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5107021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本文详细介绍了我们队为第八屇Freescale智能汽车大赛而准备的智能车 系统方案。该方案以Freescale 公司的MK60DN512VLL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 采用CMOS像头采集赛道信息,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分析行驶路径以及对起跑线 进行检测。采用PID算法对赛车的舵机和直流电机进行闭环控制,并根据跑道 的弯曲程度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在机械结构方面,通过对赛车前轮定位参数 的优化,和对舵机输出力臂的改造,进一步提高了赛车的性能。在赛车的调试 方面,通过采用无线蓝牙模块、SD卡、LED状态指

2、示灯等,大大方便了算法调 试和加快了调试进度。经过实际测试,整个赛车系统能在规定的跑道上高速稳 定地行驶。在文中将介绍系统的整体方案,具体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机械改造, 以及调试等内容。关键词:智能车、寻线、起跑线、图像采集、PID、路径拟合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will dem on strate the smart car system schemefor the Fifth n ati onal smart car con test.Based on microco ntrollers,MK60DN512VLL10, as control un it, thes

3、mart car system run in the specified road swiftly and steady. CMOS image-sensor, are applied to obtain lane image information .Thenbase on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sensor, obtaining an optimizedby certain algorithm and the information of Start lane an dtrig onum. PID feedback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4、 con trol the an gle and speed. In the process of debugg ing ,we adopt the wireless serial port, the SD and the denoting LED, which made the program debugg ing easier and more effectual. I n ano ther hand.by optimizing the parameter of the machine of system, the smart car has an excelle nce perform

5、.In the later article, we will dem on strate the system scheme, the modules of system in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the cha nge in machi nery of car.Keyword: Intelligent Car, Search Lane, Start Iane, Image,Sampling, PID, Lane Strategy目录第一章引言 -2 -1.1大赛介绍 -2 -1.2系统设计框架介绍 -3 -第二章智能车机械结构调整与优化 -5 -2.1智能车参

6、数要求 -5 -2.2智能车整体参数调校 -6 -2.3舵机安装 -6 -2.4编码器安装 -7 -2.5起跑线检测传感器安装 -8 -2.6 智能车机械参数调节 -8 -2.7其他部分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说明 -13-3.1主控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3.2图像采集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3.3电源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3.4电机驱动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3.5速度检测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3.6红外对管起跑线检测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3.7陀螺仪加速度计模块错误! 未定义书签。3.8 辅助调试模块-错误! 未定义书签。3.9ALTIUMDESIGNE简介.错误

7、! 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智能车控制软件设计说明 -18-4.1巡线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4.2控制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4.3摄像头安装对软件调试的影响错误! 未定义书签。4.4 软件系统框图.,.错误! 未定义书签。4.5.软件系统设计及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4.6图像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系统调试 -27 -5.1软件调试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5.2无线调试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5. 状态指示灯错误! 未定义书签。5.4手动设置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5.5蜂鸣器声音指示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车辆主要参数 -29 -第七章总结 -30 -参考文献 -30 -附录:部分程

8、序源代码 -32 -第一章引言1.1大赛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控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 所有领域。智能车技术依托于智能控制,前景广阔且发展迅速。目前,掌握着 汽车工业关键技术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发了许多智能车的实验平台和商品化的车 辆辅助驾驶系统。有研究认为智能汽车作为一种全新的汽车概念和汽车产品, 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汽车生产和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面向大学生的智能汽车竞赛最早始于韩国, 在国内,全国大学生 飞思卡尔 杯智能汽车竞赛从2006年开始已经举办了八届,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各高校师生 的高度评价。大赛为智能车领域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充 分展示想象力和创造

9、力的舞台,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其 中。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涉猎控制、模式识别、传感器技术、 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几个月来的经历,培养了我们电 路设计、软件编程、系统调试等方面的能力,锻炼了我们知识融合、实践动手 的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原则上由全国有自动化专业的高等学校(包括港、 澳地区的高校)参赛。竞赛首先在各个分赛区进行报名、预赛,各分赛区的优 胜队将参加全国总决赛。本次比赛分为光电、摄像头和电磁三个赛题组,大赛根据道路检测方案不 同分为电磁、光电平衡与摄像头三个赛题组。使用四轮车模通过感应由赛道

10、中 心电线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电磁组;使用四轮车模通过采集赛 道图像(一维、二维)或者连续扫描赛道反射点的方式进行进行路经检测的属 于摄像头组;使用指定两轮车模保持车体直立行走的车模属于平衡组。本论文 主要介绍摄像头组的智能车制作。本技术报告主要包括机械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详尽地阐述了我 们的设计方案,具体表现在硬件电路的创新设计以及控制算法的独特想法。智 能车的制作过程包含着我们的辛勤努力,这份报告凝聚了我们智慧,是我们团 队共同努力的成果。1.2系统设计框架介绍1.2.1路径检测总体方案透镜成像组用摄像头识别路径,同时也可以结合红外传感器辅助摄像头检 测路径,从而有两种

11、方案:方案一:单独采用摄像头进行路径检测。摄像头通过面成像,可以对车前方足够的赛道信息进行采集,有利于赛车 行驶时对前方赛道进行有效的预测, 实现最优路径的选择。摄像头采集图像 的这个优点尤其在赛车高速行驶准备入弯时表现得突出,它可以精确判断出 不同的弯道从而赛车可采用不同的行驶策略,这对于舵机反应的滞后性有很 大的改进。单独采用摄像头检测路径的缺点是摄像头采集路面信息的频率较 低,容易受到光线和赛道外物体的干扰, 尤其是对起跑线检测时处理算法要 进行优化。方案二:采用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进行路径检测。红外传感器的电路和软件设计简单,使用红外传感器对路径的检测受光线的 干扰较少而且采集的信息可靠

12、,还可以获得很高的检测频率,弥补了摄像头 检测频率不高、易受干扰的缺点,在起跑线时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信息。综上所述,我们采用方案一摄像头方案的选择:1采用CCD摄像头。CCD摄像头优点是成像质量好,特别是动态效果比 CMOS摄像头的效果要好很多。但是CCD摄像头的功耗比CMOS摄像头要 高,工作电流有100mA左右。2采用CMOS数字摄像头。CMOS摄像头功耗较低,工作电流只有10mA左 右。并且CMOS摄像头出来直接是数字信号综上所述,我们采用CMOS数字摄像头。1.2.2速度控制总体方案 在保证赛车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速度是获胜的关键,也是我们设计的重点。同时赛车的重量和重心的调整也是我们

13、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对赛车速度的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案。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方案一: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没有反馈的控制。即通过预先设定的方案,没有外部反馈地 进行操作。优点在于操作和控制比较简单,只需要提供理论运行的过程然后 编程调整即可实现。缺点在于理论和实际始终有一定的误差, 实践证明开环 控制的精度不高,无法切实有效的提高速度。方案二: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具有反馈的控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测赛车速 度的状态,与预期的状态进行比较,当相差到一定程度时,修正误差,精 度很高。但是缺点在于电路的搭建和程序的编制都比开环控制要复杂。实现电机的闭环控制传感器主要是采用旋转编码器, 在电

14、机转动一定角度的时候 形成脉冲,由外部器件捕获这些脉冲,得出与实际运行的差异。开环速度控 制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速度会随着电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实现对速 度的精确控制。为了使小车能以不同的速度通过不同的弯道, 精确的速度控 制是关键。而且由于赛道上有斜坡,赛车安全通过斜坡的关键是控制上坡和 下坡的速度,所以对于采用速度闭环控制的赛车来说通过斜坡就像是通过普 通的直道一样的简单,不需要对斜坡进行专门的检测。综上所述,采用速度闭环控制方案。1.2.3转向控制转向模块主要由舵机实现,舵机的响应速度和舵机臂长决定了转向控制的 实时性。舵机的响应速度与驱动电压和控制舵机的PWM波周期有联系,通过查

15、阅相关资料得知,在电压允许条件下,驱动电压越高舵机的响应速度越 快。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直接使用电池电压供电舵机也可以正常工作,我们把控制舵机的PWM波周期调整为16ms,把舵机臂长加长,舵机的响应速 度有了很大提高,实现了对赛车的快速转向控制。1.3本章小结由以上的分析确定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 CMOS摄像头进行路径检测,舵 机实现小车的转向控制,速度闭环控制方式对小车的速度实施精确控制。系 统的整体框图如图1.3-1所示:图1.3-1系统的整体框图本章通过论证和比较,确定了系统的整体方案。在以下章节中我们将 对这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第二章智能车机械结构调整与优化2.1智能车参数要求摄像头组车模运行规则:车模反方向运行。车模使用B型车模。车模运行方向为:动力轮在前,转向轮在后,摄像头车模如图2.1.1所示图2.1.1车模示意图1. 车模尺寸要求:摄像头组车模改装完毕后,车模尺寸不能超过:250mm宽和400mm长2. 传感器数量要求:传感器数量不超过16个:光电传感器接受单元计为1个传感器,发射 单元不计算;CCD传感器计为1个传感器;对于车模的车速和姿态进行检测 的传感器也计算在内。3. 伺服电机型号:S-D5数字伺服,伺服电机数量不超过 3个。4. 电机型号: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