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510813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的维护修理和管理设备的维护修理分为方案和非方案两类,除抢修属于非方案外,其余属于方案维护修理。一、日常维护保养1、什么是设备巡检设备巡检是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为了 “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2、什么是设备点检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 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 检查称为点检。3、设备日常巡检与设备定期点检的区别与联系:1设备巡检员是专职人员,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

2、段的设备巡检。他不同于维护人员、检修人员,也不同于维护技术人员, 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设备巡检员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 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查, 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 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故障点、部位、工程和内容,使 点检人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2设备定期点检主要是指设备维修人员,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 运行,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3设备日常巡检和设备日常点检其实是一个岗位,主要负责巡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检查 设备有无异常现象,为维修提供更好的依据,缩短维修

3、时间,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4、设备的维护保养:1 设备劣化1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润滑不良; 灰尘沾污; 螺栓松弛; 受热; 潮湿; 保温不良等。(2) 设备润滑的五个要点: 加油点; 油种; 给油量; 给油周期; 机具;(3) 设备劣化的二种型式: 功能下降型:在使用过程中,产量、效率、精度等性能逐渐降低。 突发故障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坏、失效,使设备停止工作。2) 预防劣化的对策:预防劣化、测定劣化、修复劣化(1)预防劣化:日常点检维护:清扫、加油、紧固、调整、整理 、更换; 清扫:清扫是指干净地擦去设备上的灰尘与污物。机械的密封部位、滑动部位与油压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常常由于

4、灰尘和污物而引起设备磨损、阻塞、泄漏、动作失灵、通电不良和精度下降等, 并进而开展成为设备的突发故障, 导致设备性能下降,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设备的强制劣化。为防止这种强制劣化,首先必须经常注意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彻底清扫。设备清扫不能仅局限于外表的部位,还要擦净设备的每个角落,使设备的磨损、松动、伤痕、变形、裂纹、温升、振动和异音多潜在的缺陷外表化,以便及时对所发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对长期不清扫的设备进行彻底清扫,一台设备有时能发现近百个潜在缺陷,还能发现螺栓折断松动和构件台架、箱体龟裂等设备内在隐患。所以说,清扫并不单纯是为了干净,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设备各个部位、角落的清扫、 抚摸、观察,使

5、设备的潜在缺陷或损坏、温度、声音等异常情况易于发现。清扫是日常点检活动的最根本的工作。 加油:加油是指应及时加满设备的充油部件和使相对运动机件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状O设备不加油那么不能维持正常工作,然而,往往由于工作上的疏忽, 生产现场设备、阀门出现缺油、加油喷嘴和加油器具缺油, 并在其周围积聚灰尘和污物, 导致设备缺乏必要的润也会加速设备有相对运动滑与冷却,致使温升激增,造成设备发热胶合等突发故障。另外,的部件磨损,温度上升所引起的设备某部位劣化,其影响可能逐步扩展到整台设备,成为诱发设备产生各种故障的原因。相反,不注意管理,就会出现以下问题:(a) 没有向责任者说清楚润滑的原理和加油的重要

6、性,以及不加油会造成什么后果。(b) 加油基准(加油点、油种、油量、周期和机具)规定得不完全、工器具不具备或其它 条件不具备。(c) 没有给加油规定必要的时间。 紧固:紧固是指防止设备联接件松动与脱落。设备中用以防止联接部位相互松动与脱落的紧固体,常用螺栓与螺母。在设备使用过 程中应经常检查,一旦发现松动应及时加以紧固,否那么机械联接部位松动就会引起振动,严重时会降低设备原设计的装配精度。一组螺栓、螺母松动所引起的振动,往往会涉及到其他联接件,即使小振动如不及时加以紧固,也会产生设备更大的振动, 最后很可能开展成为设备的一种故障,如联接件的折损、脱落, 往往就是受这种振动影响的结果。实际生产中

7、也确有这种情况,某公司彻底检查设备,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发现有60%是由不同形式的螺栓、螺母缺陷引起的。 调整:简易的调整作业是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的技能和具体实施的内容。及时对机件运行动作及其工作条件进行适当调整是必要的,也是操作人员合理使用设备、正确操作设备不可缺少的一环。 调整不但能使设备运行处于最正确状态, 而且能防止设备隐患 的扩大和劣化的延伸。 例如传动皮带的打滑调整; 限位开关的距离调整; 水泵填料及阀门填 料盖压紧调整等等。 整理和整顿:(a) 整理和整顿标准化:整理和整顿是现场管理的根底。所调整理,就是明确管理对象,确保堆放场所有效利用。对物品的堆放、管理方法等, 应制订管理

8、标准。这主要是管理者的责任。为此,一定要做到简化、改善管理对象。所谓整顿就是遵守、执行制订出的标准。这主要是操作工的责任,要认真执行标准。加强整理整顿,就是简化、改善管理对象,遵守管理标准,将现场的所有物件加以标准化, 以便用肉眼进行管理。(b) 操作工任务的整理:操作工的任务,除了创造根本操作条件和设备运转日常点检以外,主要是操作任务。操作工任务的整理就是要明确各项操作任务,正确掌握各种操作方法和发现问题及处理问题的 程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 简单维修和更换(a)简单维修:简单的小维修由岗位操作人员或专业技术主管来完成,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转来说,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掌握设备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9、这样做可以使生产人员站在管理好 设备的立场上来完成生产任务。(b)改善维修:维持性能(2) 测定劣化:点检检查-良否点检、倾向检查。(3) 修复劣化: 修理:预防预知维修、事后维修; 更新:更新、改造。3)设备的劣化部位:(1) 机械设备的劣化一般发生在以下六个部位 机件滑开工作部位; 机械传开工作部位; 机件旋转工作部位 受力支撑及连接部位; 与原料、灰尘接触、粒附部位; 受介质腐蚀、沾附部位。(2) 电气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电的作用; 高温及温度变化的作用; 机械力的作用; 潮湿的作用; 化学的作用; 宇宙放射线作用。(3) 电气(仪表、计算机)设备的劣化部位: 绝缘部位; 与介质接触、

10、腐蚀部位; 受灰尘污染部位; 受温度影响部位; 受潮气侵入部位。二、设备点检设备的点检是为了维持设备所规定的性能,按标准对规定设备检查点,部位,进行直观检查和工具仪表检查的制度,实行设备点检能使设备的故障和劣化现象早期觉察,早期预防,早期修理,防止因突发故障而影响产量,质量,增加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设备寿命。1.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分工:1) 按点检的周期分:(1)日常点检一一-由岗位操作工或岗位维修工承当。(2)短周期点检一-一由专职点检员承当。(3)长周期点检一-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检修部门实施。(4) 精密点检一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技术部门或检修部门实施。(5) 重点点检

11、一一2 )按分工划分:-当设备发生疑点时,对设备进行的解体检宣或*目密点检。(1)操作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承当。(2) 专业点检一一-由专业点检、维修人员承当。3)按点检方法划分(1) 解体点检。(2) 非解体点检。2.设备点检的主要环节设备点检的内容因设备种类和工作条件不同而差异较大,但各类设备的任何点检,都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1) 确定检查点一般应将设备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列为检查点。但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确实定与设备的结构、工作条件、生产工艺及设备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有很大关系。检查点选择不当或数量过少,难以到达预定的目的;检查点过多,势必造成经济上不合理。因此,必须全面考虑 以上因素

12、,合理确定检查点的部位和数量。检查点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2) 确定点检工程确定点检工程就是确定各检查点的作业内容,如温度、振动、噪声、泄漏、压力、磨损情况等。确定检查工程时,除依据必要性外,还要考虑点检人员的技术水平检测工具的配 套情况。点检工程确定后,应将其标准化并登记在点检卡中。3制定点检判定标准根据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和实践经验,制定出各检查工程的技木状态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判定标准要尽可能定量化,如磨损量、偏角、压力、油量等均应有确切的数量 界限、以便于检测和判定。制定的判定标准要附在检查工程表内。4确定点检周期点检周期应根据检查点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依照生产工艺特点和设备说

13、明书的要求,并结合故障与磨损倾向、 维修经验等来确定, 切不可过长或过短。 点检周期过长,设备异常 和劣化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失去了点检的意义;点检周期过短。会加大检查工作量,增加费 用支出。点检周期的最后确定,需耍一个摸索试行的过程,一般可先拟定一个点检周期试行一段时间如一年,再通过对试行期间的维修记录、故障和生产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 研究,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点检周期。5确定点检方法和条件根据点检的目的和要求, 规定各检查工程所采用的检查都应具体规定。检查方法和作业条件确定后,就成为标准化的作业程序。例如:是凭感官检查还是用检测仪器检查;是需要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是停机检查还是不停机人员不

14、得随意改动。6确定点检人员所有检查任务必须落实到人,也就是明确各类点检的执行入员。日常点检工作一般应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因为他们夭夭与设备接触,对其性能和技术状况十分熟悉,易于及时发现问题、设备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征兆,能够尽快处理。同时,也有利于推行设备全员管理。定期点检由于工作内容复杂,作业量大,技术要求高,应由没备维修人员和专职点检人员负责,以保证检查的质量和效率。确定点检人员时,要与一定形式的责任制度相结合,力求做到责任明确,要求具体,任务落实。7编制设备点检卡为了指导设备点检工作,需要将各检查点、检查工程、检查周期、检查方法、判定标准以及规定的记录符号等内容编制成标准的表格, 作为点

15、检人员进行检查作业的依据。 这种 表格称为设备点检卡。点检卡既是考查点检工作执行情况、 统计设备维修资料、进行设备技 术状态分析的原始记录, 又是维修控制和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文件。 编制点检卡时,文字和符 号要力求准确具体,简明标准、以便于掌握和使用。3. 设备点检发现问题的解决设备点检中发现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同,1一般经过简单调整,修正可以解决的,由操作人员自己解决2在点检中发现的难度较大的故障隐患,由专业维修人员及时排除。3对维修工作量较大, 暂不影响使用的设备故障隐患,经维修工程师鉴定,由维修工程师安排维修方案,予以修理排除。4. 设备点检责任明确设备点检要明确规定职责,但凡设备有异状。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定期点检,专题点检没有检查出的,由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负责,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