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基本知识及专业术语图文介绍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104312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基本知识及专业术语图文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路基本知识及专业术语图文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路基本知识及专业术语图文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路基本知识及专业术语图文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路基本知识及专业术语图文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基本知识及专业术语图文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基本知识及专业术语图文介绍(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 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 3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5设计速度的定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公路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 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 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 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4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

2、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 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 通行能力两种。 四、参考答案 1答: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其中 铁路运输:运量大、运程远,在交通运输中起着主要作用; 水运运输:运量大、成本低,运速慢且受到航道的限制; 航空运输:速度快、成本高,服务于远距离和有时间要求的客货运输; 管线运输:适用于液态、气态、散装粉状物体的运输。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如下特点: 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 受交通设施限制少,是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网中其他各种运 输方式联系的纽带。

3、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时间上随意性强,可适于小批量运输和大宗运输。 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 与铁路、 水运比较, 公路运输由于汽车燃料价格高, 服务人员多, 单位运量小, 所以在长途运输中,其运输成本偏高。 2答:交通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其中: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 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

4、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3答:两阶段勘测设计是公路测设一般所采用的测设程序。其步骤为:先进行 初测、编制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经上级批准初步设计后,再进行定测、编制施 工图和工程预算。 也可直接进行定测、 编制初步设计; 然后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 通过补充测量编制施工图。 4答: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设计速度、行车道数及宽度、路基宽度、 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行车视距、桥梁设计荷载等。 5答:所谓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 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

5、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二章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3何谓超高?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分别是什么? 4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内边轴旋转的形成过程。 5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中轴旋转的形成过程。 6行车视距的种类有哪些?分述其构成并说明各级公路对行车视距的规定。 7简述视距包络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8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如何选用圆曲线半径? 9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 1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 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 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 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 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答: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

6、满足旅客舒适要求; 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时间; 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 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3答:平曲线超高: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 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设置超高的原因:将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 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 设置超高的条件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4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其旋转形式为: 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 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 缘线旋转,使 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一般取

7、1-2 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 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 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 直到使外侧的 逐渐变 为内侧路面的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 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 整体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旋转 同时向前推进,直至单向横坡度 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 为止,这一过程的长度 为 ; 超高缓和段全长 。 5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路面中心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其旋转形式为: 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 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 缘线旋转,使 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一般取 1-2 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 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

8、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 直到使外侧的 逐渐变 为内侧路面的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 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 整体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同时 向前推进, 直至单向横坡度 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 为止,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 超高缓和段全长 。 6答:行车视距的种类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等。 其构成为: 停车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等三部分构成; 会车视距:由停车视距的二倍组成; 超车视距:由加速行驶距离、超车在对向车道行驶的距离、超车完了时,超车与 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超车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等四 部分组成。 标准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9、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 必须保证会车视距。 7答:视距包络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如下: 按比例画出弯道平面图,在图上示出路面两边边缘(包括路面加宽在内)、路 基边缘线(包括路基加宽在内)、路中线及距加宽前路面内侧边缘 1.5 m 的行 车轨迹线(有缓和曲线时也应按缓和曲线形式画出汽车轨迹线); 由平曲线的起、 终点向直线段方向沿轨迹线量取设计视距 S 长度, 定出 O 点; 从 O 点向平曲线方向沿轨迹线把 O 至曲线中点的轨迹距离分成若干等份(一 般分 10 等份)得 1、2、3、 各点; 从 0、1、2、3、 分别沿轨迹方向量取设计视距 S,定出各相应点 0、1、2、 3,则

10、00;11;22;33 和对称的 00;11;22;33 ,都在轨迹线上满足设计视距 S 的要求。 用直线分别连 , , ,和对称的 , , ,各线段互相交叉。 用曲线板内切与各交叉的线段, 画出内切曲线, 这条内切曲线就是视距包络线。 视距包络线两端与障碍线相交,在视距包络线与障碍线之间的部分,就是应该 清除障碍物的范围。 8答:在地形、地物等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 径;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曲线半径的 4 8 倍或超高为 2% 4%的圆曲 线半径; 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 在自然条件特殊困难或受其他条件严格限制而不得已时,

11、 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 径; 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m。 9答: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主要有: 基本型:按直线 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 S 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起来的组合线形; 复曲线: (A)两同向圆曲线按直线圆曲线 R1 圆曲线 R2 直线的顺序组合构成。 (B)两同向圆曲线按直线回旋线 A1 圆曲线 R1 圆曲线 R2 回旋线 A2 直线的顺序组合构成。 (C)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按直线回旋线 A1圆曲线 R1回旋线圆曲线 R2回旋线 A2直线顺序组合构成。 凸型: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线形; 复合型:两个及两

12、个以上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形式; C 型:同向曲线的两个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 (即连接处曲率为 0, R=) 的形式。 三章 1在纵断面设计中,确定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2缓和坡段的作用是什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有何规定? 3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4简述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 5纵断面设计时怎样考虑标高控制? 6确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7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哪些主要标高控制点? 8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答:确定最大纵坡因素有: 汽车的动力性能:考虑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按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来确定

13、; 公路等级:不同的公路等级要求的行车速度不同;公路等级越高、行车速度越 大,要求的纵坡越平缓; 自然因素: 公路所经过的地形、 海拔高度、 气温、 雨量、 湿度和其它自然因素, 均影响汽车的行驶条件和上坡能力。 确定最小纵坡的因素有: 路基的纵向排水; 路面的纵、横向排水。 2答: 缓和坡段的作用是:改善汽车在连续陡坡上行驶的紧张状况,避免汽 车长时间低速行驶或汽车下坡产生不安全因素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的规定:对于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连 续上坡(下坡)时应在不大于相应纵坡最大坡长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且缓和坡 段的纵坡度不应大于 3%,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3答:对于凸形竖曲

14、线应考虑:缓和冲击;经行时间不宜过短;满足视 距要求。 对于凹形竖曲线应考虑:缓和冲击;前灯照射距离要求;跨线桥下视距 要求;经行时间不宜过短。 4答: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不要悬殊太大,使线形在视觉上和 心理上保持协调; 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 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5答:纵断面设计时标高控制的考虑是:在平原地区,主要由保证路基最小填 土高度所控制;在丘陵地区,主要由土石方平衡、降低工程造价所控制;在 山岭区,主要由纵坡度和坡长所控制,但也要从土石方尽量平衡和路基附属工程

15、 合理等方面适当考虑;沿河受水浸淹、沿水库、大、中桥桥头等地段,路基一 般应高出设计频率的计算水位(并包括雍水和浪高)0.5m 以上;当设计公路 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铁路轨道的标高为控制标高;当设计公路与公路、铁路立 交时,满足跨线净空高度的要求;还应考虑公路起终点、垭口、隧道、重要桥 梁、排灌涵洞、地质不良地段等方面的要求。 6答:确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 尽可能使填挖工程量最小和线形最理想; 使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缓和坡段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处理好平、纵面线形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为方便设计与计算,变坡点的位置一般应设在 10 米的整数桩号处。 7答: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的主要标高控制点有:路线的起终点、越岭垭口、 重要桥梁涵洞的桥面标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 出口、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与铁路交叉点及受其他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 标高。 8答: 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是: (1)做好准备工作;按比例标注里程桩号和标高,点绘地面线;绘出平面 直线与平曲线资料,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将桥梁、涵洞、地质土质等与纵 断面设计有关的资料在纵断面图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