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防碰撞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509511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吊防碰撞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塔吊防碰撞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塔吊防碰撞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塔吊防碰撞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塔吊防碰撞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吊防碰撞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防碰撞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塔吊防碰撞方案工程概况唐宁一号2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工程建设地点:丹东新城区11-52地块(文祥路以南);属于剪力墙结构;地上1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7.15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26663.83平方米;总工期:476天。本工程由丹东永同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北京北方设计研究院设计,辽宁金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质勘察,丹东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永同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檀耿华担任项目经理,徐文担任技术负责人。本工程施工现场设置2台塔吊,两台塔吊之间距离为60米。塔吊型号为QTZ40、起重臂长度为46m、最大幅度38m.最大起重力矩400kn.m、最大起重量

2、为4.0T,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为了防止2台塔吊作业发生碰撞事故,允许旋转度为180特编制防碰撞应急预案。一、 编制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GTZ4210塔机使用说明书QTZ4010塔机使用说明书一、 工程概况唐宁一号2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工程建设地点:丹东新城区11-52地块(文祥路以南);属于剪力墙结构;地上1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7.15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26663.83平方米;总工期:476天。本工程由丹东永同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北京北方设计研究院设计,辽宁金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质勘察,丹东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永同昌建设集团有

3、限公司组织施工;由檀耿华担任项目经理,徐文担任技术负责人。二、 编制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H3/36TA塔机使用说明书FO/23B塔机使用说明书三、 防碰撞施工措施(一) 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1.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塔吊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时关键,可通过严格控制两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于有2米得距离”由塔吊现场平面布置可知,两台塔吊中,相邻塔吊的

4、距离均大于各自起重臂长度,即满足了施工要求,又克服了处于低位的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的塔吊塔身之间的碰撞。(二) 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1.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位于低位塔吊起重臂工作区间时,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发生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必须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项目必须配备有合格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丝绳。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风,相当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另外,机租

5、分公司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司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2. 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由于相邻塔吊的作业面由交叉处,所有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发生碰撞。为此,塔吊安装时高塔起重臂比低塔起重臂高差不小于8米,高塔起重臂下端距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高差不小于2.5米。如此,能保证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距高塔大臂下端的距离控制在2米以上,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

6、有2米得距离”。四、安全使用及管理方案 为保证酒店群塔的安全运行,保障工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方案。 群塔作业由于距离较大,施工中既满足生产要求,又要减少相互干扰,因此合理布置非常重要。安装前制定平面布置和立体协调方案。 1、平面布置时应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面,不产生或少产生盲点;相邻塔吊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塔机回转时覆盖面尽可能少重叠或不重叠。 2、塔机垂直运输时应能穿越现场施工构件,确保不同几何尺寸的物件有足够的间隙距离提升到需要的作业平台。 3、塔机应有足够的高度,在考虑到吊钩高度、吊索高度和吊物高度以及安全限位高度后,应有足够的垂直距离保证各种不同几何尺寸物件进行水平运输。 4、塔机相互

7、间的距离应错开,确保吊钩在最大高度回转时不相互碰撞。 5、避开施工范围内的所有设施(如相邻建筑和高压架空线路等),在危险距离内应进行隔离防护。 6、坚持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由于中心位置塔机受周围塔吊的影响和制约较多,因此居中塔机应尽可能保持在高位,并保证其技术性能最好。 7、确保塔机回转时与相邻建筑物、构造物及其他设施间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离大于2m,工作中吊物的水平和垂直安全间隙也必须大于2m。 8、同步升高和下降,确保群塔相互间的垂直距离符合立体协调方案要求。 9、坚持群塔作业运行原则 低塔让高塔原则:低塔在运转时,应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后再运行。后塔让先塔原则:塔机在重叠覆盖区运行时,后进入

8、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动塔让静塔原则:塔机在进入重叠覆盖区运行时,运行塔机应避让该区停止塔机。 轻车让重车原则: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的塔机。 客塔让主塔原则:另一区域塔机在进入他人塔机区域时应主动避让主方塔机。 同步升降原则:所有塔机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升降,以满足群塔立体施工协调方案的要求。五、 要求现场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1、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建立群塔作业统一管理组织和管理网络,配备足够的人员,明确领导、施工组织及驾驶、指挥和维修保养人员的职责,对现场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安排、使用和指挥,并完善群塔作业操作规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

9、证上岗,所有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指挥。 2、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根据现场生产需求和风向气候情况以及每台塔机的维修保养情况,合理安排塔机的使用,尽可能减少同步作业,并及时向操作和指挥人员下达协调作业通知。 3、健全报告检查制度。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检查,及时通报,并合理安排维修保养,确保所有塔机经常性处于完好状态。 4、加强联络、通讯管理。群塔作业应对每台单机进行统一编号,确定每台单机操作及信号指挥人员,并保持固定。现场应为塔机组操作及相关人员配备对讲设备,每台机组对讲频率必须单独锁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人员组合,不得擅自改变对讲机频率,不得擅自指挥。 5、加强指挥管理。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应先呼叫被指挥塔机编号,待塔机操作人员应答后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同时,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及吊物,塔机运行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环顾相近塔机及其他设施,及时指令;安全指令应明确、简短、完整、清晰。塔机长时间暂停时,吊钩应起升到最高和最近位置,起重臂按顺风位置停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