜗杆分度圆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允许范围。2 米制蜗杆车削时的有关尺寸计算:3 蜗杆的车削方法:(1)蜗杆车刀一般选用高速钢材料车刀,在刃磨时,其顺走刀方向一面(左侧)的后角必须相应的加上导程角。 为了增强刀头强度,而背向走刀方向

11、一面(右侧)后角应相应减去一个导程角。即:左侧后角=35+导程角 。 右侧各角=35 导程角 。1) 蜗杆粗车刀: 车刀左右刀刃之间的夹角要小于牙形角。(39030) 刀头宽度要小于齿根槽宽。 应磨有10015纵向前角。 径向后角608。 左刃后角(305)+导程角 。 右刃后角(305)导程角 。 刀尖适当倒圆。2) 蜗杆精车刀: 车刀左右刀刃之间的夹角等于牙形角。 为了保证齿型角一般前角磨成0,这种车刀切削轻快,排屑顺利,可获得较细的表面粗糙度和较高的齿形精度,但车刀前端刀刃不能顺利切削,只能精车两侧齿面。 (2)蜗杆车刀的装夹.精度要求不高的蜗杆或蜗杆的粗车可以采用角度样板来装正车刀。装

12、夹精度要求较高或模数较大的蜗杆车刀,通常采用万能角度尺来找正车刀刀尖位置。就是将万能角度尺的一边靠住工件外圆,观察万能角度尺的另一边与车刀刃口的间隙。如有偏差时,可转动刀架或重新装夹车刀来调整刀尖角的位置。如下图: (3)车削方法:采用开倒、顺车切削。蜗杆的切削方法和车梯形螺纹相似,可以用分层切削法。粗车后,留精车余量0.20.4mm。由于蜗杆的螺距大,齿型深,切削面积大,因此精车时,采用均匀的单面车削。如果切削深度过深,会发生“啃刀”现象。所以在车削中,应观察车削情况,控制车削用量,防止“扎刀”。 4.蜗杆的测量方法:(1) 用三针和单针测量,方法与测量梯形螺纹相同。(2) 齿厚测量法.是用

13、齿轮游标卡尺测量蜗杆分度圆直径处的法向齿厚。见下图:(3) 齿轮游标卡尺由互相垂直的齿高卡尺和齿厚卡尺组成,测量时将齿高卡尺读数调整到齿顶高(蜗杆齿顶高等于模数mx)法向卡入齿廓,亦使齿轮卡尺和蜗杆轴线相交成一个导程角的角度,做少量转动,使卡角与蜗杆两侧面接触,(利用微调调整)此时的最小读数即是蜗杆分度圆直径处的法向齿厚Sn。三、看生产实习图,分析加工工艺,确定练习步骤。1. 工艺分析:蜗杆轴材料为45钢,模数mx=3,法向齿厚4.70 ,齿面表面粗糙度值Ra1.6 。为达到上述要求工序安排应将粗、精车分开。为保证蜗杆分度圆直径与外径的同轴度要求,精车时应采用两顶尖加工。加工前应检查、调整机床

14、,按要求调整进给箱手柄,精心刃磨蜗杆车刀。2. 加工步骤:(1)一夹一顶装夹,粗车18,长40至19mm,长39.5mm。(2)调头装夹。粗车外圆18,长30mm和32mm外圆,放精车余量0.2mm,并粗车蜗杆螺纹。(3)两顶尖装夹,精车蜗杆外径32mm及两端倒角20。(4)精车蜗杆至齿厚尺寸要求。(5)精车18mm,长30至尺寸要求。(6)调头两顶尖装夹,精车18,长40至尺寸要求,并控制蜗杆长50mm。(7)倒角145。(8)检查。四、容易产生的问题和注意事项1. 车单线蜗杆时,应先验证周节。(齿距)2. 由于蜗杆的螺纹升角大,车刀的两侧副后角应适当增减,精车刀的刃磨要求是:两侧刀刃平直,表面粗糙度小。3. 对分夹头应夹紧工件,否则车蜗杆时容易移位,损坏工件。4. 粗车时应调整床鞍同床身导轨之间的配合间隙,使其稍紧一些,以增大移动时的摩擦力,减少床鞍窜动的可能性,但这个间隙也不能调的太紧,以用于能平稳摇动床鞍为宜。5. 加工模数较大的蜗杆,粗车时为了提高工件的装夹刚度,使它能够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应尽量缩短工件的长度,或使用四爪单动卡盘装夹。精车时要保证工件的同轴度,应以两顶尖孔定位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