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509736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一、选择题(20小题)1.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是(B)。A.经典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变量实验;B.经典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C.变量实验,涂布实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D.平板影印培养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2.当根癌土壤杆菌感染植物细胞之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核染色体组上的细菌DNA是(B)。A.完整的Ti质粒;B.只是Ti质粒中的T-DNA小片段;C.完整细胞染色体DNA;质粒并携带部分细菌染色体DNA。3.抗阻遏突变株是由于(B)发生突变产生的。A.调节基因或启动子;B.调节

2、基因或操纵基因;C.调节基因或结构基因;D.启动子或操纵基因。4.下列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选择性突变株,即(B)。A.形态突变株;B.营养缺陷型突变株;C.产量突变株;D.抗原突变株。5.下列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选择性突变株,即(C)。A.形态突变株;B.抗原突变株;C.条件致死突变株;D.产量突变株。6.下列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选择性突变株,它是(D)。A.形态突变株;B.抗原突变株;C.产量突变株;D.抗性突变株。7.下列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非选择性突变株,它是(B)。A.营养缺陷型突变株;B.产量突变株;C.抗性突变株;D.条件致死突变株。8.下列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非选择性突变株,它是(B)。A.营养缺陷

3、型突变株;B.形态突变株;C.抗性突变株;D.条件致死突变株。9.下列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非选择性突变株,它是(B)。A.营养缺陷型突变株;B.抗原突变株;C.抗性突变株;D.条件致死突变株。10.下列有一类突变株不属于选择性突变株,即(C)。A.营养缺陷型;B.抗性突变株;C.抗原突变型;D.温度敏感突变株。11.产生温度敏感突变株(TS)是由于突变导致了(A)。A.某些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和稳定性发生了改变;B.某些重要蛋白质的功能发生了改变;C.某些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分子GC含量发生改变。12.下列有一种特性不属于基因突变的特点,它是(A)。A.对应性;B.自发性;C.稳定性;D.可逆性。1

4、3.证明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验是(B)。A.转化实验,涂布试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B.变量实验,涂布试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C.变量实验,涂布试验,噬菌体感染实验;D.涂布实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噬菌体在寄主细胞染色体上(C)。A.只有一个特定整合位点;B.有多个特定整合位点;C.没有一定的整合位点;D.没有整合位点。15.移码突变的诱变剂是(D)。A.亚硝酸;B.烷化剂;溴尿嘧啶;D.吖啶类化合物。16.下列有一种诱变剂是引起移码突变的诱变剂,它就是(C)。A.亚硝酸;B.亚硝基胍;C.吖啶橙;溴尿嘧啶。17.引起碱基发生氧化脱氨作用的诱变剂是(A)。A.

5、亚硝酸;B.烷化剂;溴尿嘧啶;D.吖啶类化合物。18.亚硝酸引起碱基置换的分子机制是(A)。A.碱基发生氧化脱氨作用;B.碱基类似物掺入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C.移码突变;D.转座作用。溴尿嘧啶是一类间接引起碱基对置换的诱变剂,它只对下列之一微生物才起作用。DA.原核微生物;B.真核微生物;C.细菌;D.正在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的微生物。溴尿嘧啶是一种间接引起碱基对置换的诱变剂,它对下列一种情况不起诱变作用(D)。A.动物、植物、细菌;B.动物、植物、病毒;C.细菌、放线菌、蓝细菌;D.休止细胞、游离噬菌体粒子、离体DNA。二、是非题(20小题)1.在多数情况下,某一基因的突变频率一般高于回复

6、突变频率。(是)2.在多数情况下,某一基因的突变率与其回复突变率是相同的。(否)3.证明突变与环境的不对应性的经典试验是变量试验、涂布试验和植物病毒的重建试验。(否)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没有一定的整合位点。(是)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有一个特定整合位点。(否)6.移码突变是指诱变剂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基因突变部位后面所有基因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都发生错误的一类突变。(否)7.移码突变只影响突变点后该基因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而不影响其他基因的阅读框架。(是)8.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称

7、为颠换。(否)9.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称为转换。(是)10.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所置换,称为颠换。(是)11.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所置换,称为转换。(否)12.在基因的编码区发生碱基置换,就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否)13.当结构基因发生点突变时,DNA链中的一个碱基被取代,其所产生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必然发生改变。(否)14.碱基置换虽会造成点突变,但不一定会影响基因表达。(是)试验中所用的指示菌是大肠杆菌。(否)16.突变率往往随

8、诱变剂量的增高而提高,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提高剂量,其突变率反而下降。(是)17.突变率的提高与诱变剂量的增加总是呈正比关系。(否)18.在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时,可将诱变后的细菌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完全培养基中,就可淘汰野生型细胞,达到“浓缩”缺陷型的目的。(否)19.在筛选抗反馈突变株时,在培养基中常加入某种产物的结构类似物,它只起选择作用,而无诱变作用。(是)20.在筛选抗反馈突变株时,在培养基中常加入某种产物的结构类似物,它既有选择作用,又可起诱变作用。(否)三填图绘图(8小题,30分)1.下图为用含32P(核心)的噬菌体作感染实验。请填写各数字所代表的内容。4分完整噬菌体;吸咐;外壳核

9、酸离心15放射性85放射性;子代噬菌体2.下图为TMV重建实验示意图,请填写各数字所代表的内容。4分_TMV外壳蛋白和HRV_核酸HRV_病斑_HRV_病毒_HRV外壳蛋白和_TMV核酸_TMV_病斑_TMV_病毒3.下图为R因子(R质粒)形成过程。请填写、各代表的内容。4分_RTF_质粒(含_转移和复制_基因)_r决定质粒(含_抗药性_基因)_IS_R因子_4.完成下列图中5溴尿嘧啶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作用。4分BUkBUeBUeBUk5.请完成图中低频转异(LFT)裂解物的形成过程。4分_整合_正常_dgal_dbio_四、名词解释(79小题)因子(resistancefactor);质粒(

10、tumorinducingplasmid);3.移码突变(frame-shiftmutation);4.转换(transition);5.艾姆斯试验(Amestest);6.转化(transformation);题号1微生物遗传学名称R因子名词解释R因子即抗性因子,是细菌中决定抗药性的质粒。它由两部分值分DNA组成,其一称RTF质粒(抗性转移因子),它含有调节DNA复制和拷贝数的基因及转移基因。另一称抗性决定质粒,其上含有抗性基因。2Ti质粒Ti质粒即诱癌质粒。根癌土壤杆菌可引起许多双子叶植物产生根癌,这是由该菌的Ti质粒引起的。Ti质粒是植物遗传工程中的重要载体。3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使DNA分

11、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基因突变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错误的一类突变。4转换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的现象。5艾姆斯试验它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营养缺陷型的回变来检出化学致癌剂的方法。一般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缺陷型菌株作试验菌。6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再经复制就使自己变成一转化子。这种受体菌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五、答题(4题,20分)题分问答题意题意解答号值1试说明利用菌丝过在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的孢子能发芽成菌丝,而滤法“浓缩”

12、营养缺陷型的原理、步骤及其适用范围。2试述如何利用平板影印培养试验证明细菌抗药性突变与环境中药物存在无关3简述Newcombe氏涂布试验的主要步骤及其意义。4试述利用琼脂块培养法筛选抗生素高营养缺陷型的孢子则不能。步骤:将诱变处理后的孢子在基本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合适滤纸过滤,如此重复多次,即可除去大部分野生型,达到浓缩营养缺陷型的目的。适用范围:丝状真菌或放线菌。把大量的链霉素敏感的EcoliK12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上。待长出大量菌落后,用影印法分别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平板(2)上和含链霉素平板(3)上。结果在平板(2)上可找到平板(3)上长出的抗性菌落。重复以上各步。证明在未接触链霉素的情况下,就已形成了大量抗链霉素突变株。取12个平板,各涂以数目相等的对噬菌体T1敏感的大肠杆菌,培养5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