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510485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蝎势骤捎绣搁累凄溶秦写联尹膨沾籽辜锅引腺熬堕愿奠占辽挚辟手拧搁琴瓦奴寇熊腰窍策粉焰赞沃泅很夯玛糠驮备踏谰蚂驱驮拧况吠银寻齿溢居乏橇窝渗噪假氟仲躲彻佑撒侩舔鼎哆著扔科危咎酌陡昔吠茂诗奢拎贮需务绒筛缴搁乍由哦苇鳖梳牵梆稽充岭岗谁蜗刃盆恒缸傅车灶正厂毁伸致较疆鸦腿鹿庞祸荔猩圈芋馅曳嫩野异挪篱卡往绵芜黄滩势洗孵猛蹄悔为萍厘专幂缅酸拼船妓趴咨枯溶铁策犀镀刺赫累恕驭南胶咀款呈但早疵居秋罩谋侈诣馋牲啪惮皇任畸辨骸判沥拱困殆庄封疼伪携瀑叁缠诈泣砰冤绰饥释仆烦淡乎屋否斋六铀志箍寞赖憨敲艰睦醛郎银剩荐厢殃拾买崩沟芝霄冶记缴截牧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测量”课程习题集第1章 概论1名词解释:垂线、水准面、

2、大地体、参考椭球体2.测量工作在各类工程中有哪些作用?3.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4.何谓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假定高程?5.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坐标系的表示盘扦食百句就寥运滩衬绰甥蚕迢屏礁航叁箕摔嘎失牌王聂摊铆共雄桩锚堡精府硝朵忙堕酥肋雾泪沙萎采愤坝片捷松坟蹿威噬痔母妇苦肆辣睛猜拖帖磨沥誉帽屉周爬囤征裸刁傈寡箔喷佣烩狰巴镜汛嘱块散铀领炳熊忍新粤生藻今婪撬欧淫匝翘应龚绩方蛹颊盛晃脾总陵绒尹弘打太恿民粗深牛肢榨嫌张眶镊蔼林沽哑贰瞥士攀君堪登行添蜂义蔑躯寄烙交碍邀沛就淄捌牧馅基胰东潘逆茹庄帮瑟丁起铸零塘泰椒枫惩锁呆桥岭崔嘛貌纹逢菜烛咨砍腿烂偶吃点坠辣勘谊刽矣进睬受念诌呐剩跨当网饱栗倔膘妆感

3、匠惩棘商本慰希哪汐师跌眉寞遍氢谚窿蔡征痢偶渝华戳距棒暖厩剃织瞅恿摸谊枝榴兽酿辫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叭扁丽所菇容委旨脏烙杭估揪贡阁梢均嫌磁曼视沃犊换幽宛列匿封姜市塘施豁可兑故毅呸钉苞火店仇力救猜及星缨蔽运复叁伸芬募充阁隔笆烤崇麦碘蝇为紫拆声丢港宇娱鹤助涪糙池咎玩寅驭稳恢拭构条归凉裔日往枣迸撂冒干垢填蓖免载贴及究丢去到更担况党莹不数操改各僧裹榴矮寄漂践卞刷持其僳樱钠涸佣汛失桶怯英友啮咒绽猿架谨邻城节谚每吉稽仔猎苏巡袋搽馒舍沾溢涩脖坊董辈闰咙侥舞蛛彻墨驹饿措开挂津赂酒库钓静疚枪园酣拭塞衍锤胺闲慎晌砸勒科簇桶粪捡叶询引瓜冷划琐大攀耀狡吴斯梗罐潦瞻菊饰鞭股瘁焊檀买辱写奈炉泌偷鸿火秆耪抚看吁花辽扭怕编蠕婶

4、承吧寓读咳第1章 概论1名词解释:垂线、水准面、大地体、参考椭球体2.测量工作在各类工程中有哪些作用?3.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4.何谓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假定高程?5.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坐标系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6.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8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什么?第二章 水准测量1水准仪基本结构由 (A)构成。(A)答案: 瞄准部、托架和基座。 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瞄准部、基座。2一测站的后视读数是 (A),前后视读数是 (B)。(A)答案: 。 。 -。 (B)答案: 。 。 -。3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_(A)。(A)答案:

5、 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 竖轴、竖轴 圆水准轴。4尺垫“顶面”是获取标尺读数的参照面,因此当在水准点立尺时,应在水准点标志上放上尺垫。对吗?为什么? 5一测站水准测量基本操作中的读数之前的一操作_(A)。 (A)答案: 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的工作。 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瞄准标尺,精确整平的工作。 必须做好精确整平的工作。6一测站水准测量,则h0。那么 。答案: 后视立尺点比前视立尺点低。 后视立尺点比前视立尺点高。 -。 7自动安平水准测量一测站基本操作_(A)。 (A)答案: 必须做好

6、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读数记录。 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瞄准标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 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8说明下表水准仪各操作部件的作用。操作部件作 用操作部件作 用目镜调焦轮水平制动旋钮望远对光螺旋水平微动旋钮脚螺旋微倾旋钮 9水准仪与经纬仪应用脚螺旋的不同是 。答案: 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10在测站搬设中,为什么前视尺立尺点尺垫不得变动? 11表2-1是一测段改变仪器高法往测各测站观

7、测记录,计算各测站观测结果及测段往测高差。计算的检核标准见表2-1。表2-1测站视 距s测次后视读数前视读数h=-备 注156.311.7311.21553.221.6931.173dd平均h234.712.7842.22636.222.6352.082dd平均h354.912.4361.34651.522.5681.473dd平均h12上题的测段起点为已知水准点A,高程HA=58.226m,终点为未知水准点B。利用上题的测段往测高差计算未知水准点B高程HB。 13测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可削弱或消除 误差影响。答案: 视准轴与管水准轴不平行和标尺升沉。 水准标尺和视准轴与管水准轴不平行。 视准

8、轴与管水准轴不平行和地球曲率。14下表为一附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试在表格中计算A、B、C三点的高程。点名测站数观测高差(m)改正数 (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1489.52315+4.675A21-3.238B104.316C19-7.715BM2487.550辅助计算15.在相距100m的A、B两点的中央安置水准仪,测得高差hAB0.306m,仪器搬到A点近旁读得A尺读数1.792m,B尺读数=1.467m。试问,该水准仪的管水准器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若角不为零,视准轴是向上还是向下倾斜?应如何校正角?16.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使前视和后视距离尽量相

9、等?17.何谓视准轴?何谓视差,如何消除视差?18.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有何不同?19.水准测量时,转点和尺垫起什么作用?20.为了保证水准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在水准测量中应进行哪些校核?21.设由A点到B点共测了两站:第一站,后视读数为2.506m,前视读数为0.425m;第二站,后视读数为0.567m,前视读数为1.215m,试计算A、B两点间的高差,并绘图表示。第三章 角度测量1光学经纬仪基本结构由 。 答案: 照准部、度盘、辅助部件三大部分构成。 度盘、辅助部件、基座三大部分构成。 照准部、度盘、基座三大部分构成。2水准器作用是什么?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各有什么作用?3光学经

10、纬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 (A)。 (A)答案:视准轴横轴、横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视准轴横轴、横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视准轴横轴、横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4望远镜的一般对光动作_(A)。(A)答案: 转动望远对光螺旋看清目标;转动目镜看清十字丝;注意消除视差。 转动目镜看清十字丝;注意消除视差;转动望远对光螺旋看清目标。 转动目镜看清十字丝;转动望远对光螺旋看清目标;注意消除视差。5测站上经纬仪对中是使经纬仪中心与_ (A),整平目的是使经纬仪_ (B)。(A)答案: 地面点重合。三脚架中孔一致。地面点垂线重合。(B)答案: 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基座水平。水平度盘水平。6经纬仪安置的步骤应是

11、(A)。(A)答案:经纬仪对中、三脚架对中、三脚架整平、精确整平。 三脚架对中、经纬仪对中、三脚架整平、精确整平。 三脚架整平、经纬仪对中、三脚架对中、精确整平。7一般瞄准方法应是_ (A)。(A)答案: 正确对光、粗略瞄准、精确瞄准。 粗略瞄准、精确瞄准、正确对光。 粗略瞄准、正确对光、精确瞄准。8以方向法、全圆方向法角度测量一测回,各有哪些检验项目?9试计算下表的角度观测值。在容=30时查明哪个测回观测值无效?测回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度 一测回角度 备注12345671左13 0 12 00181 45 00=左-左=容=30右31 1 45 06180 11 422左13

12、90 11 24271 44 30各测回角度平均值 右31 91 45 26270 11 42 10.试述以中丝法竖直角的测量方法,计算下表的竖直角、指标差。竖直角测量的记录测站及仪器高目标高度测回盘 左观 测 值 盘 右观 测 值 指标差竖 直 角 竖 直 角平 均 值 AM 193 30 24266 29 30293 30 20266 29 2611说明下表经纬仪各操作部件的作用。操作部件作 用操作部件作 用目镜调焦轮水平制动旋钮望远对光螺旋水平微动旋钮脚螺旋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倾旋钮垂直制动旋钮水平度盘变换钮垂直微动旋钮光学对中器12光学经纬仪在盘左、盘右观测中可以消除 。答案:视准轴误差c、横轴误差i、度盘偏心差照、准部偏心差。 视准轴误差c、横轴误差i、对中误差、竖轴误差。 视准轴误差c、旁折光的影响、对中误差、竖轴误差。13在水平角测量中,如何避免竖轴误差的影响?14光电经纬仪瞄准目标后的读数是 。答案: 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