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107091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西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西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西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西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为书籍添彩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评述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书籍封面与插图构思、构图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认识,了解书籍封面与插图对于迅速吸引读者、传达书籍主题内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书籍封面与插图美感的认识和感悟。3.情感目标:在欣赏、评述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书籍、热爱知识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形式书籍封面与插图的欣赏飞评述,认识了解书籍封面与插图的作用、构思与构图的特点和变化多样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欣赏飞评述书籍封面与插图,学习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

2、自己 对书籍封面与插图的感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1、欣赏激趣。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摆放在课桌上,然后像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阅览一样,欣赏书籍封面与插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授新知识。(1)教师讲述书籍封面与插图的作用。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好的封面设计会给读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吸引读者阅读。好的书籍封面和精美的插图不仅以其艺术魅力感染读者,同时准确传达书籍的主题内容,帮助读者了解书籍的内涵,增添阅读兴趣。 (2)教师讲述书籍封面与插图的构思特点。设计书籍封面与插图要根据书籍的主题内容来构思,分析全书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概括出全书的内涵和风格,创造出表达全书面貌与精神

3、的视觉形象,这就是书籍封面与插图的命题性特点。因此,书籍封面与插图不是脱离书籍文学内涵的纯艺术,也不是书籍内容简单的图解,它是封面设计师与插图画家对书籍文字内容深刻思考、理解、感悟的再创造,它以最简洁直白的视觉形象传递书籍深邃的主要内容,表达文学作家的思想情感,补充、延伸、拓展书籍文字的内涵。(3)教师讲述书籍封面与插图的构图特点。书籍封面的构图就是把封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三个元素:文字(书名、作 者、出版社、小标题等)、图形、色彩按一定的形式美法则组合、安排,构成一个完美谐调的画面。书籍插图就是把图形、色彩按一定的形式美法则组合、安排构成一个完美谐调的画面。其中,素材应选择最适合视觉形象的塑造

4、和最易构成画面、最有意境和气氛的地方。情节、空间、形象应根据构图的需要进行想像、塑 造、剪裁、揉合。(4)教师讲述书籍封面与插图的表现形式。书籍封面与插图从画种形式上分有国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漫画、素描、剪纸、黑白画、摄影、电脑制作等。从风格形式上分有写实、装饰变形、抽象等多种。书籍封面与插图的表现形式要和它的文字作品主题风格相统一。比如国画类(工笔、写意、线描等)更适合表现民族性强飞较传统的书籍内容。国外翻译或现代题材的封面设计宜采用西画类(水粉、油画、黑白画、摄影、电脑制 作等)。庄重严肃的文字著作不适合诙谐纤巧的形式,清雅流畅的文风不适 合古拙浑厚的画风。儿童文学的封面、插图应天真

5、烂漫,抒情文学作品的封面插图应轻快秀巧。写实的形式真实可信、严谨飞通俗;装饰变形的形式幽默、风趣,给人一种生动的出乎自然的刺激。抽象的形式具有超现实的奇幻风格,非具象的线条、色彩互相穿插、重叠,构成特异神奇的效果。在文学内容的制约下,形象的塑造、画面的构成、表现形式的选择往往取决于画家自身。成功、准确地用视觉形象传达书籍主题,必定倾注了封面设计家与插图画家的巨大心血。3、欣赏、评述书籍封面与插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喜爱的书籍封面与插图进行欣赏、评述,加深 认识、了解封面与插图,为书籍添彩的重要作用,以及构思构图特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扩大视野。4、教师课堂小结。第二课 外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目标

6、: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总第 课时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外国绘画作品的形式、内容、表现手法, 感受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2、能力目标:学会简单的美术术语,并正确地使用美术术语对绘画作品进行简要的评述。3、情感目标:感受绘画艺术的多元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简短的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评述。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1、观看感受。教师组织教学,以8至10人为一学习小组开展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把课前准备、搜集到的绘画作品摆放到桌面上供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观看。

7、教师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外国绘画作品:绘画作品表现了什么东西?观看了绘画作品得到了什么感受?看了作品后有什么认识?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欣赏绘画作品。小组同学之间自由交谈、讨论。教师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了解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体裁的初步感受和认识的情况。2、观察颤别教师对第一个学习环节作小结归纳,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欣赏课本提供的范图。教师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颤别外国绘画作品的画种类别,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油画、什么是版画等。3、认识欣赏。教师就课本提供的范图,引导学生如何从内容到形式认识、欣赏作品。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欣赏:艺术形式:

8、主要是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内容题材:主要是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4、感悟评述。(1)教师讲授本课的知识。(2)学生之间共同就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一起欣赏、评述课本范图作品。教师巡堂,适时参与学生的欣赏评津学习活动。(3)教师请几位同学上讲台谈一谈自己对课本上某一幅作品的认识与感受,如作者在绘画作品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画面表现的形式,属于哪类画种,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东西,受到了什么启发等。(4)教师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把本课学习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第三课老房子新房子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观察家

9、乡的住宅建筑,了解新房子、老房子的外观、结构、材料等特点。 2、能力目标:练习用线描方法进行写生,掌握写生的取舍及线条的繁简、疏密运用。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飞爱护生活环境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新房子、老房子的外观造型以及构造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和写生。教学难点:注意把握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与基本透视关系,正确运用和处理线条写生的技巧。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1、赏析。(1)激情引趣,板书课题:老房子新房子。引导学生说一说:老房子和新房子各有什么特点?(2)出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挂图资料,引导学生观察。 (3)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新、老房子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10、,简要介绍我国古老传统民居的特点。2、观察。(1)出示范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范画的表现方法。 (2)分析范画,讲授线描写生的方法和要求。(板书)取:把能够表现景物的轮廓、结构和特色的部分留下。舍:把烦琐、杂乱以及影响主体的部分舍弃掉。教师作简要的技法演示:强调画面中线条的疏密、繁简、曲直、方向、对比的处理技巧。引导学生从表现方法、表现技巧、表现形式等方面欣赏画家与小朋友作品。你觉得哪幅作品比较好?作品中是怎样表现老房子和新房子不同特点的?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景物的取舍飞线条处理的艺术表现技巧?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小结。3、写生。(1)观察实景或图片资料,分析房子的结构特点。 (2)教师示范作

11、画,解析在写生过程中难以把握的地方该如何表现。(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课堂小结。第四课扎染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扎染图案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扎染图案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扎染图案 教学难点: 制作一件图案新颖,美观的扎染图案工艺品。扎染图案、扎染图案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课题。 1、(教师身穿扎染图案的衣裙步入教室 ),今天教师的打扮美不美?(学生回答:美 )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

12、的吗? 3、教师讲解: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主要盛行于我们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紧固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4、板书课题:扎染图案。 二、 新授扎染的方法和步骤。 1、 捆扎:将白布从中间提起,然后把下方四周的布握拢,再用绳子打活结。 2、 染色:将捆扎好的白布放进彩色水中浸染,注意要浸透。 3、 展开:将浸透的布拧干,松开捆扎的绳子,展现布上的纹样。 4、 学生欣赏范作1、2、3,并说出这些扎染图

13、案是采用什么捆扎方法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 小结:1、将白布交替正、反折叠,然后用线绳分段扎紧可得到条形边疆花纹,如图1 2、将白布对白、再对折,以折点为顶点,在其下部用线绳绕绑缚,染色后可得到放射状方形或菱形花纹如图2 3、把白布的四角分四次折叠成折扇样再扎,染色后产生扇形般的放射图案如图3。 三、学生作业。第五课 想像中的乐园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想像中的乐园”的创作,使学生学会想像画的创 2、能力目标:通过画面的构思、构图、画面的组织及涂色,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记忆能力和表现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

14、求,培养积极、乐观、自信的人生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想像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创作出一幅充满童趣的想像画。教学难点:作品的构思、构图,形象、表现手法的创新。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教师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2、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学生喜爱的动画作品或展示一些画面体现出大胆想像、夸张且具有美感的示例图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向往的美丽世界也许是瑰丽多彩的水下世界,也许是神秘莫测的太空奇境,也许是趣味无穷的动物天地总之,它是我们心中的乐园。现在大家就来谈谈自己想像中的乐园。3、讲授新知:教师引导学生畅谈对所播放飞展示的示例图片或范画喜欢的原

15、因,使学生对想像画的造型、色彩和表现形式有较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并出示各人课前搜集的图片来进一步分析其特点。可以从取材范围、人物、建筑、自然景物的造型及色彩等方面来分析。教师就想像世界的主题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关键围绕“乐园”大胆想像,并描述自己构思的图景中何处有乐、因何而乐、与谁同乐等,为创作收集素材。师生共同欣赏飞分析课本中的示例图画,明确本课绘画作品内容的思路。注意分析指出哪些联想内容较适合构成一幅绘画作品,哪些造型是通过夸张、变形创造出来的,具有怎样的表现力。教师出示范作讲解创作构思及绘画方法和步骤: (1)构思:先想一想,要画什么内容。(2)构图:用铅笔把构思画成画稿。(3)绘制:整理铅笔稿,精心绘制。(4)着色:把画稿涂上颜色。(5)整理完成。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作画前对学生明确创作要求,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展开联想并把它画出来。力求构思新颖独特,具有少年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