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108274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德市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1327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冀政办函201372号)要求,为提高全市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流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为重点,以项目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着眼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加快完善流通网络,做强流通主体,提升流通功能,规范流通秩序,全面推进流通体制改

2、革与发展,推动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努力提升流通和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商品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15%以上,从业人员年均增加1万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流通主体竞争力明显提升,流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现代流通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基本形成布局科学、设施完善、业态丰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便民利民的现代流通体系。二、重点工作(一)强化大型商贸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建设,打造高端消费平台围绕城市商业功能区,着力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品位高尚、环境优美的城市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和大型商

3、业综合体。重点推动承德金龙皇家广场等10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和招商,金龙皇家广场、名城时代广场、嘉和广场、平泉万城新天地2013年底竣工运营,大润发超市试营业;红星美凯龙、承德县新合作广场加快建设进度。培育承德碧峰门民俗文化街等7个特色商业街区,承德碧峰门民俗文化街招商运营工作全面完成,启动碧峰门文化园区建设;双滦区御道步行街、围场御道口旅游文化广场、平泉玉宇明珠广场特色商业街区等年底正式运营;双滦区下店子风情街力争开工建设。2014年宜佳旺二期、金亿达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工建设。各县区确保每年谋划、开工、竣工亿元以上商业综合体不少于1个;2015年前新建23个特色商业街区。(市商务局牵头,市发

4、改委、国土局、住建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二)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承德市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承德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中国北方(平泉)食用菌交易市场等1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建设、改造升级承德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平泉榆树林子等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的重点农产品市场10个,提升加工配送、冷链物流和电子结算等市场功能,力争培育1-2家大型农产品市场为全省农产品流通骨干市场。充分发挥福满家集团、宽广集团等8个重点农超对接连锁超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农超对接能力,扩大对接规模,力争超市农产品直采比例达到50%以上、生鲜农产品超市销售所占比重达到30%以上。积

5、极探索以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共建设配套等形式,建设和改造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建设社区惠民蔬菜直销店50个、蔬菜平价直营店30个。各县区每年新建、改造高标准农贸市场12个,谋划、新建、改造批发市场1个。(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农委、工商局、供销社、粮食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三)加强大型商品市场新建、改造,活跃城乡经济发展做好现有金龙建材城、温州小商品城、易顺二手车交易市场、庞大汽车产业园、晨阳汽配城、吴营汽修城等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完善仓储、交易、物流等设施,提高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培育中国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燕塞汽车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新兴企业。各县区结合

6、本辖区实际,每年新建、改造1家专业市场;每个县区培育形成1-2个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或区域性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市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交运局、工信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带动特色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1258号),重点抓好平泉食用菌、宽城板栗2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和马铃薯、山楂、透水砖、有机奶、杏仁、山里红等6个特色产业交易网站升级改造。每年新建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网站5个以上,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及单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工商局、工信局

7、、农委、供销社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促进全市经济发展重点抓好承德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和平泉华北物流园两大物流园区建设,推进高新区上板城物流园区、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六沟新兴产业聚集区物流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进一批大型战略投资者和实力强、规模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我市物流园区,形成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工商局、工信局、农委、交运局、供销社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六)培育壮大市场流通主体,带动商贸流通业发展鼓励双百购物、蓝岛大厦、宽广超市、福满家集团、鸿兆商城、北雁商场等现有

8、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加快改造升级,优化营销方式,提升企业档次和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住宿餐饮业质量整治提升行动,鼓励各大住宿、餐饮企业加强自身改造升级,实现硬件水平、接待档次、服务水平、诚信形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快引进发展一批高档次和特色鲜明的住宿、餐饮企业,推动承德满汉全席等餐饮企业跻身全国百强。搭建为中小流通企业提供信贷融资、市场开拓、科技应用和管理咨询服务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各县区每年改造提升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1-2家,扶持中小型企业3-5家。(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旅游局、工信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七)扩大流通领域对

9、外开放,带动全市流通水平整体提升建立和拓宽与国内外500强和知名大型流通企业对接合作渠道,围绕京沈高铁商圈、机场商业中心等项目,积极引进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零售商、国际连锁酒店、京津大型商贸企业来我市发展,建设分店、连锁店或各类市场,带动流通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加强与京津合作,建设产地型农产品市场,促进我市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商品进入京津终端市场。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八)提升城乡便民服务功能,完善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充分发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刚性作用,按照新城区一步到位,老城区逐步规范的原则,严把审批和开工建设关,

10、按照规划要求,加快便民商业网点建设及改造步伐,逐步打造5分钟可到便利店、10分钟可到大中型超市和菜市场的“便捷生活圈”。加快社区商业设施建设和业态配套,支持福满家超市等连锁企业进社区设立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便民商业网点;继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力争每年新增省级商业示范社区1个。加快家政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各县区要培育扶持1-2家大型龙头和一批家政服务骨干企业,以网络中心为纽带,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实现便民服务。支持餐饮企业建设现代化中心厨房,发展连锁化、标准化早快餐门店。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培育壮大万村千乡连锁配送企业,扩大万村千乡农家店覆盖

11、面,提高统一配送率,提升网点功能和服务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到2015年,乡镇和村农家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0%和80%,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以上。(市商务局牵头,市农委、工商局、环保局、工信局、供销社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九)构建绿色循环流通体系,美化静化城乡环境抓好以绿色低碳采购、市场和消费为重点的“三绿工程”示范项目,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和以旧换新等循环流通网络建设,建成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6个、绿色回收站100个,实现城乡再生资源全面回收,美化净化城乡环境。加快旧货市场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推动商业建筑和设施节能减排。(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工信局配合,

12、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十)强化市场运行调控监管,构建规范、安全市场秩序1.加强城乡市场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市场运行分析和预警预测,提高监测信息成果转化能力,保障市场供求平衡。(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统计局、粮食局、供销社配合)2.健全市、县两级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加强储备商品管理,扩大猪肉、牛羊肉、食糖、蔬菜、小包装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规模,探索商业代储等多种储备方式,提高应急保供能力。(市发改委、财政局牵头,市商务局、粮食局、供销社配合)3.建立以肉类、蔬菜、酒类、药品等商品为重点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流通追溯体系,维护群众消费安全。(市商务局牵头,市农委、食药监局、

13、供销社配合)4.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配合)5.推进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公安局、工商局、金融办配合)6.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市商务局负责)三、保障措施(一)科学规划布局将承德市商业网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完善社区商业网点配置,新建社区(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小区、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

14、安置住房小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严格社区商业网点用途监管,不得随意改变必备商业网点的用途和性质,拆迁改建时要保证其基本功能不缺失。(市规划局牵头,市住建局、商务局、国土局配合)(二)加强用地保障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流通业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流通业各类用地。在城市黄金地段,优先安排商业用地。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政府对旧城区改建需搬迁的流通业用地,在收回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为原土地使用人安排用地。鼓励各地

15、以租赁方式供应流通业用地。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流通业。制定政府鼓励的流通设施目录,对纳入目录的项目用地予以支持。依法加强流通业用地管理,禁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等名义圈占土地,防止土地闲置浪费。(市国土局牵头,市商务局、住建局、发改委配合)(三)拓宽融资渠道1.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跑部进厅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商贸流通促进专项资金,完善市本级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财政政策,重点支持公益性流通设施、农产品流通体系、城乡便民服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市场监管调控、绿色循环流通、中小流通企业发展、扩大消费等项目建设,强化示范引导,提高资金效益。(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2.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融资倾斜。鼓励银行和金融性机构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发展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商业保理等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上市融资、设立财务公司、发行公司(企业)债券和设立银行间市场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市金融办牵头,人行承德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局、发改委配合)3.加快发展多形式融资。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融资租赁等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补充作用,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市金融办牵头,市商务局、工信局配合)(四)放宽市场准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